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美联储如期加息。从美国经济基本面看,美联储这次加息带有冒险性质。目前,美国经济数据不算完美:排除能源和食品之外的核心通胀率仅1.7%,远低于美联储2%的潜在目标,且连续3个月下滑,预示美国经济趋冷的风险。据称,这也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利投票反对加息的原因之一。
然而,美联储不但决定加息,而且还给出了收缩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安排。二者合并产生的货币政策实际收缩效果远大于加息本身。美联储愿意忽略明显的风险点而放胆加息,背后自有深意。
其一,是欲维护美联储花大力气培养的货币政策“预期引导”氛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为应对危机形成了一套货币政策调整“心法”,其实质是靠不断强化与市场参与者的沟通来释放货币信号、操纵市场预期。这样一来,在美联储正式做出货币政策调整之前,市场即已形成正确的预期和判断,做好了对冲货币政策负面影响的准备。这次也一样,市场早已预计美联储6月加息。因此,美联储若因为核心通胀率下滑这一孤证而放弃加息,不但将打破自身已形成的货币政策套路,使市场稳定受冲击,更有令数年来形成的加强货币政策“预期引导”的策略失效的风险,得不偿失。
其二,是抓住无叠加风险的窗口期。美联储因加息过猛而引发危机的前车之鉴不少,不仅是由于加息过急,也缘于其他风险与加息相叠加。因此,美联储这次格外小心翼翼,不愿重蹈覆辙。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上半年美国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氛围相对稳定,可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等量齐观的风险几乎没有,是美货币政策调整的窗口期、幸运期。展望下半年,美国内外新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可能发酵;英国与欧盟之间“脱欧”谈判启动前景难料;全球社会稳定风险上升;美联储加息的滞后负面效应也可能在发展中国家显现。因此,美联储坚定加息、甚至放出“缩表”信号,实则是在与时间赛跑,提前试探全球市场反应,释放自身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
目前看,美联储本次加息、“缩表”的风险已被全球政府和市场较充足的准备所消化。但值得警惕的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这在量化宽松期间已经充分体现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公、私债务急剧膨胀。未来,美联储“缩表”实为“量化紧缩”,是“量化宽松”的反向操作,其收紧效应远甚于加息。
从理论和现实操作来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具有全球性,世界经济不平衡也使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极不均衡。何况,美联储在政策决定时更倾向内顾,必然会使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遭受池鱼之殃。正因为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美联储将“缩表”的信号时,应提早做足功课、做好准备。
来源: 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