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5|回复: 0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2 05: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4199e028b806587c.jpg

  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开放式讨论时发言。

  王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努力目标。报告开宗明义就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这段话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说明我们党从建党的初心开始,就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就充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应当具备国际主义精神。这既是我们党同其他国家政党的重要区别,也是我们党树立起的国际形象。

  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句话高度凝练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也向世界公开亮明了我们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三个关键词旨在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做了明确阐述,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世界旨在解决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建立在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优秀传统文明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述目标,超越了国别、党派和制度的异同,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期待,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使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可以也愿意为解决人类问题做出我们的贡献,必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王毅表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有必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为人类社会发展承担的历史职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应当推进的历史使命。十九大报告有关外交的重要论述将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阐明的外交工作方针也将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亮明新旗帜,催生新作为,开辟新境界。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顽强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光荣职责,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的利益实现了全球的拓展,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世界任何角落的声音都会在中国有回响,外交为民成为新的使命。

  接下来的三十年,外交是世界之中国的外交,观念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纽带,也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上一个三十年是中国感知世界,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成就了中国,也塑造了世界。未来的三十年,中国已经成为时代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脉动,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和把握包含了中国的自我认知与对世界的认知。

  时代正在回归到历史的样貌,1500年之前的世界是多元权力中心的时代,500年后,世界历史经验与文化的沉积再次翻腾,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塑造着这个世界,也就是新的时代的面貌。单一的世界秩序正在退潮,从美国到欧洲,“退出主义”盛行,即便是策略性的退出都带来深远的战略影响。地方性的经验与知识已经挑战了普遍的认知,因此,重建世界历史的精神,就需要对每个地方的历史与传统有深刻的把握和认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欧亚大陆的发展,与经济合作并进的应该是中国对欧亚大陆历史的研究和认识。也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与引导未来世界的潮流和时代精神。

  所谓命运共同体,是指不同的国家、民族所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集合体。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阐述了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主席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2017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习主席在新年贺辞中呼吁:“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据不完全统计,4年多来,习近平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10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4年11月,习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关系的主要方面。2015年9月,习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再次提出,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潮流,同时国际社会也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不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需要填补的复杂局面。在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思想,目的就在于为人类社会成功地抓住机遇、化解挑战提供新的精神指引,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科学地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深刻揭示了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符合今日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现实,为人类社会把握、描述和解释发展变化中的世界图景提供了新视角新依据,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进行国际交往、处理国际事务、建构国际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首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之中。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的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先后载入联合国和安理会决议,到进入国际人权话语体系,表明这一理念已然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并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和平希望与发展力量。

  自21世纪开始,国际社会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型国际关系形成期,主要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明显从对立、矛盾与冲突过渡到和平、合作与和谐的新阶段。国际关系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国际秩序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以对立和对抗为出发点的权力对抗或权力制衡,而是以和平发展为出发点的合作与共赢。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以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关系开始转变为各个国家主要以制度规则协调相互关系,合作共赢成为不同国家处理彼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与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地球村不再是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角斗场,而是日渐成为所有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不同国家之间,尤其是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减少,合作空间日益拓展。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与世界各国全面深入地开展互利合作实现自身发展,与传统大国并肩成为现有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世界上主要国家充分认识到避免冲突和对抗,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类社会规避大规模相互杀戮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

  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多极化和经济社会制度多样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型国际关系形成的主要力量源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被限定在特定地域的特定历史时期,而不再是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上唯一正确选择,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的一个重要条件。权力不再掌握在一个国家或极少数国家手中,而是相对均衡地分散到更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手中;国际事务不再由一国或极少数国家说了算,而是由更多的国家坐在一起商量解决,国际关系中平等、民主得到明显提升,公平、公正性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长期以来,美国精英认为美国才是唯一具备领导世界资格的国家,因为美国的政治社会制度具有普世价值,适用于美国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冷战结束以来,历届美国政府不顾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强力推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干预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内部事务,先后发动了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插手叙利亚、利比亚和索马里战争。

  “要求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办不到的。”冷战结束后的历史表明,直接引入西方制度并不能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水土不服的政治制度成为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紧张、失序和混乱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不择手段地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制度,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更是使许多地区和国家深陷动荡、冲突,甚至战争的泥潭之中。

  与美国的一元论有所不同,中国的发展理念与价值承认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认为适合自己国家的制度和价值不一定同样适合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力图改变世界的做法不同,中国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不诱导或强迫别国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主张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共同利益。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主席说:“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在多极化背景下,国际力量的天平开始朝有利于和平发展的方向倾斜。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使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发生变化。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明显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国际大家庭之中,认同国际秩序、尊重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互相提供发展机会,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利共赢,给世界和平、安全、稳定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在 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型国际关系形成过程中,结伴将取代结盟成为国家间互动方式的最佳选择。

  结盟立足于冲突对抗,结伴立足于合作共赢。在国际关系史上,几乎所有的联盟都具有控制与受控的不平等色彩和对其他国家、国家集团的排斥性与敌对性。“传统国际关系中的力量分化组合,主要是以结盟来完成的。由于结盟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针对第三方,从而很容易将国际关系带入分裂对抗的冲突逻辑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强权政治日益不得人心,一国的影响力固然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有关,但所持的外交理念是否符合公平正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任何国家只有坚持不结盟,才能秉持公道正义,积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际公约和规则,参与主导国际秩序的重建;任何国家只有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不搞远近亲疏,拉帮结派,才能真正做到按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判断和处理国际事务,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和平的捍卫者。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树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中国外交进入新征程。在“大国外交”之前冠以“中国特色”的定语,是因为它反映出,中国的大国外交超越了传统的大国外交,特别是以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式大国外交,而成为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交往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那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哪里?笔者认为,“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时代性,一个是民族性。

  在时代性方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大国外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潮头,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传统的西方大国外交基本上都是只顾及本国利益,要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此不惜牺牲他国利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等,就是这种大国外交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大国外交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大国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同时伴随着强国对弱国的欺负、掠夺,造成各种各样的人权灾难。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将和平作为“新社会的国际原则”,使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往来、不干涉他人私事等人际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绝不能走传统大国外交的老路。现在中国强大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了,但是中国不想成为一个新的强权。中国不想像一些国家那样,摆脱了强权之后,便加入新强权行列,转身同其他列强一起欺负弱国、小国。中国更不想成为一个新的霸权。紧跟时代步伐,关怀全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体现。从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弘扬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再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更是将这种世界情怀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所谓民族性,是指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这个载体。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社会主义方向并取得巨大成功,与中国智慧紧密相关。中国外交能够使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离不开中国智慧。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深受“和合文化”的浸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同世界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提出了许多外交新理念与合作模式,里面都折射着中国智慧。比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在同其他国家交往时要讲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而且还是一种创新合作模式。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国际合作模式不同,“一带一路”不寻求哪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居主导或中心地位,中国虽然是这种创新模式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但是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在“丝路命运共同体”中对其他国家的投资可能会多一些,但完全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加或施舍。

  总之,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主要特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相信,只要坚守这两个特性,中国的大国外交就会越来越展现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根据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