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5|回复: 0

清查整治最后期限已过 高尔夫球场游走在“破立”之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 01: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查整治最后期限已过 高尔夫球场游走在“破立”之间

清查整治最后期限已过 高尔夫球场游走在“破立”之间


  6月30日是全国清查整治高尔夫球场退出、整改的最后期限。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中央11个部门开展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行动,全国600余家高尔夫球场面临整改。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已要求各地方政府上报清理整治结果,数据汇总后将向社会公布。

  7个月来,北京郊区某高尔夫球俱乐部副经理沈玲(化名)已渐渐熟悉了清理整治工作的节奏,因此,她并未把6月30日视作俱乐部可以松一口气的日子。在她看来,尽管清理整治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各俱乐部客源至少下降了20%~40%不等”的经营状况,依然让球场处在“10年来经营业绩最低的时刻”。

  不过,与今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网站上公布的66家被取缔的高尔夫球场相比,沈玲工作的俱乐部“还保留了竞争的可能,市场经过了一个筛淘的过程,今后的环境也值得期待。”

  一批官员“栽”在与高尔夫球有关联的腐败上

  被取缔的66家高尔夫球场,涉及到23个省(区、市)。其中,山东省取缔高尔夫球场数量多达8家,云南省和广东省分别取缔高尔夫球场6家,球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据知情人士透露,球场被取缔的主要原因除了大量违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资源,触碰“政策红线”外,“有28个球场属于瞒报、漏报的情况。”

  瞒报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10余年,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屡遭禁止却异常繁荣的关键性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高尔夫进入中国,这一在招商引资上颇有贡献的项目受到“鼓励”,但随着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城市人口流动的加剧,高尔夫球运动的消费主体逐渐确立为“新富人群”,不少官员也逐步进入高尔夫球场,“限制”的声音渐渐出现。

  “在大幅拉动投资、房地产变热的情况下,高尔夫球场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局面。”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崔志强看来,尽管2004年国家曾出台禁令严禁新建高尔夫球场,但当时的经济形势及考核官员的政绩观还是催生了一批“没有合法身份”的球场。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对球场的用水,污染、土地管理都没有配套的法规,连审批部门都五花八门,旅游局、体育局,甚至乡镇的有关部门都可以批建高尔夫球场。”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反对奢靡之风渐成社会共识,高尔夫球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整治力度。包括近期被调查的商务部合作司司长王沈阳、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一批官员纷纷“栽”在与高尔夫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腐败问题上,其中,既有国家部委的司长,也有地方规划局局长,以及国企高管。

  要考虑如何做好善后工作

  但在整治过程中,一些现象也成为热点问题。最近,微博上一则山西政府扶持的废旧矿区改造项目面临被取缔的消息在业内引起反响。据了解,“该项目是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对荒山荒坡和废弃工业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建设的体育休闲绿色生态园”。

  崔志强认为:“勒令一些侵占了农田或对环境、水资源可能造成直接威胁的球场恢复原状的初衷是好的,但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环境被二次破坏的窘境。有些球场是将垃圾场改造后建成的,本身完成了对环境的绿化美化过程。按照有关规定,‘恢复原状’该如何解读?”

  这种被视为“一刀切”的做法受到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但也有专家表示,我国高尔夫球场问题复杂,“如果区别对待,很容易又不了了之”。以广东惠州的青龙高尔夫球场及巽寮宝兴高尔夫球场为例,在媒体的报道中,一家是“从未实际存在过的高尔夫球场却出现在今年3月公布的取缔名单当中”,另一家是“被下令取缔4年仍成功上报备案的高尔夫球场”。针对未建成球场和此前已被清理球场被列入清理整治名单的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时表示,“部分球场虽然没有形成实际经营的球场项目,但存在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后,球场又动工的可能,应当列入取缔的范围,接受社会监督。而个别球场多年前已被取缔,又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影响恶劣。”

  在行业经历过“洗牌”后,崔志强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对球场来说,泡沫的东西少了,原来潜在的风险也降至最低。行业需要内省,思考怎么面对、适应环境,但在通过清查整治让违规球场消失的同时,如何让大部分球场合法,这是大前提。“应尽量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发生,至少要考虑如何做好善后工作,处理不好同样存在严重伤害政府公信力的风险。”

  崔志强所说的善后工作,即政府、企业、俱乐部会员、员工等各方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球场清理整治不一定要用“推土机”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正在研究起草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规范性文件。“高尔夫在发展中出现过问题,但不能完全否定市场对项目的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发展,也不可能不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会对土地、农药、水源、审批路径等问题进行规定,同时,也会在选址上考虑荒山、垃圾场等用地。”

  “在未来的规范性文件中,区分土地的不同性质,开发垃圾场、荒地、工业废弃地等此类用地用以高尔夫甚至其他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是积极理性的,会实现多赢。但现在的土地政策和部门规章对此还有约束,要实现这种多赢的结果必须对现有的一些不合理政策进行调整。”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林看来,政府不能关起门来制定政策,而应该广开言路,多方听取意见。除了各个部委之间的沟通,也应征求行业从业人员及相关专家的意见,“政府对于高尔夫行业的充分了解,对行业的利弊得失的理性认知,是出台行之有效的引导政策的前提。否则,如果政策有失偏颇,会影响政策的权威性和顺利实施。”

  近日,胡林在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向李克强总理写信,呼吁政府在高尔夫清理整治工作中,要以科学、真实的数据作为依据,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认识、评价对待高尔夫产业的发展。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清理整治不一定要用推土机,也可以扶持转型”。北京高尔夫球运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范越表示,高尔夫就是一个运动项目,但“贪腐”、“贵族化”等标签早已让高尔夫球场被抹上了“神秘色彩”,“如果将来能多一些公益性球场,让更多人参与到高尔夫项目中,势必有利于项目持续健康发展,但这需要政府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上有所付出。”毕竟,随着时代发展,“不少孩子已逐渐成为高尔夫消费的重要群体,如果有一个公平健康的行业环境,高尔夫球会因其体育项目的魅力焕发出生命力。”(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7 18: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