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前夕,记者到东北农村采访,一位玉米种植户正盘算怎么调结构,是继续种玉米还是改种点别的?谈到这些年从种大豆、杂粮,到改种玉米的经历,他用玩笑的口吻说了句:结构调整要是能一调到位就好了。
结构调整能一调到位吗?这是个有趣而现实的问题。
说它有趣,是因为说这话的农民自己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并没有把一调到位当真。在他的经历中,多年来一直在调整种植结构。早年,当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后来寒地水稻推广了,又改种水稻。他毕业回家,主要种大豆、杂粮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是他熟悉的场景。但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时间,他和周边农户几乎都种玉米了,因为玉米有政策性托底收购,比种大豆效益有保障。“不过今年临储收购变了,看来得调调玉米。”
除了这位东北农民,其实各地的农户几乎都经历过结构调整。跨度大的改棉花为水稻、改小麦为蔬菜、改油菜为大棚,跨度小的增加点大豆、减少点玉米,或者更换更换品种,改种一季为双季,有的三五年一调,有的甚至一年一调。对农户来说,种植结构调整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既是顺其自然,也有迫不得已,但调整总是不可避免的。
结构调整又是个现实问题。以这位东北农户为例,今年国家要调整玉米收储制度,改为市场化收购和补贴玉米生产者的新机制。过去他只要种玉米就不担心收购价格,好歹都有政策价“托底”。但从今年以后玉米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价格高还是低这位农民心里没底。但他改种大豆或其他杂粮也有困难,大豆产量低不说,价格这几年就没上来过,其他杂粮从这些年的状况看,更加没底。
这位东北农户的担心,可以看做是所有农户结构调整时面对的现实难题。从南到北,从种植户到养殖户,种什么、养什么,是一道永远的选择题。选对了,面对的是同样的笑脸、同样的欢乐;选错了,则将面对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说,结构调整对农民既是熟悉的,也是自然的,因为多年来大家就是这么过来的,结构调整永远在路上。令人纠结犹豫的问题是,怎样进行结构调整?过去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太多了。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社会,如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就成为对农业农民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
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无外乎是发挥市场导向与政策导向“两只手”的作用。从前些年我们引导农产品种植的实际情况看,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政策导向中,市场出现了什么问题再去研究什么问题,哪个品种出现了问题就研究哪个品种。比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哪个环节矛盾多了,就临时性出台措施快速解决问题。但在这一思维下形成的政策体系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总是在“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圈子中循环反复。
另一个现象是在农产品调控体系中畸轻畸重的问题,一方面对果蔬奶等农产品缺乏调控的政策手段,仅靠市场这只手,常常出现某些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过高,面临快涨高涨时又匆忙进行调控,使农产品总是在“涨了跌了”中交织;另一方面对一些主要农产品,政策调控的滞后性又比较明显。比如这几年我国玉米等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偏离,库存过高,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措施相对滞后,淡化了市场这只手的调节作用。
因此,解决好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从政策上要明确目标,就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靠市场自我调节和政府调控“两只手”,在手段上由事后调控向顶层设计、事前预案迈进,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可喜的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今年将调整实施了9年的玉米收储制度,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共同发挥作用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只要让“两只手”发挥好作用,农民就会不断增强对结构调整的信心与自觉。回过头来看那位东北农户的期望,其实他知道结构调整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调到位、一劳永逸。他真正关心的是,种什么才能收益最大、风险最小。
来源: 《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