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知识产权点燃创新火种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与人才创新之间的关系日渐为人们所认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就是保护和激励人才。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人才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
林肯曾说过:“专利制度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知识产权是人才创新智力成果最科学、最完整、最核心的体现,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创新者权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本制度。作为一种新型产权机制,知识产权以法律形式确立人才对其创新成果的财产权属,并延展得到使用权和支配权,实现了人才对其创新成果拥有的排他性的独占权,使人才创新获得充分的相应回报,有助于解决人才创新的“原动力”问题。作为一种市场机制,知识产权是人们针对知识产权无形性的特点而设计和制定的许可转让规则,有助于解决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问题。通过知识产权确权,有利于甄别和遴选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助于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流动中的“风险”问题。知识产权获得保护的前提是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因此,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助于解决人才创新信息的“共享”问题。
当前,全世界188个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国际重大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如世界贸易组织 (WTO)、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 (TIPP) 等世界性或重要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都是热点议题,并成为国际间合作的重要准入规则。
知识产权战略是发达国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为激励创新,许多国家都将知识产权政策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美国在建国之初就将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制度写入了宪法。通过不断完善其知识产权制度,制定拜杜法案、贸易法和关税法等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以及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等制度安排,使科技、经济与法律有效衔接,保证人才发明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权利,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科技、经济、贸易和文化强国。
英国是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在1624年颁布 《垄断法》,极大地激励了瓦特等众多人才的创新热情,催生了以蒸汽机和动力机械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对创意文化产业、新兴信息产业等全面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凭借版税收入身家10亿美元,财产超过英国女王。
日本建立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发展,人才创新动力不足。为此,内阁增设知识产权战略总部,首相亲任部长,全体内阁人员参加,力图保证日本走出“失落的十年”。此后十余年间,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增加了13位。
韩国、新加坡、印度、南非等国家也纷纷推出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中长期规划,成立协调管理机构。
激发创新活力需要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含有知识产权内容的政策文件50多件。为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而发挥其激励人才、保护创新、引领发展的作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加快推进创新成果的三权改革。解决好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的三权问题,处理好国家与单位、单位与发明人、权利主体与广大社会公众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创新人才创新有所得,甚至“一夜致富”。
———建立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一方面要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快速确权、维权的方式手段,着力解决确权时间跨度长、维权成本高、侵权赔偿低、惩处执行难等问题。
———要形成高效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统筹协调国际国内知识产权重大事项,研究和制定重大战略政策。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类知识产权“一站式”受理、登记和查询。
———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建设。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等金融市场平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建立企业、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同创新模式,畅通创新成果转化孵化渠道。
———增强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研究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主动参与相关制定和修订工作,开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前瞻布局,发挥知识产权在技术进出口、产业布局、资源引进和经贸谈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来源: 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