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在国内上演芈月式逆袭:专利就是话语权
电视上的《芈月传》已经剧终,但是手机行业的《芈月传》还在上演。
而芯片及专利巨头高通就是手机行业《芈月传》的主角,从去年上半年因涉嫌垄断被处巨额罚单到各大手机厂商拖延缴费,再到年末与国产手机厂商相继达成合作,高通的2015年算是经历了从“冷宫”重入“正殿”,享受了一把“芈月”待遇。
日前,据媒体报道,2015年美国共授予298407项专利,其中,IBM、三星、佳能和高通位列前四强。
显然,超三分之二收入来自专利许可授权的高通,在专利的申请和布局上,一点也不含糊,而这对很多“觊觎”美国市场许久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无异于一张出海“船票”。
更重要的是,高通的专利布局并非仅限美国本土,而很多国家或地区,高通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或许也是,高通在国内遭遇从“冷宫”又重入“正殿”的原因所在。
打入“冷宫”:被罚60亿,手机厂商集体“观望”
2015年2月10日,高通因涉嫌滥用垄断地位,被发改委开出超60亿元人民币的罚单,相当于高通2013年度在华销售额的8%,并责令高通进行五方面整改。随后,3月2日,发改委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全文共10800余字、对高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值得关注的是,发改委在其中披露了对高通垄断行为认定的细节,包括三部分:高通在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行政处罚依据和决定。
根据该处罚决定书,高通被要求“整改”的内容,包括:其一,不得强制搭售非标准必要专利。在专利许可时,不再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意味着高通此前建立的专利池“打包授权”商业模式被“喊停”;其二,专利许可授权的计费标准下降。对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手机,由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改成收取整机售价65%的专利许可费。其三,不再要求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
此罚单一出,一度引发行业及舆论“狂欢”,很多人认为对高通滥用垄断地位做法的叫停,国产手机厂商将有机会翻身当家作主了。
不可否认,受此影响高通的收入遭遇“寒冬”。高通的财报显示,由于中国客户低报收入或直接不再支付专利许可费,许可费收入的下降使得公司三季度净利润下滑44%。
而造成高通收入“遇冷”的原因就在于,基于主管部门对高通商业模式的纠正或整改要求,很多手机厂商对与高通重新签署专利许可协议持“拖延”或“观望”态度。
出海“遇劫”:国产手机厂商发现离开高通玩不转
2014年,小米高调宣布进入印度市场,在很多米粉为小米欢呼雀跃的时候,法院的传票的也不期而至。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善于“专利维权”的爱立信第一时间向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提出“临时禁令”并获得同意,禁令内容包括“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场销售、推广、制造及进口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的相关产品,并要求小米和其印度当地的电子商务合作伙伴Flipkart,暂时停止销售爱立信起诉的涉案专利产品。”
随后,小米公司主动“放血”,按照“每台设备预缴 100 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临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而对于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则依旧处于“禁售”状态。
简单说,在印度市场,小米用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国产手机厂商,如果没有高通的专利庇护,基本难逃爱立信等传统手机专利巨头的骚扰。
不仅如此,高通的专利庇护领域远不止印度。2015年11月19日,小米在美因涉嫌专利侵权而BlueSpike起诉,20多天后,小米与高通高调宣布达成专利许可授权协议,这足以说明鉴于在美专利诉讼风险,小米不得不重新“投靠”高通,希望高通成为其应对各类专利诉讼的“挡箭牌”。
虽然,高通不能让小米在美国掏过众多NPE机构的专利侵扰,但是,基于高通建立的专利许可模式还是能帮助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免受同业竞争者的“专利围剿和狙击”。
重回“正殿”:高通在国内上演“芈月式”逆袭戏码
2015年12月3日,高通和小米联合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高通授予小米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包括3模LTE-TDD、TD-SCDMA和GSM)完整设备的付费专利许可,小米公司继续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
随后,包括奇酷、海尔、天语等手机厂商也相继与高通签署专利授权协议,再加上此前早已签署协议的华为、中兴、TCL等,一时间,高通重回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中心”。
事实上,对于“专利免费反向许可”的好坏,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持有专利较少的厂商而言,比如小米、魅族、锤子等,借助高通此前搭建的反向专利许可模式,帮助其降低了被其他持有较多专利厂商兴诉维权的风险,方便其快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对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因为高通在手机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搭建的反向许可模式,缩短了不同手机厂商之间创新技术的应用周期,拉近了不同手机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让很多最新技术能较早进入应用领域,将手机厂商的比拼和竞争,主要限定在如何抢夺更多的用户。
如今,在国内智能手机区域饱和之际,出海圈地已经成为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的必然选择。但是,小米等出海遭遇已经表明,“裸着”出海难逃“呛水”,带上“泳圈”才能游的更远。
对于踌躅满志希望出海抢占海外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除非产品过硬,低价亲民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拿到专利防护盾,方能在海外跑马圈地,而高通已成为它们寻求专利庇护的最优选择。
因此,在2016年到来之前,为数众多的国产手机厂商纷纷选择与高通签署专利许可协议,为的就是让自己带着“泳圈”出海。
而高通则用自己在国内“芈月式”经历向业界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专利,没有专利积累就没有话语权,技术和创新能力才是企业能走多远的“续命丹”。
来源:创事记 作者: 李俊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