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因台风原因,南宁机场一航班无法起飞,一群未成年人在家长的“指示”下抢占航空公司柜台,并在柜台里玩起了游戏。记者了解到,事发原因是因航班受台风影响后,旅客不满航空公司安排,在未经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允许情况下,强行让孩子进入柜台内。最终,警方赶到现场,劝离进入柜台内的孩子,并对孩子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8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指示”孩子是可怕的反向教育
因天气原因、安全原因等造成航班延误,一些乘客似乎总有“闹机场”的不良风气。在网上一搜,“醉汉未赶上飞机要求退款被拒,大闹机场还怒打警察”“一家人误机后大闹机场,对警察扇耳光后反咬警察打人”“女子误机大闹机场,辱骂拉扯警察被刑拘”之类的报道时有所见,而且还都是发生在近期的。而这一次在南宁机场,对改签航班班次及座位分配不满的大人们,除了自己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发生争执之外,还“指示”孩子参与其间,这恐怕是闹机场的升级版,显然不明智,甚至是愚蠢的。
“指示”孩子闹机场,是在利用孩子们的无知无畏,做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航班因台风等恶劣天气原因,或者因机械故障而无法起飞,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采取过激行为,严重扰乱机场秩序,于事无补。乘客的着急心情可以理解,但航空公司对于航班延误的无奈,乘客也应当理解,保障飞行安全才是共同的终极诉求。即便是航空公司、机场的人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也应通过合理方式沟通解决。对于这些并不深刻的道理,闹机场的孩子们或许不懂得,但作为大人,难道也不懂得?
必须强调的是,根据我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旅客应当文明乘机,合法维权,不得违法进入机场控制区,堵塞安检口、登机口,冲闯机坪、滑行道、跑道,拦截、强登、强占航空器,破坏设施设备,或者实施其他扰乱民航运输生产秩序的行为。发生在南宁机场的那一帮孩子未经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允许,强行进入柜台内大做游戏,声音非常大,场面十分混乱,显然也在这个规定所禁止的范围之内。家长教育孩子,本来应该正向教育,让孩子遵纪守法、文明出行,而非反向教育,将孩子往歧路上带。
说穿了,以“指示”孩子闹机场的方式来表达大人的不满,目的在于规避大人的责任。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与人生来说,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未成年人的孩子相当于白纸一张,遵守规则的观念在他们头脑中还远远没有形成,反而对大人的言传身教有样学样,今天大人指令他们做“机闹”,未来他们极可能在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与乘机素养之下,成为真正的“机闹”,受到应有的制裁。依法惩治“机闹”的违法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部门行动,相信在未来,对这类行为的处罚只有更严,没有最严。
正是基于大人“指示”孩子闹机场的后果,有可能由孩子的未来来埋单,我觉得,处理类似事件,不应仅对孩子家长进行批评教育。《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扰乱机场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对“指示”孩子闹机场之类的行为,也要根据情况依法予以严肃处理。(何勇海)
不能只看到家长之失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乘客因种种原因“闹”机场的现象,确实方式繁多,但乘客家长“指示”孩子占领航空公司柜台的做法,还是闻所未闻。其出发点,或在于抓住了航空公司方面“不敢拿孩子怎么样”的心理,也是一种另类的“策略”选择,但很显然,无论从家教伦理还是从责任的角度,这样的处置,都是极为不妥。
遇事却把孩子往前推,拿孩子做“武器”,恐怕稍微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这么做。同时,对孩子而言,这也是一种极坏的家教示范。毕竟动辄占领柜台,已经是明显的“不讲道理”与“撒泼”,怂恿孩子这么做,以后还如何跟孩子讲道理?至于认为让孩子去“闹”就不用负责了,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臆想——孩子的“闹”,真造成了严重后果,该负责的难道还不是家长?
所以这起事件中,家长怂恿孩子“闹”机场的做法是严重错误,不过是无需作太多论证的常识。但然后呢?这起事件所给出的教训,难道仅仅是一群家长不该怂恿孩子“闹”机场?
只要稍微完整了解该起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可知道,该事件本质上仍是一起乘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事件,只不过被家长指示孩子“闹”这个非同一般的细节给“抢了风头”。从新闻中可以看出,乘客并非是因为台风的不可抗力导致航班取消而“闹”,而是对航空公司安排的改期航班班次以及座位的分配表示不满。正常语境下,乘客对此安排有意见,不过是很正常的权益交涉,双方协商解决,本不至于发展到“闹”这一步。而对航空公司的安排表示不满的,还非个别旅客,那么,就有必要反思,航空公司的善后处理是否真的存在问题?乘客的要求又是否合理?若航空公司方面确有不当,那么,显然不能因为家长指示孩子“闹”了,就完全撇开自己的责任。
更为重要的是,乘客自己闹也好,指示孩子“闹”也罢,本质上都是乘客与航空公司方面的交涉溢出了正常的处理管道。由此是否也反映出,以“闹”的方式来处理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乘客的家教不当,或是维权策略使用不当,并不能完全掩盖这起事件非理性处理的本质。只看到事件中家长的过失,将事件的重心完全转化为对家长的谴责,恐怕不公平。
家长怂恿孩子以“闹”的方式来维权,确实无法让人同情。但比这种无法同情更为可悲的或许是,航空公司与乘客之间的纠纷,依然难以走出靠“闹”来解决的魔咒,甚至从乘客自己“闹”,到指示孩子“闹”,已经表现出一种“升级”的态势。指出这一点,并不是要为那些指示孩子“闹”的家长进行辩护,而是要一码归一码。从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如果以“闹”来解决纠纷的土壤不能完全铲除,那么即便是指示孩子“闹”的现象消失了,也会有新的“闹”的策略来代替。而这,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