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风投机构热衷于互联网+、新材料等产业中下游项目投资时,设立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机构,则把目光投向了处在上游高端核心环节的纳米技术产业。五年来,所获得的综合投资回报率,甚至比投TMT领域的机构还要高。
这家机构是成立于2011年的苏州工业园区启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纳米技术产业投资的国有基金。该基金规模只有五千万人民币,主要投资处于天使期、A轮的早期创业公司。
启纳创投的母公司是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纳米”),这家国有公司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源,致力于为纳米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提供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产业服务及产业投资。该公司还即将成立2.8亿资金规模的同合纳米技术产业基金,对规模化发展的纳米技术企业进行成长期投资。
“很多资本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不了解等缘故,不太关注和介入纳米技术产业的投资。这导致纳米技术领域的投资和并购,缺乏品牌性、系统性的机构参与。其实越是高技术含量的项目,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就越高。我们希望依托当地的科研、政府和产业链资源,成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推手。”苏州纳米董事长张希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今年10月,三位科学家因“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如果深究他们的研究领域,一个超级产业——纳米技术产业会跳入人们的视野。综合国外多家产业研究机构的报告,未来十年全球纳米技术产业市场将以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约3万亿美元。
我国纳米技术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每年发布的纳米科技论文数量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第二,并且具有很大的纳米技术应用市场。但在专利的质量、纳米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仍有突破的空间。
“有些纳米技术本身不是特别成熟,需要时间去培育,比如现在的热点石墨烯(属于纳米碳材料的一种)。有些纳米技术已经应用很广泛,但大家没有从纳米的角度去认知它,比如微纳制造技术,如果没有微纳制造技术也就没有今天的智能手机。另外,有些高校研究所认为已经成熟的纳米技术,可能在产品性能、成本和稳定性等方面还没有达到企业认知接受的程度,技术成熟度不够。”张希军说。
虽然在北京等地也有纳米相关产业园,但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唯一把纳米技术产业确立为战略产业和一号产业的区域。地方政府的重视,是苏州后来成为全国纳米技术产业聚集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9月,苏州纳米公司成立。“我们认为资金投入是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没有风险投资做支撑,早期纳米技术项目很难有所作为,所以设立了启纳创投。”张希军说道。
王金鑫是启纳创投的投资总监,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启纳创投的一期基金共投资了13个项目,虽然聚焦的是硬科技领域,但综合投资回报率比纯TMT领域反而更高。比如启纳创投投资的量子点项目星烁纳米,在两年内估值增长了近十倍。
量子点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显示中,它可以实现色彩的高逼真度还原,因此受到三星、TCL、飞利浦等知名厂商的追捧。
星烁纳米的创始人为王允军,他曾在美国做了十多年量子点领域的技术研发。由于中国是量子点技术下游产业的最大市场,苏州又是纳米产业的聚集地,于是他选择在2012年回国创业,并落户在苏州。
“星烁纳米做的只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有比较广泛的市场应用。启纳创投与TCL、海信、华为等厂商有战略合作,能够搭建它与相关厂商合作的桥梁。”王金鑫说。
2015年1月,启纳创投对星烁纳米进行了天使投资。今年,星烁纳米获得国家大基金芯动能基金的新一轮投资,估值已经从去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了2.8亿元。“星烁纳米的产品目前处于市场导入期,估值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它已经启动了与行业龙头间的合作,未来将占据巨大的市场空间。”他说道。
王金鑫分析道,纳米材料产业的特性是研发周期长,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技术研发期,之后有一到两年的应用研发期,最后是与下游产业共同完成中试对接期。启纳投资星烁纳米的时机,就选在了它的中试对接期。在这个阶段,它的技术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产品的市场机会已经显现。
汉纳材料是启纳创投投资的另一家早期公司,该公司创始人陈新江2010年从日本回国后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从事科研工作,后经朋友介绍拿到了启纳创投的天使轮投资。
“启纳创投决定投资我们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当时我们就是有做透明导电膜的想法,有技术但产品并不成熟。从他们2012年6月份投资我们到现在,技术又研发了快四年,产品预计明年正式投产。”陈新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2015年,启纳创投从这个项目的退出中获得了3倍多的投资回报。
硬科技的成长曲线比TMT爆发式增长要慢,启纳创投的综合投资回报为何更高?
王金鑫表示,原因在于启纳创投在判断项目时,不是基于某个合伙人的个人经验判断,而是基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专家库和上下游的产业经验,从技术、人才、市场多方面来验证项目的可行性。
“我们会通过与下游企业的交流,发现某个领域未来的市场空间,准确把握市场刚需,再从项目库中找合适的项目去投资。”王金鑫解释道,比如启纳投资量子点技术类的项目时,就是对这项技术未来的市场比较了解。投资之后可以把行业龙头的资源引入项目,让它快速发展。这种逆向思维有效控制了投资风险,降低了项目投资死亡率,因此启纳的综合投资回报比有些TMT基金还高。
“另外我们还有同合基金,将在今年年底正式运作。”王金鑫说,该基金的合伙人包括王金鑫和一位前GE公司的高管。同合基金由30%的国有资金和70%的社会资金组成,将进行纯市场化的机制运作。
据了解,纳米技术产业涵盖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能源与清洁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四大领域,同合基金将主要侧重微纳制造和纳米新材料两个领域。
“因为苏州工业园区在这两个领域的资源完整度最高,还投资建设了国内首条市场化、全开放运作的6英寸微纳机电制造(MEMS)中试平台,可以满足相关中小企业工艺研发和小批量生产的需求。中试平台会产生很大的吸附效应,让微纳制造领域的企业向我们聚集。”王金鑫说道。
与其它产业基金相比,王金鑫认为同合基金有其独特优势。大部分产业基金的投资模式是招募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行业人员,先梳理产业热点,再去找投资项目。而由于当地的优惠政策,科研院所、研发平台等各类资源,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许多优质纳米技术项目会自发地向苏州工业园区聚集,这为同合基金提供了丰富的项目源。
在具体项目的投资判断上,同合基金会沿用启纳创投反向思维的方法。王金鑫还透露,除了投资,同合基金还将为被投项目提供与银行合作的投贷联动服务。目前苏州银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等多家商业银行将与同合基金开展合作,他们为企业配备的贷款额约占同合基金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在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实践中大胆探索尝试,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生态圈”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国资推动、市场运作、产业互动的机制,全力推动以纳米技术为纽带的领先技术、创新产品、高端人才、产业资本、支撑平台和创业载体6 大产业要素集聚,形成聚合效应,得到广泛认可。园区曾先后被授予“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纳米技术创新基地等殊荣,奠定了园区纳米技术产业的国家队地位,纳入国家纳米技术创新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初步成为纳米技术领域国际知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才、技术和产业高地,并逐步成为引领全球纳米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截止2015年,累计引进、孵化纳米技术及相关应用企业352家,就业人数达到2.21万人,各类领军人才团队230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69人,全年总产值281.3亿元,14家企业成功上市;集聚中科院纳米所、电子所、兰化所、药物所、牛津大学苏研院、苏大纳米学院等在内的各类研究机构30多家;建有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纳米加工与测试平台、MEMS中试平台等从创新研发到工程化覆盖全产业链的公共支撑平台;出台了促进纳米产业创新与产业化、氮化镓、MEMS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建设了国家纳米大学科技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载体,形成了良好的纳米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2015年9月,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旨在贯彻省、市关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部署,集聚全球纳米技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全省范围内统筹纳米技术产业资源,营造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纳米技术产业跨越发展。
此次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参加,让江苏省具有重大影响的纳米产业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对促进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3年前,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纳米园”)暨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在雁栖经济开发区正式揭牌。如今,纳米产业已成北京市科技创新新亮点。
在纳米园的不断发展之下,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正着力加速建设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计划两年内构建国内领先的纳米科技成果批量转化通道,到2020年建成国际纳米产业研发、国内纳米企业总部的集聚地。
“高精尖”走向市场的通道
纳米园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发展,也加快了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其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5年,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进行得紧锣密鼓。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范守善领衔的碳纳米管项目开工;11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领衔的纳米能源所项目开工;12月,清华大学教授魏飞的超长碳纳米管项目投产,这些项目正推动着科研成果走下书架,走进市场。
现如今,产业园区的实力日渐增强。中科纳新、中科纳通、碧水源、有研总院、中科合成油……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聚集产业园;碳纳米管触摸屏、纳米发电机、纳米超级电容器,一批国际领先的产业化项目入驻产业园。
不仅如此,园区项目建设正有序推动。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副区长王弢介绍,截至2015年6月,纳米园共有44个签约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55亿元以上,预计产值200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园区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我们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由雁栖开发区管委会、国家纳米中心、中科纳通公司联合成立了纳米电子材料检测中心,为入园纳米科技型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服务;在孵化器建设方面,万方研发服务中心已建成,可提供42000平方米的孵化场地,可容纳约300个孵化项目入驻。”王弢说。
纳米园正火力全开,向着“纳米产业第一园”进军。
发展之路从来都是道阻且长。
2012年4月,北京市科委与怀柔区共建了纳米园。园区涵盖了纳米领域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支撑服务等功能,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4大领域的应用。
“自挂牌运行以来,市区两级联合筛选了多项处于纳米领域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产业化项目,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这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王弢说。
努力的过程中,纳米园的建设发展也曾面临着不少问题。王弢介绍说,一是纳米园区入园项目经济体量小,园区缺少较大规模项目支撑,受其他地区产业项目分流影响,产业集聚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二是供地项目土地成本由于基础地价的调整,前置审批事项增加,项目建设推进难度较大;三是纳米项目对股权投资资金、重大专项扶持资金、财政资金奖励和专项资金补贴需求旺盛,而现行扶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尚须提高,资金支持额度相对项目的用地成本仍显较少;四是在当前北京市控制人口规模的背景下,人才落户存在制约;五是园区开发运营机制有待创新,亟须引入专业团队承担纳米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创业孵化、技术转化等服务工作。
“纳米园是市科委和雁栖经济开发区共同培育的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区,前途无量,但目前正处在成长期,需要精心呵护。”王弢说。
如今,北京纳米园区已经与苏州科技园等形成“一北一南”的发展格局,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建设区域一体化的纳米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考虑,北京和天津可以形成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天津“现代制造中心”的优势,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可以更好地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在这样的背景下,纳米园总体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雁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福枢介绍称,到2020年,纳米园还将实现纳米产业集聚发展的目标,打造“高端引领”的纳米产业发展聚集区,进而辐射带动国内纳米产业、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及产业经济发展。远期,纳米园要实现产业发展国际化目标,成为全球知名的纳米高端产业辐射带动中心,实现直接产值过千亿元、带动产值上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无论是“产业聚集”还是“全球知名”,已然羽翼渐丰的纳米园区正在以不倦的热情投入到发展之中,做大做强,步步为营,攀登高峰。
根据中国科学报、天极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