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塞上江南”群贤毕至。4月9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吴忠市政府主办的2017年中国西部特色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在寧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之乡”吴忠开幕。论坛邀请全国食品行业权威专家、学者,以及知名食品企业负责人百余人,共同商討在“一带一路”上西部特色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吴忠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回族人口76.2万人、占总人口的53%,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先后摘得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清真食品基地、清真美食之乡等桂冠。清真产业是吴忠市最具民族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吴忠市也是我国西部特色食品对外发展的桥头堡。
由于清真食品世代沿袭的纯真性及伊斯兰饮食规范,与现代食品安全产业链的理念有相通之处,故食品安全的係数相对较高,消费者对清真食品的认知相对正面,国內、国际两个具独特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空间加大。然而,在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清真食品又面临标准滯后,产业集约化水准不高等问题。
论坛期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中国烹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等行业专家出席会议,畅谈西部特色食品行业发展趋势,阐述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並围绕“如何推动西部特色食品”这个主题展开深入对话。
大会主持人孟素荷介绍称,清真食品是全球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板块,具有消费群体独特;对原辅材料选择严格,全球消费市场庞大等优势,因此长盛不衰,且近年来发展提速。在“一带一路”规划背景下,中国食品工业供给侧改革正在形成一个以清真食品为龙头,以沿线22个主要清真食品消费国为潜在的市场,目前已形成24万亿人民幣的产值,在全球有超过6亿的消费人群,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將形成清真食品近40万亿人民幣的大市场。
会议中,与会专家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报告。陈君石院士指出要以“健康中国”为契机,推动民族地区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罗云波教授图文並茂为大家展示了“一带一路”下中国民族地区特色食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的畅所欲言和真知灼见,论坛对破解发展难题、拓展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真食品搭乘一带一路走出去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寧夏吴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吴忠—西部特色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于4月9日在寧夏吴忠召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在论坛上发言指出,“一带一路”为我国清真食品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寧夏的清真食品应借此契机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的沿线,清真贸易份额占了98%,中东伊斯兰国家清真食品市场达到了1500亿美元,超过80%的清真食品都依赖进口。“目前全球的清真食品贸易额在6500亿美元,而我国清真食品的出口却仅仅不到1%,可以说‘一带一路’规划为我国清真食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罗云波表示。
据介绍,现在我国清真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正在稳步增加,寧夏、甘肃、青海、新疆等传统地区带动京、津、沪及陕西、河南等地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爭优势的清真食品龙头企业。
但与此同时,罗云波坦言,虽然我国清真食品企业效益逐年提高,但国际市场份额仍然偏低。由于我国尚无统一的清真食品认证机构和认证标准,和穆斯林国家标准互认较难,许多国內的清真品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加之出口通道不畅,贸易管道单一,企业缺乏对清真食品的宣传,以上种种因素导致了清真食品“出口难”的现状。
对此,罗云波建议,拥有区域、民族、文化等众多资源的寧夏应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扬回族传统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传统清真食品产业,扩大自身影响力,以契合“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和发展。此外,寧夏还应加大举办“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节”影响力度,进一步在确立寧夏在国內外中国清真食品生产领域的领导地位。
“需以科技发展和食品安全为重点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清真食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和內容,加强沿线各相关国家和经济体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瞭解,促进清真食品贸易健康发展,造福沿线各个国家。”罗云波表示。
根据中新网、新华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