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徐露 陶忠辉 通讯员 吴民生 易细全
西塞山,因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而广为人知。事实上,现代西塞山与诗中景象却大相径庭。
踏入西塞山,新旧城区对比明显。新区高楼耸立,长桥纵横;老区厂房破旧,百废待兴。
这是一座典型的老工业区,矿竭城衰后,通过转作风、调结构等一系列破茧行动,正迎来生命的又一个春天!
破作风之茧
一段时间以来,西塞山的不少干部思想观念结上了“茧”—或处事不惊,夸夸其谈,眼高手低;或心灰意冷,散漫慵懒;或见怪不讶,数落社会,滔滔不绝,义愤填膺,谈起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却避重就轻,患得患失。
没有风清气正、谋求发展的氛围,没有开拓进取,担当敢做的心态,何谈西塞山的崛起?
早春二月,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区委书记胡敏率先发问:重振“黄老二”雄风,西塞山是不是应该一马当先?那一瞬,举座无声。
强区必先强干部。
围绕市委书记周先旺提出的“西塞山区要争创全省同类城区第一”的目标,西塞山区对全区干部提出了一个标准: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
变化悄然开始。
十五冶社区党工委书记颜东回忆说,那是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六,还是区编办任副主任的颜东被相关领导约见谈话。星期日,颜东便接到了下派通知,立即上任。一天之后,颜东出现在了十五冶社区。走民情,问难题,半年不到,十五冶社区扛回“全国文明交通示范社区”和“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的牌匾。
为抓落实,区长张育英亲自带领专班驻扎武汉,换来了“武汉光谷生物城黄石生物医药园”落户西塞山工业园区。
纪委也加大效能亮剑力度,动真格。上半年,因为慢作为,15名干部受处分,因为乱作为,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通过“效能”亮剑,让“被动干部”变主动,逼着“不自觉干部”自觉干事,努力消灭“泥鳅干部”。
破体制之茧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区,西塞山区特困企业、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多,社会管理困难重重。
如今,只需一个小小的视频摄像头,居民的诉求就能传递到区委领导的面前。“胡书记,您好!我们社区内的自来水管道腐蚀严重,经常渗水,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在西塞山区群众服务中心,居民彭师傅通过视频聊天向西塞山区委书记胡敏反映问题。三天后,相关部门的处置结果换来彭师傅满意笑容。
近年来,借助大部制改革,西塞山区撤销镇街、整合社区,以“一总室两中心”为构架,成立了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组建了公共服务中心和群众工作中心,园区、社区构建“两委三中心”,二者形成有机连接,为群众服务“一竿子到底”。
目前,西塞山区20个社区、16个村的群众工作中心全部与区群众工作中心建立了视频信访网络平台。西塞山区通过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委书记公开大接访、视频接访活动和微博问政,解决信访问题363件,有59起历史积案先后“销号”,有13起长达10年以上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化解。
6月1日,西塞山区再次捧回4年一评比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金字牌匾,成为今年全省唯一获得此荣誉的城区。
稳定与发展相得益彰,工矿老城区正向和谐幸福城转身蝶变。
破发展之茧
西塞山城区老旧,发展空间逼仄。如何腾挪出新的发展空间,一直是西塞山决策者们苦苦思索的课题。
依靠基础,东突西拓。
盘存城区土地规划,西塞山决定东进做实做强西塞山工业园区,争取在2015年实现西塞山工业园产值600亿元,至2018年实现特钢产业和工业园区的“双千亿”。同时,按照“高端商务区、高品质居住区、生态休闲区”的定位,同步推进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章山星城建设,着力打造黄石环大冶湖生态开发、实现“黄石梦”的生态标杆。
向西拓展,大力改造旧城区,将磁湖南岸建成黄石的“陆家嘴”,让其成为“鄂东特大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把冶钢对面的7平方公里打造为“十里钢城千亿元产业”带。
为响应黄石市委“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决策,东突西拓的同时实施旅游开发、文化强区。在青山绿水间构建以一镇(道士洑镇)一会(西塞神舟会)一洲(牯牛洲)两山(西塞山、黄荆山)为核心的旅游市场体系,打造“游十里钢城,忆百年伟业,登千年西塞,揽万里长江,逛道仕袱镇,赏西塞神舟,临外滩沙洲,品长江鳜鱼”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融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借助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之力,与长三角及中三角迅速对接,西塞山要抢抓机遇,力争三年实现全省同类城区第一的目标。”胡敏对西塞山区的明天信心满满。
8日,记者一行漫步章山星城,夜色极美,浪簸轻舟,碧波渔火,隔岸灯市,远山墨影。章山星城正向着“黄石威尼斯”的目标,大步向前跨越。
转型追梦,西塞山区已踏上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