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25日电(记者陈诺、陈尚营)今年11月,安徽省宿州市宋庙小学30名贫困生收到了企业捐助的人均1200元爱心款。这本来是件好事,但荒唐的是,学校竟然因此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200元,请捐助方、镇村干部、受资助学生等吃饭,九桌饭花了2500多元。虽然最终“份子钱”全部退还,但以感谢捐助方为由乱收费、以“人情”之名行吃喝之风,让公益变了味,更令贫困学生家庭寒心。
教育扶贫需要各方努力,企业捐助是有效途径之一。校园公益本是向师生传播正能量、培养爱心的好机会,然而校方的做法让爱心打了折。对此,仅以“人情、礼节”为名搪塞显然说不过去。一句“学校没有经费”,就冠冕堂皇地从贫困生的爱心款里“刮油”,“份子钱”想收就收,更是于情于理无据。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教育工作者应该时时绷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根弦。感恩本是人之常情,但感谢的方式应该有所选择,乱收费、违规吃请行不通。反“四风”需要向这样的行为说不,在校园与社会、公益与利益的边界地带筑牢防线。
6000元的爱心款被吃回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益捐助领域的大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公益捐助善款使用不透明,甚至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层层克扣、雁过拔毛,这些都与监管不力和制度漏洞有关。各地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每一笔爱心钱都能真正发挥效用。
来源: 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