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2月5日电专访:为子孙保留蓝天白云——访2011年“美好生活奖”得主、中国太阳能企业家黄鸣
新华社记者刘一楠
“为子孙保留蓝天白云,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到2060年全球能源消耗90%以上来自清洁能源。”2011年“美好生活奖”得主、中国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在领奖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他以“皇明模式”构筑未来微排社会的美好愿景。
黄鸣5日晚将在瑞典议会大厅参加素有“诺贝尔奖替代奖”之称的“美好生活奖”颁奖仪式,他是第一名获此国际奖项的中国人。
“美好生活奖”,旨在表彰为当今全球最紧迫问题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面对能源紧缺与环境保护两大全球难题,皇明公司开创的中国太阳能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微排理念勾勒出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
“所谓皇明模式,就是在一个城市或社区建设中,全部引入节能环保设备,把中水处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太阳能沼气、太阳能建筑、太阳能门窗等所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再用智能技术加以自动化管理,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应该是我们未来生活的方式,”黄鸣说。
作为践行“皇明模式”的范例,黄鸣于2010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建成了中国太阳谷——一个在办公、居住、交通、生产等领域均实现“微排化”的太阳能产业集群,树立起未来“微排城市”的模板。黄鸣说,为了创造这一样板效应,他几乎倾注了自己所有积蓄,而这个融合了办公、会议、旅游、休闲、开发等多功能的示范区正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关注,大规模复制推广太阳谷的设想正逐步变为现实。在商业手段运作下,太阳谷已开始给黄鸣带来经济回报。这种太阳能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但是能源上的可持续供给,也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黄鸣又将立体城市理念与节能环保技术结合,提出了“未来方舟”计划。“例如,一个未来方舟容纳十万人,下层用于商业、办公、学校、医院,上层建成住宅,原来是来来回回上下班,现在是上上下下上下班,方舟内依靠公共交通,两个方舟之间由太阳能交通工具连接,这中间节省了多少能源?”
黄鸣表示,许多全球500强企业已将绿色发展视为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漂绿”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一些国外企业邀请皇明为他们设计减排方案,甚至建立微排中心。
黄鸣认为,眼下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光伏发电方面,产能大大超出需求,大部分企业巨额亏损;同时,光热发电的市场正逐步从城市退向农村,其边缘化形势十分严峻。
不过,黄鸣对太阳能发电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经过大规模竞争,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大幅降低,在一些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已接近常规能源电力价格。如果太阳能电价进一步降低,实现对常规能源电价的“反转”,太阳能产业将迎来一次大发展。“早则三年,晚则七年,光伏发电的第二次大跳跃就会实现。”
除了企业家、研究者,黄鸣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黄鸣参与推动《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如今,黄鸣又筹划着将自己提出的“微排地球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1988年研制出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到创立皇明太阳能公司,以至引领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53岁的黄鸣仍在为心中的微排世界孜孜追求。
“一方面,我原来是搞石油的,我知道能源的珍贵;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子孙以后看不到蓝天白云,我会有一种负罪感,”黄鸣说,“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实践全球能源替代,这是我最初、也是最终的梦想。”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