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与法国妻子举行中式婚礼。(资料图) 对于这种现象,俄社会文化研究国际教研实验室主任娜杰日达·列别杰娃认为,“娶一个俄罗斯妻子,中国丈夫获得的‘嫁妆’是一个生活水平更高的国家、更多的经商和贸易机会。俄罗斯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对来自贫穷北方地区的移民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跳板。”不过,在莫斯科经商的中国商人鲁豫平并不认同这一带有不平等意味的观点,鲁豫平与俄一名女律师结婚已7年,他说:“远非所有中国人都想留在俄罗斯。相反,大多数人力争回国。在俄罗斯学习的所有同年级学生中,只有两个人留在这个国家,其中包括我和我的一个朋友。我们两人从未计划过留在俄罗斯或娶俄罗斯妻子,只是命运使然。”
“是不是俄罗斯‘剩女’太多,才会找中国丈夫?”俄罗斯lari网站题为“你会嫁给中国人吗”的文章称,事实上,俄罗斯适婚女性数量并没有多于男性,甚至比男性少。据统计,俄20多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000:989。该报道引述俄专家的话称,俄中跨国婚姻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俄罗斯女性对物质生活低要求,也远非因俄男性数量不足,而是俄女性与中国男性之间深刻的相互理解。
在中国人移民数量更加庞大的新加坡,中国移民的素质成为中国男性变得“抢手”的主要原因。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1日称,“新加坡丈夫+中国妻子”的模式近些年已经较为普遍,如今新加坡的一些女性开始热衷于找中国男子作为丈夫。报道引述一名新加坡女性的例子:现年30岁的新加坡女设计师谭爱丽,她的未婚夫是来自北京的计算机专家周丁。谭爱丽表示,之所以选择周丁是因为远赴重洋来到新加坡的中国男性大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她认为这归功于中国国内竞争激烈的教育体制。
包括获得永久居留权及公民身份的人,目前有数十万中国移民在新加坡生活。2010年新加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中,有33.2万华裔,占总人数的61.4%。报道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2012年4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男人与新加坡女人组成家庭的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和专业人才来到新加坡,而这些人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加文·琼斯表示,如今来自中国的人才数量庞大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男士在新工作甚至获得永久居民资格,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新加坡女性找中国丈夫的几率。尤其是那些已经跨入30岁的适婚女性发现合适的新加坡男生数量并不多,因此她们与在工作场所、出国旅游、学习时相识的中国男生相恋结婚“并不让人惊讶”。
“中国丈夫”需要更加包容 “我想找个中国男朋友。韩国男人大男子主义,而中国男人又体贴又顾家,嫁给中国男子,以后在家庭里的地位也高,是这样吗?”
在日本和韩国,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在不断提高,但是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操持家庭的重担往往落在女性肩上,许多女性不得不辞职在家当全职主妇。担起养家煳口重任的男性,由于特殊的职场文化,经常在下班后还要参加各种聚会或是到酒馆去喝上一杯,很晚才回家,这也招致妻子的不满和抱怨。据韩国民调显示,过去10年中,韩国女人嫁给中国男人的这种婚姻数量增长十倍之多。体贴顾家、吃苦耐劳、勤于家务、婚后专一,这都是韩国女人眼中“中国丈夫”的普遍优点,也是她们眼中韩国男人所缺乏的品质,部分韩国女性甚至认为中国所有的家庭里都是丈夫做家务。
实际上,无论是在新加坡、日本、韩国,还是在俄罗斯,许多嫁给“中国丈夫”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们工作生活中有机会接触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男子。由于东亚这些邻国大多属东方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文化相通之处较多,因此相处起来也比较容易。
不过,和所有跨国婚姻一样,文化和性格差异是“外国媳妇”和“中国丈夫”碰到的主要障碍。部分外国女性对中国男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野心勃勃”的特点颇有微词。《海峡时报》称,这可能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有关。而一些人对这种交往,往往仍有一种文化刻板印象。一些新加坡人听说本地女生嫁给中国男生,第一反应会问,“他在中国的老家很穷吗?”
调查发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女性“倾心”的中国男性大都集中在白领或科研人员。虽然也有不少中国劳工或蓝领工人在这些国家工作,但《海峡时报》的报道称,在新加坡的中国蓝领工人“语言沟通仍有问题”,因此在交友和婚恋方面“仍集中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中”。
琼斯表示,在新加坡,一些人确实对女性找中国丈夫有质疑和不赞成的声音,但是整体而言此种组合的婚姻成功率是较大的。在交流上,语言已经不是障碍:这些中国人基本上都可以讲英文,新加坡人也能讲中文。他认为,涉外婚姻的共同点就是需要夫妻双方互相尊重、理解甚至是妥协和牺牲。但对于中国男性而言,他们在和中国女性相比更“独立”的外国女性相处过程中,需要更大的包容度和让步。
中国丈夫与外国妻子更“平等”
“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人开始渴望与外国人共结连理。对不少腰包鼓鼓的中国富人来说,娶个外国娇妻或者哪怕只是经历一段无果而终的艳遇,都能成为其四处炫耀的资本。中国南方人喜欢牵手美欧女子,而北方人则更多地选择俄罗斯美女”。俄罗斯《新消息报》称,不仅是毗邻中国的俄罗斯远东,就连广袤的俄罗斯腹地,婚介所里的中国男性求偶者档案都日渐增加。大多数中国征婚者都不忘在表格中对未来伴侣提出容貌上的要求,这无可厚非。不过,报道称,由于文化的差异,并非所有涉外婚姻都能白头到老。当然,任何差异都无法阻挡真心相爱的男女。目前,越来越多来自独联体国家的女子在中国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日本,中日间的国际婚姻非常普遍,每年都有上万对。不过,此前多数情况是中国女性嫁到日本。这样的婚姻在日本还形成了产业链,日本国内“国际婚姻介绍所”生意都很兴隆,嫁到日本的中国女性的生活各式各样,但很难说“大部分都幸福”。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妻子”在日本受到的歧视不少。她们大多数是嫁给日本农村男子或者高龄退休者,由于经济地位和文化差异,她们和日本丈夫相处很困难。日本一些地方对于嫁到日本的中国女性充满蔑视。当时,日本女性嫁给中国男性在日本社会很少,即使有少数,一般也选择随中国丈夫回中国定居,而不是在日本,因为她会受到来自日本社会各方质疑的目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日实力对比也发生变化。中国男性在日本开始变得受欢迎。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最近几年,中国女孩嫁到日本的婚姻呈波浪形减少的趋势,而找“中国丈夫”的婚姻却直线上升。 日本大坂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称,“现在中国经济迅速上升,日本很多公司都将业务转向中国市场,在日本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已经大学毕业来留学或工作的,他们在中学和大学里英语也学习多年,会汉语、英语和日语三门语言。日本主要出口市场是以汉语为主的中国以及以英语为主的欧美市场,这些华人正是依靠出口的日本大量需要的人才。中国人就职率的高升,让中国人也开始不被视为低收入人群,在经济条件上受到日本女性的注目。此外,在中国,女性地位比日本的高,日本女性选择中国丈夫,不必为家庭放弃自己的职业追求,而且妻子在家庭中会受到更多尊重。日本女性现在流行追求平凡踏实的生活,择偶标准是‘三平’(收入平均、长相平凡、性格平稳)。这些都让经济上不错、性格上没有过多大男子主义的中国男性受到青睐。”
对于不少女性青睐中国男性,尽管日本社会仍有种种议论,但多数人逐渐表示认可,不像过去那样对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女性表示质疑。对这种变化,大坂大学的那名教授说:“这也是因为日本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越来越不同,以前中国是又穷又大的国家,现在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是富裕又充满活力。因此对于日本女性选择中国男性,也变得可以理解起来。当然还有人由于民族主义情绪对女性嫁给外国男性表示反对,但总体上已不再像以往那样不公正看待。”
日前,新加坡《海峡时报》一篇“新加坡女爱嫁中国男”的报道引起许多国人的兴趣,通过对俄罗斯、日本、韩国等邻国调查发现,类似情况在当地也越来越常见。在莫斯科,从2004年到2012年,娶俄罗斯妻子的中国男性人数要比嫁俄罗斯丈夫的中国女性人数多出近一倍;在每年数万对中日跨国婚姻中,“中国丈夫”的比例连续上升。
多国社会学者认为,这得益于中国崛起。中国的开放以及经济迅速发展,使中国人去国外留学或移民的越来越多,许多国家,特别是邻国企业将业务转向中国市场,而且中国专业人才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外国女性通过工作、学习、旅游等各种场合与中国男生相恋结婚“并不让人惊讶”。
“中国丈夫+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
“中国丈夫+俄罗斯妻子:天生绝配”,俄新网7月19日以此为题这样写道。这篇数千字长篇报道的作者、俄新社记者叶连娜·库兹明娜在文章导语中称,该文是为了解开俄中成功跨国婚姻的公式。根据相关统计,2004年到2012年间,娶俄罗斯妻子的中国男性人数要比嫁俄罗斯丈夫的中国女性人数多出近一倍,在俄滨海边疆区,这一比例更悬殊,找“中国丈夫”的比娶“中国媳妇”的要多出7倍多。报道称,很明显,俄罗斯需要“中国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