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杭州给某共享单车企业开出首张万元罚单。因为该企业投放的共享单车占压大面积盲道,其投放地为西湖区残联门口,经常会有很多残疾人出入,影响了盲人通行。只想着企业行为,而无视公共利益,已经是与共享精神背道而驰,这种影响恶劣的行为自然要接受动真格的处罚。
其实这种情形平时我们没少见,大量共享单车把公交车站、地铁出口堵得水泄不通,因乱停放被收储而形成巨大共享单车“坟场”……近几个月,北上广深等城市,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甚至变成了严重的交通乃至社会问题。“最后一公里”被停放无序的共享单车堵塞,还何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理念。本来是方便出行的产物,变成交通出行糟心堵心之势愈演愈烈。
无节制地过度投放,使运行维护能力滞后成为一种必然。从成本角度看,目前各企业的投放量,已远远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运维能力。有媒体分析过,参考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1.17%的维保比例,假设两大共享单车巨头摩拜、ofo投放量为1000万辆,那么需要11.7万名维保人员,按每名维保人员月薪3500元计算,一个月的维保人员开支达4亿元,一年就是48亿元。而事实上呢?摩拜智库首席专家周亚承认,企业对运维等投入确实不足。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共享单车确实占了道路,占了公共资源。
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但野蛮生长和无序自由带来的是秩序混乱。资本大鳄玩的是共享概念,但却忘记了最起码的企业责任。在资本的驱使及诱惑下,共享单车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把市场份额铺到最大,如何把数据做到最漂亮,从而造成了共享单车如今的现状——重市场重数据轻运营轻维护。
粗放激进的投放市场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比拼市场精细化运营的时候。说共享单车是个照妖镜也好,显微镜也好,在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下半场”,不仅需要企业和市民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更需要祭出法治利器,用法治来规范各自的行为和责任。
这一次杭州市政府不仅是开出万元处罚大单,更是放出了法治大招。9月4日,《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启动网上听证程序。其中对诸如停车点位管理、运营维护、押金管理等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每投放120辆共享单车,要配备1名运营维护人员。企业收取押金、预付金,应与自有资金严格隔离,并在银行机构分别开立押金专户和预付金专户进行存放,专户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当疯狂的市场似乎让一些人忘了法律的约束,那么政府明确规范法律规章就是如此的必要和及时。科学把握总量和投放节奏,防止盲目扩张,推动有序发展,引导共享单车企业回归到理性的运营模式,从根本上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
来源: 钱江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