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中新社发刘君凤摄图片来源:CNSPHOTO
原标题:发改委:长江中游城市群今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超9%
中新网4月16日电 今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谈及区域发展可能面临的产业同质化问题,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于合军比表示,经发改委初步测算,去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总量约为6万亿元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8%。预计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有望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于合军指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一部跨区域的城市群规划,意义还是十分明显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五点。
一是有利于探索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城市联合体。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从城市群的定义或者普遍认可的标准来看,是一种高级的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我国最成熟的城市群还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等一些内陆地区的城市群,我理解目前还处于培育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编制实施规划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为中西部地区、东北等广大内陆地区培育发展较大的城市群,承担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责任,为在较高水平上推进我们国家、特别是广大内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来说,具有文化渊源深厚、交通条件比较优越、经济实力较强,城镇化基础良好,合作交流密切,并且科教人才及劳动力资源十分密集。这种比较优势,就决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们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我们国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有希望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去年的经济总量大概是6万亿元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8%。简单的对比一下,经济体量略微低于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地区的九个核心地市的经济体量大体相当。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目前的发展态势十分良好。通过我们前期的调研发现,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经济增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同时,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打通长江经济带“中梗阻”。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喻成一条长龙的话,那么长江中游城市群就是中间这一段龙腰,如果这一段不活的话,龙头、龙尾必然联系不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尽快培育形成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全国甚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经济带、支撑带。
三是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培育发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增强集体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过发展,本身就可以带动广大的内陆地区发展。同时,通过城市群的内部衔接和一体化建设,比如在规划里面提到了“五个协同发展”,能够把东部沿海地区与广大的内陆地区更加顺畅的联系起来,从而把东部沿海地区的拉力可以很顺利的传导到广大内陆地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带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四是有利于引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务院确定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两个改革试验区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在“两型”社会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通过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可以进一步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推动在更大范围内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绿色发展,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五是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长期以来,城际之间的“几不管”地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盲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存在,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但是一直苦于缺乏一些重要的抓手和平台,或者有很多的地方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我们想,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可以实现城际之间、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促进城乡间的有机衔接,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同发展。比如刚才讲到的“几不管地区”和城乡之间如何传导的问题,通过城市群协同发展,就规避了城市发展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某个地方原来处在城市的边缘,但是它可能在整个城市群当中居于中间位置,通过城市联动发展,对于城市和位于城市之间的农村地区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