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5|回复: 0

评"随母姓":折射生育文化重大嬗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00: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寿炎

  日前,安徽省长丰县掀起性别平等的“姓氏革命”,在该县的试点乡镇,新生儿如果随母亲姓,就能拿到1000元奖励。该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影响性别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观念。这个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姓氏传承”。所以逐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是降低男孩偏好的重要一面。

  由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孩子“随母姓”,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降低男孩偏好,这在传统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它的出现,折射出现代社会中生育文化、家庭和宗族文化、性别文化等一系列基础性文化的重大嬗变,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父系的血缘和姓氏传承为纽带的宗族(家族)是核心和基础性制度,宗族在传统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组织、阶级分化、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与宗族制度相配套的教育、遗产、婚配和姻亲制度,和更广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交织在一起,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运行和演化。与这种制度性安排相配套,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里,个体被深深嵌入于宗族整体之中,成为宗族延续链上的一个环节。通过永不断裂的代代相传、环环相扣,家族的血脉就像长河一般永恒流淌。因此,重视生殖繁衍的“生育文化”,就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经历剧烈变迁。新的土地政策、户籍制度使宗族迅速瓦解,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而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则使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渐渐失去现实土壤。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鼓励孩子“随母姓”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降低男孩偏好,才成为一种可能。

  长丰县的举措更多的是一次试验,真正的观念改变需要制度、法治、政策等强力支撑。比如以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以公正法治的政策环境破解社会差序格局,以平等的劳动就业保证女性独立的经济社会基础,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2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