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梅藏以格 于 2014-10-14 19:52 编辑
现在,只要你往学校周边随便走上一圈,就能看到名目各异的社区托管,学生更是各托管班间“倒卖”的“货源”。中小学生较家长们提前放学引发的接送问题,成就了课外市场的“狂欢”。然而,托管班不仅是一团乱象丛生的“虚火”,而且暴露了中小学减负的乏力。
托管班日益“火爆”:学生日渐成为“倒卖”货源
不论是教育部课改还是素质教育要求,只要教育部每出一道减负令,却往往变成课外培训市场的狂欢,提前放学举措也不例外。为减负,不少省市教育部门将小学下午放学时间提前到三点半左右,由于家长无法接孩子,“三点半难题”由此催热托管班市场。
只要你在学校上下学时间往校门口一站,就能看见十多家托管机构的人员,举着各自广告牌在学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托管往往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科培训加托管,收费按学生所选择的课程来定;另一类只负责“吃饭”,每月收费300元不等,辅导作业另算。
市场需求也导致托管班之间抢生源几近“白热化”,学生被反复“倒手”。并且大部分托管班和培训机构,都以“教育咨询公司”等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并不向教育部门申请“办学资格证”。很多带班老师也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培训,来至各行各业的比比皆是。
学校“甩了包袱”,但苦了孩子
“学校放学,托管上学”。放学后的国学班上,我常常感觉很累,昏昏欲睡。”放学后又被家长送到托管培训班常常让孩子觉得又掉进“火坑”的意味。 “作业少了、校门关了、家长没时间、孩子升学压力大,课外市场乐开了花。”
农村地区学校则更令人担忧,家长常年在外打拼,老人管不住孩子。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学生放学后无所事事,恐会成为电子游戏厅、网吧的“常客”。
“减负”更应标本兼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减负不是机械地减少孩子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如果不缓解择校热,不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不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学生还是会“每分必究”,“减负令”就难免变成一纸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