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8|回复: 0

活过、爱过、写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1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过、爱过、写过

活过、爱过、写过


  我的青少年大多都浪费在了意识形态的牢狱中。而立之后,本想把自己从一个文学爱好者转向为学术探研者的时候,但却成了偿还历史旧账的囚徒。等一切风烟俱净,再拣起书本时,人生已然步入了不惑之年。所以,我加倍的努力。虽说会有那么些遗憾与无奈,但并不气馁。

  我知道自己对前贤圣哲的经典读得不够,但对大自然和人生这两本无字的书,可能要比别人读得更深刻一些。对前贤的书籍,只要有决心的人都可以打开,但大自然这本却不是想打开就能打开的,要有机遇、勇气,甚至有一股“与天地同朽”之悲情。

  之前的人生,即使遭遇了种种不幸和劫难,也享受了特有的幸运。“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泰戈尔的诗句终究让我深信文学所给予人得灵魂的力量。是的,这种充满弹性力量的人生状态,不仅使我读到了很多书本上读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他人不曾发现的道理。例如: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道理,它的发生就是它的道理。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有时并不由自己决定。所以应当平心静气地接受生活所赐予的每一个失败和劫难,并把它转化为人生的滋养。因此从不颓唐的我,信奉普希金的箴言:“厄运的姊妹是希望”。

  当然,很快发现,我的人生道路和我的性格有着千丝方缕的关系,就像哲人赫拉克利特说的“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我的个性,左右着我的命运,真应了梵高的“痛苦便是人生”的谶语。这痛苦犹如诗人殷夫写道:我在无数人的心灵中摸索,摸索到的只是一颗颗冷酷的心。

  我缺乏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只希望能不时得到些许精神慰藉;但我曾选择的事业使我有过难以糊口的岁月,而不得不为生存卖掉部分灵魂;我不缺幽默,也常为人们带去欢笑,但深夜的阡陌上,却常常看见自己的灵魂孤单徘徊;我热爱质朴与大自然,追求本色,偏偏得口到的却是形形色色的訾议;我自知才识平平,谦卑如微尘,但往往无端招来嫉恨;我不乏宽容,但常常不懂制怒,而埋下不和谐的种子;我对情感全身心投入,可偏偏爱那么短,而遗忘那么长,换来痛彻心扉的回忆。用佛理达*卡洛的话来形容就是:“不记得不疼的感觉是什么!”。这矛盾的真性情,这尴尬的状态,几乎贯穿了我远足前后的人生。

  喜爱远足的我,平生既迷恋于形而下的游历,又沉迷于形而上的思索。为了心灵有所依托,在仓促的流年里,有时候飘零亦是一种归宿。在远足的途中,我从不知道什么叫退缩。因为,大地、蓝天和雪山都是我的朋友,当真遭遇不可抗拒的灾难时,随身带的国旗就是我的裹尸布。十多年的背包客生涯,足迹踏遍高原戈壁,大漠长河,期间数度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字与图像资料,但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大部分文字与影像,多如流水账般随风而逝,毫无文采可言。个别记录人文的篇章和照片,偶有知音肯加倾听,自然会高兴一整子,但那只不过是满足一时的俗欲,之后很快忘却。所以,我很难确切记起到底多少杂志报刊,曾刊登过我粗糙浅陋的文字与拍摄的影像资料,甚至在想起索要稿费时,被告知数月前己入我账户。

  在确保生存下去的前提下,没有过多贪念,对于各类因游记稿件或影像资料的投稿而获得的奖项与演讲宴请,也一概婉拒;对各类附庸风雅的小圈子,更是敬而远之。没办法,性格使然。闲云野鹤四处飞,落落乾坤一布衣,大约可算是我真正的境界了。如果现在要我说还有什么人生追求和对学术研究的期待的话,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友人:“不求共同理解,但求各有体验”。能从容的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自由往返,且不易迷失自我,才是我最向往的追求。

  徒然想起了席勒《强盗》序言里的一段话,我略改数字,这里借来一用:“谁要是肯公正地对待我,为了我,为了了解我而走近我,那么,我就会真诚的请求你,请求你不要把我作为一个坚毅者来赞赏,而是把我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来理解”。这是我余生,最大的愿望。

  在写下这些文字之际,才惶然觉察到生命的一半已经悄悄溜走,我迄今仍然不明白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尤其糟糕的是为什么需要目的,这还有求于高人指点。“我要用全部的生命拼尽一搏”背后的心理本质是:比起激情,生命本身是不重要的。这真是个让人两难的处境,到底我们应该细水长流,珍视生命本身,还是愿意蛹化成蝶,燃烧自己?见仁见智。所以,至今没有什么出息,也和时下多数人认可的社会价值格格不入,我想传递的无非是这样一个信息:原来人生在世还有另一种更轻淡的活法。当然这也不足为训。我并不提倡人人都像我一样。

  多年“背包客”生涯,换来阅历的沧桑,岁月的剥蚀,对于经历过几度生死的我来说,内心如同一曲《渔樵问答》,早日喧嚣滤尽,剩下如水的宁静。几十年来生我养我助我爱我的亲友何其多,十多年背包客的途中,受到陌生人的帮助照顾更是无法统计。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人生已然太过奢侈。从没有创造过什么奇迹的我,能享受这份“奢侈”,能被大自然至今还容纳我这么一个卑微偶然的生命,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了。

  我的生命,在遭受意外灾难与命运劫难时,曾两度终止,在此生终止之前,它仍在等待,看第三次苦难的秘密,是否会被时间之手再度揭开。我本平凡,悟道不足,灵性欠缺。曾经也有过多年在幻光、觥筹、浪语间,浑忘了今夕是何年。好在,历经坎坷与劫难后已然顿悟。

  至于亲友及世人眼中的优点:在我看来,如花开花落般寻常,故,不作赘诉。当然,对于这份“寻常”的坚守与执着,缘起特雷莎修女的一段话:“去给予,直到成伤。那怕会去到一个有苦难的天堂。”

  司汤达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

  写过、爱过、活过。

  可我每次都在不经意间读成:

  活过、爱过、写过。

  也许,这份“不经意”就是我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来源:好心情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