新华社记者郭倩
20多年来,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路桥公司)在非洲筑公路、架桥梁、建铁路、凿隧道,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以肯尼亚“中国路”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项目,赢得了非洲业界、百姓和官员的交口称赞,被誉为中非友谊的“连心路”。
据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强介绍,这段长150公里的“中国路”连接首都内罗毕与肯最大港口蒙巴萨,是肯尼亚最重要的交通主干道,也是连接印度洋海滨与非洲腹地的国际交通命脉。
由于该路段每天承载巨大的车流量,开工前肯尼亚政府希望,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期内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在两年半内完工。筑路过程中,中国路桥采用先进的路需再生铣刨工艺、宽幅路面一次摊铺成型工艺,最终于2000年8月31日竣工。时任肯尼亚总统莫伊在通车仪式演讲中说:“中国路桥公司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为肯尼亚当地公司树立了良好榜样。如果所有的承包商都能像中国公司这样,就会使肯尼亚更快、更好地发展。”
李强告诉记者,事实上,“中国路”这个名字也是当地百姓口口相传叫起来的。原来,在修建公路之初,为标明中方工人营地的位置,中国路桥公司在路边设立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公司名字(China Road & Bridge Corporation)的英文简称CHINA ROAD,久而久之,过往的司机便将“中国路”的名字传遍了整个肯尼亚。
虽已使用十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载重卡车压过路面,可“中国路”依旧路肩整齐划一,路面平坦如新。公路的投资方之一、世界银行的代表更是把这条公路誉为“世界银行在非洲地区投资项目的典范”。
2003年,为纪念中肯建交40周年,肯尼亚发行了两枚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的图案为中国援建肯尼亚的卡萨拉尼体育场,另一枚的图案即为这段“中国路”。
在跻身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路桥不仅在非洲建成了一批“中国路”、“样板路”,还承建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等著名工程项目。本世纪初以来,中国路桥又以“设计、施工和监理总承包工程”(EPC)即俗称的“交钥匙”工程等方式承揽了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工程、赤道几内亚巴塔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大型项目。
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副总经理王方立告诉记者,“交钥匙”工程签订的是总价合同,合同金额或许更高,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更高。为确保工程质量,中国路桥实行现代化、扁平式管理,采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已在非洲完成了多个“交钥匙”工程。
同时,中国路桥尝试在非洲推行属地化管理,施工、测量、设备维修等工作岗位聘请当地雇员,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以目前在建的肯尼亚内罗毕东北环城路项目为例,目前项目共有当地雇员近1400人,中方人员不足50人。
据环城路项目经理助理莫坤介绍,各项目给非洲员工提供的岗位,不仅是体力劳动岗位,也包括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操作、实验、测量、设备维修以及项目管理等岗位。通过统一的岗位培训,当地员工掌握了工作技能,即使离开项目也能凭借一技之长获得其他工作。多年来,中国路桥至少为非洲地区培养了上万名工程师、机械手、筑路工匠。
此外,在非洲部分国家,中国路桥还在各项目部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施工现场、实验、测量、办公室等部门每年接收来自当地学校的在校生前来实习。中国路桥还与长沙理工大学确立联合培养留学生项目,目前已资助40多名来自赤道几内亚和安哥拉的学生在长沙理工大学接受5年制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
由于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发展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当地民众,去年底,中国路桥公司获得“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大中国企业”称号,树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