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对外开放战略仍將是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
“十三五”期间,中国提出將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內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战略。自“一带一路”战略从2013年提出之后,“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目前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一带一路”蓝图正在稳步展开。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已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5%以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达到8.5%,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已超过50%,成绩初显。
与此同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RCEP)谈判终于“再下一城”,中小企业章节谈判成功结束;中日韩自贸区第11轮谈判也有所进展。
自贸区佈局也不断完善,从与地理位置优越的格鲁吉亚实质性结束自贸协定谈判,实现中国在欧亚地区自贸区网路佈局零的突破,到和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区域的莫尔达瓦启动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从与智利启动自贸区升级谈判,到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APEC)利马会议确立亚太自贸区建设目标和原则,中国正加快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路,进一步优化自贸区佈局。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认为,在全球贸易发展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应继续加快自身开放进程,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有序进行改革与开放试点;同时,更扎实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以我为主、以我为中心的区域贸易网路。
隨著“一带一路”进展的深入,沿线国家尤其是印度、俄罗斯等从中受益,同样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需求也比较大。中俄贸易由于其互补性和战略需求,近年来增长很快。中国也是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不容忽视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和印度同样处于产业结构性调整阶段,印度的市场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效应促进的企业贸易额应该达到了整个贸易额的70%,占比特別大。
我国贸易进口额增加必然对我们的产业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这种震颤是发展的必然。现在整个中国经济疲软,民营企业走向“一带一路”谋求发展存在多种风险,政治、法律等风险都很大,我建议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走,风险才会降低。而央企“走出去”,既有风险又有挑战,风险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挑战是暂时性的,一旦適应便好,因为央企、国企“走出去”,不完全是商业行为,有很多是配合国家的战略。纯粹商业的专案能对贸易起到拉动作用,相较于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国家、亚投行等的支持,存在一个杠杆作用,在这方面,央企国企也起到了带头作用。目前,“一带一路”起到的是撬动作用,长远来看,各方面收益是比较好的。
根据中新网、环球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