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0|回复: 0

风流倜傥的张贤亮在中国男权社会的如鱼得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9 20: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网易女人论坛

大学期间,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我们这些中文系的学生们,个个捧着杂志,如饥似渴,好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也的确是一个新大陆。

2014100914355544ed7_550.jpg

大学期间,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我们这些中文系的学生们,个个捧着杂志,如饥似渴,好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也的确是一个新大陆。

第一,他的题材是反右中被打倒的右派的劳改生活,这些右派大多是知识分子,在张贤亮之前,还没有人写知识分子的真正生活,自红色中国掌握政权以来,写知识分子生活就可能遭殃,文学作品里不是撅着屁股把屁放的天响的农民,就是大碗喝酒的豪迈的工人,知识分子的生活是禁区。张贤亮以写自己的生活打破这个禁区,他就是右派,他就是劳改对象,他就是那么活下来的。他对禁区的打破,成为松动中国极权制度死结的裂纹。

第二,张贤亮写了男人的性饥渴,性欲望。这对文革走出来的人,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们都不得不仰起头,惊怵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性在红色中国的宏大叙述里,一直是一个魔怪,鬼怪,坏到极点的东西。中国从1949年起一下进入西方清教徒的性道德里,与中国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性道德割裂,几乎一夜之间,性成为邪恶的代名词,虽然那个时候,中国的皇帝如中世纪的教皇,三妻四妾的淫乱着,可是他们嘴里说的不是他们自己在床上抽动的生殖器,他们穿上衣服后嘴里的谎话成为报纸的语言,全国人民都被骗在里面,性,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字;做爱,是偷偷摸摸的黑暗中行为,欲望是恶心的,张贤亮站出来,说,欲望是正常的,女人的身体是让他垂涎三尺的,女人的腰肢让他经常想入非非。我们都楞了,原来文学可以写真实的欲望!

我为他欢呼,我那时二十岁出头,我不懂情欲,可是我知道他的叙述打破了禁区,让我耳目一新, 不过,张贤亮在那个时刻,还是发乎欲,止乎礼,他的所有的女主人公,都非常“纯洁”,都最终不跟男主人公做性,都显出她们尊崇报纸上宣传的性道德,虽说在张贤亮的笔下,她们都是大地、野性的代表,她们都是牺牲自己,成全男人的代表,她们都美丽的成熟得如西北地区的马樱花,她们都把身体看成是给男人消受的,与自己没关系的,她们的性器官,是男人用的器皿,她们的性,是男人的专利。

张贤亮继续写他的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框架基本就是以上两点,他的风格是从苏联文学那里学来的,写实而诗意。他写作十年不到,八十年代末,他的写作已经落伍了,因为新的先锋作家已经开始,新的作家比如莫言,已经开始学习拉美作家,写魔幻了,性已经泛滥了,《透明的红萝卜》已经成了红通通的男性的JJ崛起的象征,性,已经彻底从清教徒官方话语反弹,成为文学杂志里每一页里醒目的大字,中国一下子进入性泛滥时代。

这个性泛滥的时代直到现在,二十五年了,中国的性道德一下子跃入全世界最开放的社会,大概是第一名——对男人来说。男人享受无法无天的性自由,特别是有钱的有权的中老男人,年轻的屌丝可能只能自己解决性欲苦闷,年中或年老的男人,女人多得是,他们想怎么要,就怎么要,风流倜傥的张贤亮就是时代的弄潮儿。

就在我们这代人被张贤亮的作品吸引、开启的时代,我们不知道西方的女权主义已经对男权社会里男性纵欲有了彻底的认知。我来到美国,我开始阅读,天,中国在西方的学者比如吕彤林等已经写出批评文字,指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荒谬:人类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的一半恐怕只是男人的下半身。我恍然大悟:真的,我完全没从逻辑角度看过张贤亮,原来张贤亮不把女人当成一个个体,女人,只是男人的一部分,并是男人的性的部分。

张贤亮听过西方学者们对他的男权意识形态的批评,他反驳说:“女人不是男人的性对象,是什么?”我看报纸的上的报道,哑然失笑。他完全不懂得学者们再说什么,他不懂得,女人不仅仅是男人的性对象,女人不是器皿,不是盛男人精液的一个温暖潮湿的洞穴,女人的性不是只给男人服务的,女人可以坦荡地“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

不仅张贤亮不懂,中国的绝大多数男人都不懂。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男权意识形态彻底复辟,张贤亮在中国这个污浊的男权社会里如鱼得水,他成功了,成缸的金钱,无数的美女,浑身上下无一不是名牌,据说高级汽车就有六辆,厨子两个,他过着中国历代农民梦想的最高生活,他是中国这个男权社会的产物,也是这个社会的勇敢的弄潮儿。


人死后去哪里?我不知道。《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人死了就是一阵烟,飞散了;一阵灰,也飞散了。这是我看到的对死亡的最清晰的也是最诗意的阐释。我爱宝哥哥,也信他说的,人死了,就是飞灰烟灭。男人张贤亮如今成了烟,成了灰,不知还有多少人阅读他,不知阅读他的人会怎样想。张贤亮是国家一级作家,这个称号让我看着怎么都别扭。我真不知道作家还可以评级,还是国家评的,我以为作家就是有人看他写的书而已。听说他还是收藏家——中国的地主突然富起来后都成为收藏家,中国现在到处都收藏家,虽然中国还有很多孩子不能上学,因为家里太穷。他现在死了,七十八岁高龄,自从两个星期前我阅读了美国 医生Ezekiel J. Emanuel的文章《为什么我希望75岁时死去》(http://www.douban.com/note/426095178/)之后, 我对任何在75岁之后死去的人都不再哀伤。

本文来自:凤凰网博客

作者: 沈睿(萧萧落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3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