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9月25日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纽约应约出席基辛格博士为其举行的晚宴。宾主双方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就促进中美友好交流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刘延东表示,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基辛格博士参与推动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抚今追昔,我们敬佩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审时度势、打破坚冰,开启中美关系新篇章所展现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刘延东介绍了当前中国国内形势,表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将为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中方愿与美方一道,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相互尊重、互利互惠,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基辛格表示,近年来,中国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升。美中都是大国,美中合作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人文交流可以为促进美中合作发挥独特作用。当前,世界形势和美中关系发展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双方应把友好与合作作为共同目标,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当地时间9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席中美大学校长与智库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刘延东表示,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5周年。45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45年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向前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鉴往而知来,我们可以从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得到几点重要启示:一是相互尊重,增进互信。双方要始终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发展利益。二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要始终聚焦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合作空间。三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应把分歧作为对抗和冲突的理由,而是通过对话沟通,不断扩大双方共同点和合作领域。四是厚植友谊,共生共享。要通过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刘延东表示,中国即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非凡发展成就。中国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延东表示,人文交流是中美两国分歧最小、共识最多的领域。过去7年来,中美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两国关系的内涵,也使中美关系更有温度、更具韧性、更添活力。中方愿与美方扩大人文交流的覆盖面,增强民众的获得感,提升人文交流的影响力。大学和智库不仅影响政府和公众对中美关系的看法,而且影响下一代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希望两国大学和智库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美关系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多发积极声音,多做友好之事,以智慧和担当为中美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施静书、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分别致辞。三人均高度评价美中关系对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性,以及人文交流对于增进两国相互了解与合作的积极意义,表示将在各自领域继续为推进美中关系发展作出努力。
当地时间9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席中美文化论坛并致辞。
刘延东表示,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新形势下,双方应充分发挥人文交流的独特作用,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刘延东表示,文化领域向来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点和亮点。现在“共享经济”成为广受关注的热词,而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共享,让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人们分享各自文化的美好、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中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达,两国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和文化产业合作基础好,潜力大。希望双方通过联合举办文化论坛等多种形式,促进两国文化机构及文化界人士的对话与互动,开辟更多文化交流渠道,搭建更多跨越太平洋的心灵沟通之桥,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青年一直是中美人文交流的先锋力量,”刘延东话语刚落,会场内便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希望青年朋友树立全球视野,胸怀天下,面向未来。”
包括“软实力”概念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内的中美各界人士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都坚定表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不仅造福两国,也更多惠及世界。如今的中美两国青年在未来势必将肩负起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担。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了你们的手中。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中美关系一定能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50年。”刘延东语重心长地说道。
刘延东援引了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45年前的话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费正清教授当年的这个感慨对现在中美两国青年来说显得不可思议,立刻把大家都逗乐了。但这一感慨也很好地衬托出了中美两国过去数十年间在人文交流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仅以中美两国留学生数量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赴美留学生从首批52名发展到去年的17.5万名,而根据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每年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人数也已超过14000名。
当天出席活动的“中美强基金会”工作人员福特在2010年至2014年间曾在中国学习和生活。他是一个普通非洲裔美国家庭中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当他得到去中国进一步深造留学的机会时,便毫不犹豫地背起行囊前往“中国这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遥远国度”。
7年后的今天,福特用着熟练的汉语引典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表示自己当年迈出的第一步,点燃了他现在对搭建中美人文交流桥梁的热情,而他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推动中美两国交流继续往前迈出步伐。
像福特这样因为与中国的难忘“邂逅”而立志成为中美友谊使者的美国学生绝不是特例。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执行副主席张梧华教授当天出席活动时告诉新华社记者,他所在的基金会在过去几年组织了数百名美国优秀青年前往中国经历一年的工作或学习,在向中国人民介绍美国的同时,更向美国青年介绍一个真正的中国。
“我们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关于中国文化的活动,深入老百姓的家庭。这一年对他们的改变巨大,很多人反馈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他们原本对中国的认识完全不一样,这一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尤其称赞中国老百姓非常友好,中国的发展也不是他们所听到的那样。”张梧华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迅猛提升,“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时而被拿来进行炒作。张梧华表示,前往中国留学的优秀美国学生代表了美国的未来,部分甚至会成为决策者等美国精英阶层。若干年后,如果他们得到的关于中国的信息和他们年轻时亲身经历中国感受到的信息不一样时,他们会记得思考,进行反思。
刘延东当天还宣布了一个利好消息:为促进中美青年交流,中方将实施“优秀美国学生短期留学中国计划”,未来4年为美国青年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继续办好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和青年科学家、学生交流等活动,为青年朋友提供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人生出彩的舞台。
这一消息的公布,让乔治·华盛顿大学全球传播专业研究生汉娜·里德兴奋不已。
“当我得知有这个见面会后就立刻报名参加了。由于我的专业的原因,我尤其知道美国和中国这样大国间进行人文交流的重要性,美国青年了解中国的程度还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于我来说,我迫不及待能有机会去中国体验充满无比魅力的中国文化、和友善的中国人民交朋友。”里德告诉记者。
当天早些时候,刘延东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华盛顿共同主持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此前,刘延东在纽约出席了中美青年创客峰会暨中美青年创客中心启动仪式等多个人文交流活动。
根据人民网、环球网、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