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2|回复: 0

陕西“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平台启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9 20: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379af1ece7cbd0_size116_w400_h253.jpg


  由国际译联与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在我市开幕。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翻译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亚太地区翻译的明天”,将集中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亚太地区翻译界如何深化区域合作的论题。

  本届论坛旨在分享亚太地区翻译界在区域合作深化和“互联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标准化、理论和模式创新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索如何加强交流,为亚太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第八届论坛是践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强与亚太各国和地区“互联互通”的翻译行业国际盛会,与会成员约500人。其中除了来自国内各高校的专家学者之外,还有来自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讨论议题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与语言服务的新机遇”“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实践”“旅游翻译与城市形象塑造”等。

  与论坛同期开展的“长安译讲堂”高校系列学术讲座,已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11所设有翻译硕士专业的院校内巡回讲座20余场。此外,论坛上还启动了“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平台”,将整合全省语言服务资源,为促进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层次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又讯昨日,在我市举行的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正式发布。其中新增具有代表性的词条近万条,总条目达到15万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网络用语及新词、新义纷纷出现。2010年,《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编者们跟踪最新语言动态,以第一版的优势内容为基础,前后历时5年,筛选收录新增条目近万条,修订条目7万余条。第二版广泛收录新词新义,补充实用信息,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推手”(promoter; manipulator; facilitator)“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颜值”(appearance index; appearance score; prettiness/beauty scale)“拼车”(car-pool)“碰瓷”(crash for cash scam)等,并以常用搭配为例证,辅以地道的英语译文,最大程度地方便读者查询。

  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是人类交流时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语言服务”作为一个近几年才被广泛使用的名词,是在传统翻译行业基础上所建立起的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背景下,语言无疑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而“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更将对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交流融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本月发布的《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中,写入了“推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而在17日召开的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我省正式启动了“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这一切都标志着语言服务产业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中,语言服务平台建设势必将成为重要的基础保障和先导工程。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对语言服务的需求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翻译”这一交流工具。在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指出,狭义的翻译是指外文翻译、民族语言翻译,特殊人群翻译等,而如今的翻译工作者不仅应具备语言翻译能力,更要做文化的“互释者”,具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心态。

  “‘一带一路’战略为语言服务市场的培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挑战,仅以我所在的东南亚地区为例,除了英语、马来语等官方语言之外,还有相当比例的人群使用当地的非官方语言。”新加坡国际翻译研讨会主任陈丹枫在发言中表示,东南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经区域,其多元化的翻译市场,势必对语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时,首先需要思考如何选择更适合的语言服务模式,才能更快消除隔阂,融入当地社会之中。”

  李宇明认为,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还满足不了走向世界的需求,也满足不了“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化的需求。“形成语言市场的关键是要推动语言消费,并且发展多种语言职业,如‘语言服务师’、‘语言翻译师’等,制定合适的政策和行业标准。还应单独核算语言产业的产值, 让语言服务产生‘红利’,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俄语是丝路中亚段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语言,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西北地区的传统俄语教育重镇,肩负着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俄语人才的重任。”针对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话题,记者专访了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忠廉教授,他指出,俄语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英语外运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沿着古丝绸之路往西,所经过的中亚国家大多以俄语作为通用语,我们想要‘走出去’,就要和沿线国家人民进行经济、文化、商务、宗教方面的交流互通,俄语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黄教授也指出,如今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依旧以俄语为例,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语言学科之一,大部分高校的俄语专业仍受前苏联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语言文学的研究,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所需要的、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语言服务的俄语人才,除了精通语言文字之外,还需要在工程、贸易、商务、科技,甚至人文宗教等多个领域,对俄语国家有全方位的了解。”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照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黄忠廉表示,这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对其教学体系、课程大纲、教材编制进行全面修订。此外,“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方式也对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具有实际意义:“将高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对接,为优秀学生提供外派实习、参加大型活动翻译的机会,通过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补齐短板,不仅提高了其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为‘一带一路’提供了人才储备。”

  在语言服务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翻译”这一行业的彻底转型升级。从人们传统观念里的“传声筒”到如今的语言服务提供者,称呼的变革带来的是分工的细化和附加值的提升,“语言服务”中所蕴含的除了文字本身,还有其中承载的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内涵,甚至多语种的互相转换等等。对于服务的提供者而言,这不再是一人、一笔、一台电脑的独立劳动,而是逐渐转化为多位译员、技术人员、机器软件的“协同作战”。

  值得欣喜的是,“陕西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的启动,正是为这种“协同作战”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该平台由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及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筹建,主要分为多语言全媒体呼叫中心、跨语言大数据中心、多语言定制APP、多语言视频会议系统四个板块,涉及政务、商贸、旅游、教育、医疗、海关、边检等领域,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交流的需求。此外,平台所提供的跨语言大数据分析服务,将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全市、全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企业“走出去”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民心相通”之门。

根据  陕西日报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