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因37年前神奇预言了特朗普将当总统而再度火爆的《第三次浪潮》一样,“连接”这个古老的概念近来再度火爆。
去年6月,马化腾在互联网+大会上深度剖析“连接一切”,腾讯要做的就是“连接器”,把服务和用户连接起立。雷军两年来也在不同场合谈论这个观点,让人们对于物联网的未来憧憬不已。此后,诸多企业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连接”带来的变化。
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也对中国文化产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完美世界CEO萧泓博士认为整个社会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超链接时代”,并将在三个维度对中国娱乐文化产业产生深刻影响。
作为中国最大影游公司,也是连续多年文化出口第一企业的CEO,完美世界的萧泓认为技术发展至今,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已呈三维超链接:人的超链接,技术的超链接,以及合作伙伴的超链接。
萧泓认为,人的超链接包含着以下四个内涵:文化娱乐精品,为人类沟通提供更高级的精神内容。而数字化娱乐的发展,为人类沟通提供更高效的传递方式。多元娱乐进行跨行业全产业链式融合,为人类沟通提供更多元的互动渠道。而全球化交流则对文化内容进行全球化的资源整合运营,为人类沟通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技术的超链接,则体现在传统技术的升级和前沿技术的创新方面,以及研发手段的创新。萧泓以完美世界开发的新一代游戏和动漫引擎为例,论证技术的超链接可以极大地缩短文化产品的创作周期。
合作伙伴的超链接,萧泓则认为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他表示,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作为一家专注于内容的企业,完美世界纵横多个维度,和不同产业链,链接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人类的全球化超链接需求。
尽管2016年影游融合手游市场达到了89.2亿元,占到整个移动游戏份额的10.9%,但《中国游戏产业报告》首席分析师王旭认为,真正的影游融合之作,几乎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大部分产品都是借助IP炒作一把,甚至临时套的IP换皮之作比比皆是。
事实上,这只是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虽然“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最热门的一个词汇,但游戏和影视联动、知名小说被改编成游戏电影、某几大文化大鳄合作、并购等等,许多融合只是表面行为,并无真正的协同。内容的助力,渠道的打通,制作领域真正的融合还处于“浅表层”。
但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2017年,文化产业各环节相互之间超链接逐渐显现。
作为中国最大的影游综合体,完美世界10余年前就推出了《武林外传》,进行中国最早的影游融合成功尝试。而《诛仙》也被认为是网络文学改编游戏最成功的作品。这家企业在文化产业融合领域的尝试,几乎可以说是行业风向标。横向融合,整合强大的影视和游戏资源,推出数款精品大作,进行“人的超链接”;纵向融合则收购院线、布局全球渠道,从V社到华为,从环球影业到嘉行传媒,在全球范围超链接合作伙伴。而各种自主研发的动漫游戏引擎,则是技术超链接的最好诠释。
“在超链接时代,各种沟通的新技术和新方式不断涌现,一切阻碍人和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正被逐一打破,文化产业采取开放融合的心态,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无论是自身产业的纵向的链接还是与其他行业横向的联合,其实都有很大的发展机会。”萧泓如此分析。
事实上,中国的文化产业巨头,已经或多或少、有意识无意识地在“超链接”领域进行各种尝试。
华谊兄弟尝试用“原创电影IP+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方式,与旅游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业务已经有多个项目落成,位于海口的冯小刚电影公社“1942街”、“南洋街”以及和电影《老炮儿》配套的“老北京街”已经开街营业。而万达公司不仅在国内外进行院线的布局,其遍布全国的地产布局,也让万达公司在线下游戏发行、举办电竞赛事等方面有所谋划——试图通过电影、地产、游戏、电竞行业真正实现的产业链的融合。
完美世界在超链接方面也有较多的尝试。完美世界去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影游综合体,影视游戏实现了全面整合,公司的影游联动IP项目中,影视制作人和游戏制作人在创意策划初期就已经开始合作,真正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另外,完美世界也在积极借助新技术实现跨界融合,此前,完美世界就利用最新的游戏技术与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合作,探讨游戏在治愈老年痴呆症方面的可行性。近来,完美世界控股集团又新成立了“像素种籽”数字艺术教育基地,整合全行业的资源进行艺术人才的培养,希望通过人才链接不同行业。同时,完美世界还计划与华为、海尔集团在内容和平台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利用华融集团在金融和地产方面的专业优势进行内容和教育开发合作……这一切的合作性开发,利用技术、内容、资本等各种方面,对于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文化产业“超链接”发展无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无论如何,超链接时代已经来临,世界将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共同创造的超链接社会空间。文化产业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核心要素,无论是是否做好了准备,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去迎接超链接时代的巨大挑战。
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电影、电视剧、动画、出版物的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国际竞争力并不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剔除文化制造业,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电影、电视、出版等)整体上在国际贸易中仍存在明显逆差。文化产业如何更好走出去,是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拥有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国家,在文化产品国际贸易中往往具有竞争优势。我国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很大,但这一规模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我国有13亿多人口,韩国人口仅为5100万左右,但在与韩国的文化产品贸易中,我国却长期处于严重逆差。为什么我国文化产业没能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巨大这一天然优势?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资源分散有关。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比较有竞争力的产业,其资源都能顺畅地从效率较低的区域和环节流向效率较高的区域和环节,产生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但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资源大多分散在各个省级区域市场,并以区域市场为单位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提出“文化强省(市)”的省市近30个,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布局结构雷同,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这一产业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的天然优势。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影视企业等进军海外市场。但从总体来看,由于行政力量在许多领域对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文化产业在内容创意等方面的竞争力提高得不快。以动画产业为例,自2004年首批9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建立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视动画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了顺差。但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优惠政策,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动画产业基地。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周全,一些地方的动画产业发展出现了“一窝蜂”式的无序局面。这对早期通过市场方式聚合资源、率先发展起来的动画产业基地造成很大伤害,因为这些区域的资源在一哄而上的无序竞争中被大大稀释,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实践表明,一个产业集群能够提升竞争力,主要是因为企业之间形成了创新网络,资源通过市场得到了优化配置。反观目前国内的一些动画产业园区,企业主要与政府发生关系,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少;当政府的优惠政策到期后,企业又像候鸟一样飞走了。这种运作方式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还需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为何我们的产业扶持政策在推动其他一些产业发展上效果显著,却难以有效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这是因为,其他一些产业能够顺利走出去,得益于我国人口红利带来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这一经验在文化制造业可以复制,但在文化创意产业却很难复制。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创新创意,其竞争力的提升本质上要靠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走基于创新网络的产业集群化道路,必须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对于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重要示范意义。
根据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