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战国老人认真查阅地名资料
阅读提示|河南有哪些容易读错的地名?7月23日,大河君倡议小伙伴们集思广益、共同来整理一份河南版容易读错的地名名单,得到众多“河粉儿”积极响应,还有多位对地名颇有研究的热心读者结合自身经验,帮忙答疑解惑。其中,中国地名学研究会首期会员、长期从事地名研究的郑州市民楚战国先生,看到大河报的相关报道后,连夜查阅资料,整理出一份部分地名的标准读法“宝典”。
地名研究者咋解说?
听一听地名中“门外”的读音,在我省读作mer
“泌阳县,读作bì,方言读作bèi,但泌阳县的泌水读作bèi水,而不读bì。”
“荥阳,读作xíng,注意,四川的荥经县,则读作yíng。”
…………
“咱大河报关于地名的报道我都认真看了。”在郑州市晨旭路的家中,75岁的楚战国老人拿出几页写满钢笔字的稿纸对记者说,他还根据报道内容,查阅他收藏的相关资料,对26个地名标注了标准读法,如南阳市卧龙镇的潦河镇,读作lǎo河,不读liáo河;郑东新区祭城,读作zhà,不读zhài。
对于地名中“门外”的读音,在我省读作mer(儿化音),意思是指门外那片地方,属小范围内的地片名称。楚战国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初的辞书里还保留着“门外”这个字,但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大家对此有争议,后来统一意见,定为“门外”统一用门字,所以后来再出版的辞书中就没了这个字。当时,楚战国就参加了当时民政部、国家语委组织的地名用字专家审定会。
古文与地方音爱好者卫喜照也发来邮件说,类似“门外”这样的读音,豫西地区的地名里较多,如唐寺“门外”,陈家“门外”等。
这么难的字也没有难住“河粉儿”,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分享。读者刘先生说,他曾在新密一个村外的石碑上看到过这个字,当地人都说读mer。老家在沁阳的网友“双木”说,小时候经常说“某某在街‘门外’耍嘞”。
地名的“脸”咋变化?
地名以及地名中的用字和读音都会变化看一看
结合多年研究地名的发现,楚战国老人特别提到,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地名、看待地名读音。
地名会变。比如泌阳县,楚战国收藏的《河南省志·地名志》显示,泌阳县因位于泌水北岸而得名,从西汉至今,名字多次变更:西汉初置比阳县→北魏延兴二年改名阳平县→隋开皇七年改名饶良县→大业初复名比阳县→元至元三年废比阳县为毗阳镇→明洪武十三年置泌阳县。多次变化主要和避讳有关。
地名中的用字也会变。比如,地名中的“门外”字,之前辞书中有,如今没了,可很多地名还用这个字。楚战国认为,“门外”作为一定范围内的方言地名,虽然目前多数辞书中已没有收录,当地仍这么叫。不过,随着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这类地名名称,也很有可能逐渐消失,成为历史。
地名的读音也会变化。如本报之前报道的河南郑州祭城“zhà”的读音就是经变化而来的。楚战国表示,目前字典中对此读音并未收录,是因为该地方地名读音并未通过国家语委等部门的进一步确认。如果日后能够通过,“祭”字的释文、“读音zhà”之类的内容将加入字典中。
类似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宕”字,当地人自古读“tàn”,而字典中该字标“dàng”。今年2月,甘肃省县名“宕昌”审音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经民族历史专家、语言文字专家、方言专家等11位专家一致同意,将“宕”字的“tàn”音在常用字典词典等汉字工具书中注音予以认可,将“宕”字定为多音字,读“dàng”时与原来注释相同,读“tàn”时注释为“宕昌,甘肃省县名”。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说,这是四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对县级行政机构名称进行审音定名。
地名的读音、用字今后咋发展?
一些特殊读音地名将进一步标准化
业内人士表示,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赋予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化。总之,其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制约。
此外,正如语言是流动的,地名的读音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语言规范有一定的时代性。
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过程中,将充分运用第一次地名普查的成果,并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中有关地名的读音、用字等形成的意见进行梳理,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相关规程和规范要求,进一步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对于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地名读音、用字,尤其是一些特殊读音地名、多音字地名等,将通过多种媒介、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地名知识的认知度。
记者蔡君彦实习生袁少奇文图
来源:大河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