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4|回复: 0

单身母亲守车棚捡破烂维持生计供儿子上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5 08: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监狱管理局宿舍的车棚里,经常能见到李红菊忙碌的身影。
儿子的奖状是李红菊的生活动力。

  有这样一对母子:妈妈住在简陋的车棚里,靠看车和捡破烂维持生计,供儿子上学;儿子聪明懂事,发奋苦读后考上了合肥一中。街坊邻居都说:“妈妈好样的,儿子有志气鹤壁代办注册公司!”

  丈夫自杀后她接下车棚

  对安庆西路社区的李红菊来说,“家”是一个令她伤心的字眼。不只是因为她的家破烂不堪,还因为她的家残缺不全。昨日,记者走进省监狱管理局宿舍狭小阴暗的车棚里时,住在这里的李红菊脸上流露出一丝不安和羞赧的神色,她连忙端起仅有的一条大凳子让“客人”坐。

  2005年7月,李红菊的丈夫就在这间车棚里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因为身体不好,加上有些事情不顺心,一时想不开,就在这里自杀了。”

  丈夫去世后,李红菊接替他看车棚,当时每月的工资是400多元。住在车棚里的李红菊说,起初别人都不敢走进车棚,自己偶尔也会害怕。在车棚的一端,李红菊隔了一个约3平方米的“房间”,仅能容纳一张床,两个人同时走进去就会很挤。

  回忆起往事,李红菊叹了一口气说,“他走了之后,丢下我们娘俩。儿子当时还在读小学五年级,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养活他。”

  除夕之夜娘俩最难熬

  今年48岁的李红菊,虽然经历过很多坎坷,但在外人看来却是一位乐观的人。安庆西路社区的工作人员说,李红菊最让人感动的是脸上总有笑容,“看不出来她是个命苦的人”。

  “她有个争气的儿子!”听到有人在表扬自己的儿子苏苏(化名),李红菊还有些不好意思,“苏苏还在读高中,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在坚强的外表背后,李红菊也有自己的柔弱之处。李红菊说,看车棚是个“拴人”的活,不敢离开车棚太久高雄代办注册公司,“车子弄丢了就麻烦了”。说完,她又摇了摇头,“不干这个能干什么呢?别的我也不会。”

  李红菊看车的间隙,偶尔也会在附近捡捡垃圾,“我工资现在涨到700多,但儿子上高中花费也大了,还要找点挣钱的门路。”

  苏苏读高中后,平时都在学校住。李红菊说,平时的日子还好过,最难熬的是每年的除夕夜,“别人家满屋子人,我们孤儿寡母的只能守在车棚里。”李红菊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说:“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回过娘家”。

  盼儿子早点长大成人

  不认识多少字的李红菊说,她对儿子也挺内疚的,“我也就勉强把他养活,其余的很难照顾到。”

  有些街坊邻居看到母子二人生活艰难,会给点菜让李红菊烧给孩子吃。收到过鱼肉、青菜的李红菊很感动,但有时也很倔强,“我们日子虽然苦,但不能要的东西还是不能要。”

  踏实稳重的苏苏新乡代办注册公司,让李红菊很骄傲,“只希望他好好学习,早点考上大学。”在她的床头,挂着苏苏的一张奖状工商注册,李红菊说,睡之前看看这张奖状,睡觉会很踏实。

  不过,李红菊还是抱怨苏苏“长得慢”,“我就盼他快点长大,能挣钱买房子、娶媳妇。这样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就能回老家看一看了。”

  洪文  社区记者  李嘉树  刘玉才  摄影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6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