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从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向以家庭消费为核心的增长模式,这一过程受到世界密切关注。他们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转型虽然会对一些亚洲经济体产生影响,但也给其他一些经济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鉴于中国规模庞大且与全球经济融合,其经济转型必然会对相关国家产生影响。中国目前是亚洲地区多数主要经济体特别是东亚和东盟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2000年至2015年间,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比例从3%大幅上升至9%,占亚洲出口比例从9%大幅上升到22%。根据IMF计算,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变化1个百分点,会使亚洲经济体实际GDP增长率中值变化0.15个至0.30个百分点。
由于中国经济减少对投资的依赖,将导致对铁矿石、铜和煤等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一些经济体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同时,中国经济转型将给亚太地区一些经济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向中国出口消费品的国家,如新西兰(高端食品),或作为中国快速增长的旅游目的地国家,都将从中受益。
中国向更高增加值生产的转变还会给亚洲低收入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服装、鞋类、家具和塑料玩具。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已经占据了这些部门的一些全球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亚洲各国需要作出政策上的调整,塞尔坎·阿斯兰纳普、托马斯·何浦林等IMF经济专家建议亚洲各国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首先,亚洲各国需要实现经济多元化,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包括通过深化贸易和金融一体化等。同时,推动服务业的增长,这既是对中国经济转型作出的应对,也是在该地区降低对制造业和出口依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增长源。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支持下,推进结构性改革将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同时会提高潜在经济增长和减轻贫困。
其次,由于亚洲地区多数经济体目前通货膨胀水平较低,货币政策应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同时,汇率灵活性应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箱的一部分。灵活的汇率已经并将继续提供有效缓冲。具备充足财政空间的国家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平稳调整。
最后,亚洲各国需要维护金融稳定,特别是在波动不定的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增大了脆弱性(包括在企业部门)的情况下,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防范严重外部冲击导致突然和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
塞尔坎·阿斯兰纳普、托马斯·何浦林等IMF经济专家强调,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使中国的增长模式变得更稳健、更可持续,亚洲邻国将从中长久受益。
随着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日益密切,澳大利亚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令澳大利亚处于“绝佳位置”。澳正利用这一契机,在商品和服务业出口、商业用地投资、可再生能源以及农业等领域重获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转型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日益明显。
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在4月初发表声明说,尽管不少新兴市场经济遭遇困难,但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汇丰银行澳新地区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布洛克瑟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澳大利亚近年来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与中国的紧密联系。
布洛克瑟姆说:“以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需求很大。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始加大对华服务出口的力度。中国在教育、旅游、医疗产品以及商业服务等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澳大利亚经济正受益于由此带来的机会。”
悉尼大学商学院的汉斯·亨德里施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约25%的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是澳大利亚目前为止最大的顾客群。”
此外,澳大利亚被中国一些地产企业视为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海外投资市场。亨德里施克说,中国对澳大利亚商业用地的投资,弥补了其对澳大利亚矿产能源领域需求的下降。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业务负责人海伦·登特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对外投资的需求,而澳大利亚政府在此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措施,两者相辅相成,使得中国在澳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为两国经济升级注入新动力。
业内人士指出,农业也将成为未来中澳两国贸易发展的主要增长领域。登特认为,澳大利亚高品质的农产品,如牛肉、乳制品、蔬果、海鲜、蜂蜜,以及维生素等保健产品,非常符合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需要。
登特表示,无论是服务业、商业用地及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抑或是农业与保健品行业,这些领域将成为中澳两国新的经济发展互补点。澳大利亚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处于“绝佳位置”。
此外,中澳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双边经贸合作也由此进入更高水平的“自贸”新阶段。
协定生效之时,中澳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立即实现零关税,澳方45%的税目立即实现零关税。2016年1月1日,实施第二步降税措施,中方实施零关税的税目即达29.2%,澳方零税率税目超过90%。减税过渡期后,澳大利亚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均达到100%;中国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分别达到96.8%和97%。
自贸协定为澳出口商带来了实际好处,并增强了澳大利亚企业和产品在中国的竞争力,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同时,澳大利亚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的中国电子产品、服装、家居用品等。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处于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加强内需的转型时期,这一新现实或将惠及拉美国家,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今年初发布的《2016拉美经济展望:与中国开展新型合作》研究报告对中拉合作的新期待。本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拉美国家近几年来准确把握中国经济转型趋势,瞄准中国巨大市场需求,不断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对接,以更好地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拉美国家过去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美对中国的出口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的新需求正在给拉美带来新商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未来10年,中国对糖、禽肉和羊肉的人均消费将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对鱼肉、植物油、水果、蔬菜和小牛肉等的需求将增长10%到20%左右。
拉美农产品生产大国早就盯上中国人舌尖上的生意,从大豆到水果,从橙汁到葡萄酒,贸易量不断增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消费市场,拉美国家近10年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大豆占据重要份额。巴西农牧业联合会专家佩雷拉对本报记者说,拉美向中国出口农产品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中国对蛋白质和植物油的需求仍在增长,为拉美提供了最佳机遇。”
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巴西鸡肉和猪肉主要进口国。今年3月以来,中国从巴西的猪肉进口达到6400吨。中国目前是巴西鸡肉的第一大进口国,占巴西出口总量的11.4%。阿根廷政府取消了小麦、玉米、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税,将进一步激发对华出口潜力。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部特色农产品和食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巴西瓜拉纳特色饮料、秘鲁高原特产玛卡已经在国内市场有售。中国驻玻利维亚大使吴元山表示,高原小米是玻利维亚高原的特产,生长在海拔3800米至4500米的高原上,年产量2.5万至3万吨,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玻利维亚高原小米种植协会已看准了中国市场商机,正在努力将这一特色农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巴西经济学家、巴西利亚大学教授阿尔巴切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更多开发内部市场,减少对进出口的依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中国重视服务业,拉美国家将从这些变化中获得商机。
中拉虽然相距遥远,但拉美特有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正吸引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拉美国家争相到中国进行旅游产品宣传,安第斯山、亚马孙河,印加、玛雅、阿兹特克三大古文明成为拉美吸引中国游客的名片。记者在巴西利亚遇到一对中国老年夫妇,仅在巴西境内,他们就将进行一个月的深度游。
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省秘书长罗伊·阿格莱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秘鲁、智利、玻利维亚正在筹划打造一条联通四国的旅游线路,希望为到拉美旅游的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拉美其他特色经济也在努力叩开中国大门。巴西的建筑设计、秘鲁的羊驼制品、巴西、古巴、阿根廷的文化演出和古巴的医疗旅游服务等也都在积极寻找中国商机。
经合组织报告指出,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变成创新领先的国家,拉美国家在扩大与中国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贸易往来,还要重视发展与中国的产能合作。拉美国家应把握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在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力的提高。
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莉亚·瓦尔斯·佩雷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拉美一部分国家面临的困境就是过度依赖大宗商品的出口,经济发展受原材料出口价格影响较大。生产高技术制成品是目前巴西等拉美国家产业升级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国经济转型给拉美带来的好处是多元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中国制造业企业进驻拉美,受到普遍欢迎。巴西新上任的外长塞拉近日表示,中国是巴西重要的贸易伙伴,巴西将继续加强这一关系。与此同时,巴西将努力吸引中国投资到巴西。
基础设施合作也是拉美非常看重的合作领域之一。马托格罗索州基建及物流秘书长马塞洛·蒙泰罗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中国大量投资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巴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可以极大降低巴西的运输费用,而运输费用的降低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购买大宗商品时所需要支付的价格相应降低,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