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你基金”数目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正尝试通过基金转型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案。根据基金公告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1日,共有12只基金发布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生效公告,成功完成转型,其中有7只为开放式基金,其中不少为规模偏小的“迷你基金”寻求突围。
转型案例渐增多
今年以来,平均每个月都有基金实施转型。1月,大成中证500沪市ETF联接基金成功转型为大成健康产业基金; 2月,长盛同祥泛资源主题股票型基金转型为长盛战略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4月,光大保德信添天盈季度理财债券基金转型成光大保德信添天盈月度理财债券基金;5月,万家14天理财债券基金转型成万家日日薪货币市场基金;6月,广发亚太(除日本)精选股票QDII转型成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拓宽了区域投资范围,覆盖欧美等成熟市场;7月,长信中短债转型成长信纯债壹号,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联接基金转型为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主动转型求变的基金数目就开始增多,去年成功实施转型的包括易基量化、万家公用、华安双月鑫短期理财等。
除了上述已经成功转型的基金,近期不少基金公司也将旗下规模较小基金的转型事宜提上了日程,陆续公告拟召开持有人大会对转型方案进行投票。比如,华富恒鑫债基就拟转型为华富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南方金粮油商品股票型基金拟转型为南方高端装备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迷你基金”求解规模困局
从这些转型基金可以看出,多数为规模偏小、投资策略及投资范围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基金。在“迷你基金”成为行业性问题的背景下,主动推动基金转型成为一些基金公司的解决之道。
据天相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1712只基金合计净值规模3.61万亿元,单只平均21.08亿元,其中净值规模低于2亿元即普通基金成立门槛的有499只,跌破5000万元警戒线的多达133只,比去年底的69只增多了近一倍。在众多“迷你”基金中,规模最小的10只基金年中净值不足 1000万元,最小的只有243.64万元。基金“小时代”之痛正成为一个普遍性的行业问题,不仅是成立时间较晚的中小基金公司面临这一问题,不少中大型公司旗下同样不乏迷你基金。
从提高投资效率、控制基金运营单位成本、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业内不断有人呼吁,应逐步丰富基金管理人对规模过小基金的处置方式。不过,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转型目前仍是“迷你基金”突围的首选方案,相对于合并乃至直接清盘,转型更容易被基金公司和持有人双方所接受。
据了解,目前多家公司都对旗下“迷你基金”转型进行了规划,今后预计还会有更多基金陆续公布相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