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在可持续建筑环境全球会议上表示,香港在减少碳排放、推广能源效益及绿色建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建筑环境作出贡献,例如协助引入低碳建筑技术,制定绿色建筑标准等,现时已有本港公司及专业人士参与越南、泰国及印度等国家的建筑项目。
建造业议会和香港绿色建筑委员会昨日举办可持续建筑环境全球会议,今年大会主题为「建筑环境变革:创新、融合、实践」。梁振英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可持续建筑並非只与起楼有关,还要通过智能城市规划、创新的建筑设计以及环保技术的整合,营造绿色宜居的社区。
环境限制反促建筑业创新
梁振英指出,香港是世界上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山多地少,人口不断增加,为建立可持续的建筑环境带来挑战。但他强调,环境限制亦推动业界走向创新,本港在减少碳排放,推广能源效益及绿色建筑已取得一定成效,早于上世纪50年代,香港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海水冲洗系统的城市,每天节约70万立方米的饮用水。政府亦率先在新落成的政府建筑物中,採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铁路骨干 减私家车数目
在公共交通系统方面,梁振英介绍,香港以铁路为骨干,辅以其他公共交通服务,加强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之间的优势互补,还將住屋、写字楼、零售项目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因此香港能够將私家车拥有率限制在每1000人中有71辆,而新加坡则为147辆,日本为310辆,澳洲为562辆。
梁振英强调,香港很乐意分享可持续建筑的经验,加强与內地城市,尤其是大湾区城市的合作,也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建筑环境作出贡献,例如协助引入低碳建筑技术,制定绿色建筑标准等。他补充,已经有本港公司及专业人士在越南、泰国及印度等国家从事各种建筑和设计项目。
「只要能把握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机遇,香港的经济可以再上一个台阶。」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恆日前接受记者採访时,指着办公桌案头的一叠材料,信心满满地说。
李秀恆表示,香港每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都与內地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改革开放的亲歷者,在香港有着「钟表大王」美誉的李秀恆对于当时工厂內迁仍然印象深刻。他说,位于深圳坪山的工厂1984年动工,当时工厂是建在耕地上,没有大路可以直达工地,所有的设备都要放在手推车上面,经过田基地,一部部地运进去。
李秀恆说,將低增值和劳动密集的工序北移后,香港得以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
香港经济蓄势待发
港服务业佔比92.6%
数据显示,回归20年来,香港经济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佔的比率为85%,而到了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不过,中银香港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樑表示,经过二十年发展,未来,內地企业对于香港金融服务的离岸需求会下降。「好在国家又提出了『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为香港与广东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基础。」谢国樑说。
素来对市场触觉灵敏的香港商界已经开始行动了。去年4月,包括中华厂商会在內的香港多个主要工商组织外访频频,而目的地不约而同都选择在了吉尔吉斯斯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香港与內地新一轮合作发展也已经开始,李秀恆最近一直忙于向香港各界推广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將会为香港的企业带来一个崭新的局面,高铁联网、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格局会有很大改变。」
根据中新网、大公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