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5|回复: 0

援手难民,光有同情还不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8 0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援手难民,光有同情还不够

援手难民,光有同情还不够

  援手难民,不能凭着感情以暂时举措应对,而要尽快消除难民产生的原因。

  前几天,希腊再次发生难民沉船事故。约120名乘客中有近30人罹难,其中包括14名儿童。悲剧的出现,给本就争论不休的欧美舆论再增添了一把火。

  这一轮国外舆论的发酵,源于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孩子在偷渡过程中被淹死后漂到海滩的照片,令很多国家对于接纳叙利亚难民的“民意”飙升。一项民调显示,高达70%的加拿大人认为政府在此问题上应做得更多。几个月前曾拒绝巴勒斯坦难民的德国,如今成了对“地中海难民”最慷慨的国家;原本坚持对难民配额说“不”的英国首相,也松口表示“未来5年收2万”;甚至一直持保守态度的美国也开始立场松动,奥巴马政府在短短两天内,就把下一财年愿意接纳的叙利亚难民总数翻了一番。

  这种做法形成了巨大反差。欧洲各国对于接收移民一直顾虑重重,文化差异、社会矛盾等是重要原因。历史上的越南船民、巴勒斯坦难民、非洲难民等大规模、成建制的难民,都曾给输入国带来严重的“消化不良”。相比起来,中东难民的民族和宗教情况更为复杂。法国“查理周刊事件”发生之后,欧洲就曾出现过排外浪潮。

  此外,就业压力、福利竞争也是接受国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加拿大如今正处于选举周期,在“小艾兰事件”引爆舆论前,不少政党、候选人为取悦担心“饭碗被非法移民、难民”抢走的选民,竞相做出“抬高准入门槛”的承诺。仅在半个月前,美国共和党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竞争时,“修筑‘长城’挡住非法移民”的许愿还不绝于耳。

  “小艾兰事件”带来的“催泪效应”激起了人们广泛的同情,指责政府缺乏人道精神、向叙利亚难民伸出援手,成了这段时间新的舆情主流和“政治正确”。但需要指出,许多同情并非基于了解,恰恰相反,是基于对叙利亚难民问题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不够。

  路透社和英国《每日邮报》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有大约25万人死亡、近800万人在国内无家可归、其中大约400万人在叙利亚多个邻国注册为难民,超过一半的叙利亚居民背井离乡。这些还是被正式认可的难民庇护申请者,“不请自来”进入欧洲的不计其数,仍滞留战区者还不在其内。不仅如此,中东、北非、南亚,乃至更广阔地区,还有许多因战乱、饥荒和贫困而沦为难民者,在2014年底已高达59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小艾兰那样的未成年人。

  与之相比,不说美国、加拿大、欧盟委员会拿出的少量名额,即便德国咬牙捧出的80万也不过杯水车薪。欧美各国的舆情今天能为这点“塞牙缝的慷慨”躁动不已,当涌入的难民造成社会问题时,人们是否还能维持自己对叙利亚难民的恻隐之心?新的“政治正确”又会否驱使各国政府、政党和政治家去赶新的“时髦”?

  援手难民,是一个涉及社会整体的大设计和大调整,凭着感情以暂时举措应对,并不能解决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消除难民产生的原因。正如一位叙利亚小难民对西方媒体所说,“让战争停止吧!其实我们不想去欧洲……”没有战争就没有难民,谋求冲突的政治解决,让他们返回家园,难民的苦难生活才有望结束。

    来源: 人民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