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2|回复: 0

清明到陕西黄帝陵观礼祭祀大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5 0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成舍我 于 2016-4-5 00:54 编辑

hd2.jpg

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古墓葬第一号”,世称“天下第一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尊崇和景仰的民族圣地。中华民族对黄帝陵的保护与祭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汉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汉武帝曾率十八万大军祭拜黄帝陵;唐、宋、元都有祭祀、修葺、保护黄帝陵的确切记载;明清时期,祭祀黄帝陵是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黄帝陵轩辕庙至今保存有150余通历代祭祀、保护黄帝陵和颂扬黄帝功德的致祭碑、纪事碑和题字、题词、题咏碑。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孙中山先生委派代表团致祭黄帝陵,祭词中“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充满民族自信,至今传咏。1937年清明节,在民族抗日危难之际,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毛泽东同志撰写的《祭黄帝陵文》,成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出师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题写“黄帝陵”碑。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高度概括了黄帝陵的崇高地位和黄帝陵祭祀的意义与实质。

hd1.jpg

为更好的保护传承黄帝陵文化资源,赋予黄帝陵在新时代新的文化气息,经省政府批准,2013年8月,陕西省黄帝陵保护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征集黄帝陵标识设计方案的公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200余幅作品,后经专家评审,有6幅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为优化标识作品,我们又委托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部网等单位的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深化设计,专业设计团队提供的作品经专家评选出意向作品,再对意向作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经省政府审定,确定了今天发布的黄帝陵标识。


黄帝(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身、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五帝之首。黄帝陵位于陕西北部,今黄陵县境内的桥山之颠。相传五千多年前,他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率领先民始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由此结束蛮荒浑浊,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
hd4.jpg

黄帝陵标识创意新颖,寓意深刻,色彩质朴,庄重独特,极具唯一性与识别性,诠释了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主席委托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和习近平总书记“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为主视觉,表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突显了黄帝陵的崇高伟大。相信这将是黄帝陵的一张烫金名片,成为黄帝陵保护管理、祭祀研究、规划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信息载体和文化象征。
  
hd7.jpg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是祭祀黄帝的主要场所,位于桥山东南麓半腰之处,坐北面南,总体呈长方形,古柏院长140米,宽84米,总面积11760平方米。其主体建筑按南北轴线逐次排列,有山门、过亭(现诚心亭)、碑亭、大殿,东侧有碑廊,西侧有接待室和文物陈列室。其外围原用红色砖墙围护,现改成花岗石砌筑围墙。院内古柏16株,小柏树7株。最早建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战乱,至唐时已基本湮灭无存。唐代时重新修建黄帝陵建轩辕庙,成为后代历朝祭祀黄帝的场所。到了宋朝太祖赵匡胤时,他降旨修缮各位功德昭著的前代帝王祠庙,但因为旧时黄帝庙地势狭隘,不便于尊崇,同时也为避水患,才将黄帝庙由原来的桥山西麓迁至桥山东麓(即保生宫、黄帝手植柏处)。迁移后的轩辕庙,占地面积有所扩大,还重新修建了庙院、山门、过亭(现诚心亭)和大殿。到明代时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对轩辕黄帝的祭祀,皇帝要亲自撰写祭文,派遣重臣前往参加祀典,要“御制祝文”(即祭文)并要刻石留存。因得知黄帝陵庙年久失修、损坏很大,随即拨出银两,令专人负责修缮。天启元年(1621),对黄帝庙再次进行整修。增加了东、西两个长廊,而且新修了数处耳房和碑亭,以及供陈置祭祀品的场所。清世祖登基后,“以帝命肇祀于庙”,在黄帝陵轩辕庙进行祭祀。康熙初年数下诏令,命中部县知县先后多次对黄帝陵庙进行整修和保护。据史籍记 载,有清一代,维修黄帝陵庙十余次以上。民国二十八年,陕西省政府令设黄帝“陵园管理处”,对黄帝陵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地维修,并对庙产进行了清理,共得庙产地121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对黄帝陵和轩辕庙的整修和维护更加重视。国务院并确定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古墓葬类第一号。经1992年扩建整修后的轩辕庙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形式结构取法于汉画像石,多为石造建筑或仿石建筑,着意突出石材本色,充分体现了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气象。
   hd11.jpg

轩辕庙庙前区气势恢弘,雄阔壮观,1992年动工修建,1997年建成,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其中入口广场总长130米,进深70米,总面积约9100平方米,为不对称半椭圆造型。印池是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其意喻黄帝用印之水,又名龙池。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轩辕桥全长66米,宽8.6米,共8跨,跨度6米。桥北广场占地1548平方米,地面为花岗石铺筑,东西两侧耸立4.8米高望柱一对,更显雄伟壮观之气魄。龙尾道是用花岗岩铺设而成,共95级台阶,以象征轩辕黄帝“九五之尊”的至高地位。桥北广场与龙尾道两旁的坡地上,鲜花盛开,绿草遍地,一派盎然生机。庙前广场的地面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上部铺以20厘米厚的花岗岩石,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广场上还建有四个望柱,左右端然而立,古朴典雅,庄重大方。
hd15.jpg


轩辕庙山门为五开间廊庑式,平面轴线19.2×10米,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屋面采用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山门台基比地面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部采用花岗石制作。门前有平行的六根柱子支撑,屋檐四角隆起。柱子前有六级台阶,尽显庄严雄伟、大气磅礴之气度。正门门额上书“轩辕庙”三个大字,系民国时期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于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有“天下第一陵”之盛誉,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属中国最大古柏群,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座四季长青、风景独特的绿岛奇观,庙内“黄帝手植柏”为世界柏树之冠。除了黄帝陵,千佛寺石窟也是黄陵县著名景点,石窟开凿于半山石崖间,开凿于宋代绍圣年间,距今已千年,具有很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

   hd10.jpg

今年的清明祭奠在真诚的祭文中开始: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文

惟公元二零一六年四月四日,岁次丙申,节届清明,炎黄子孙,聚首桥山之阳,谨以鲜花雅乐之奠,恭祭于我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之陵,其辞曰:

赫奕我祖,人文之光。肇造吾华,大国泱泱。勋绩彪炳兮,懿德与日月同辉;惠泽绵延兮,福祚并江河共长。追缅鸿烈,子孙用光志业;缵承远祖,神州崛起东方。

回望乙未,华章联翩。承十二五之辉煌,开十三五之新局。五中全会绘蓝图,决胜全面小康;四个全面齐推进,攻坚结构改革。五大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创新添活力,协调促和谐。播撒绿色,构筑生态文明;一带一路,促进合作共赢。脱贫攻坚,共享发展。除贪去蠹,惟勤惟廉。强我长城,固我边疆。缅怀英烈兮,铭记历史;抗战阅兵兮,珍爱和平。习马会,同胞手足举世瞩目;乌镇聚,环球之内互联互通。亲诚惠荣,协洽万邦;两岸四地,携手相牵。望我三秦,虎腾龙骧,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争先进位,再谱新章。
hd12.jpg

桥山巍峨,沮水流长。虔告吾祖,恭荐心香。钟鼓锵锵,百花吐芳,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根据新浪、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蚂蜂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3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