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李菲)“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8日在北京发布。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总体印象“一般”的占52.3%;认为“比较好”和“很好”的占37.7%;认为“不太好”和“很不好”的占9.9%。
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洪天慧说,进城务工扩大了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交友圈,他们的好友中,有“城里人朋友”的比例为24.8%。农村人和城里人互相来往并成为朋友,这是促进和谐融入的一个示好举动。
洪天慧同时发布了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的城市社会适应度:
——对职业身份定位是“外来工”或“职工”,不愿被称为“农民工”。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职业身份是“外来工”的,占50.9%;认为自己是“职工”的,占30.3%;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占14.0%;仅有3.0%的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
——对社会身份的自我认知是“流动人口”和“新市民”。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是“流动人口”的,占55.3%;认为自己是“新市民”的占21.3%;认为自己是“农民”的,仅占13.0%;还有10.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市民”。
——最不能接受“看不起农民工”。被调查者不能接受的城里人行为,首选“看不起农民工”(57.9%);其次是“对人不热情”(18.8%);第三是“生活太浪费”(10.5%);第四是“对人戒心重”(10.4%)。由此可见,对农民工的歧视是他们最不能被接受的。
——城市适应度,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和“较低”水平。在被调查者中,城市适应达到“中等”程度的,占45.5%;处于“较低”水平的,占44.3%;处于“很低”水平的,占5.4%;处于“较好”水平的仅有4.5%;还有0.2%达到了“很好”的程度。
洪天慧说,在调查中了解到,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对政府、企业/单位和社会有很多的期盼,本次调查数据则主要反映了他们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一些期望:
——对政府的期盼主要是:“让农民工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险”“让农民工也能租住公租房”“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就近入学/入托”“让农民工家庭也能上城市户口”和“发挥民间组织援助农民工的作用”。
——对企业/单位的期盼主要是:“上职工社会保险”“按时发放工资/加班费”“节假日减少加班”“帮助解决探亲房”和“经常组织文体活动”。
——对社会的期盼主要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设立农民工求助热线”“加强媒体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提供婚恋帮助”。
据悉,本次调查由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组织。调查自今年4月份开始,历时半年多。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与工作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