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鼓励创业,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创业,媒体乐此不疲的宣传创业,天使投资手里揣着大把的钞票等着砸向创业者......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是创业最好的时代。互联网+更是将传统创业带向互联网,互联网创业不用像传统创业那样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创业似乎变得更简单了。
美国的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耗时25年的测验。那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事业人生。他们的智力、学历、面临的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大学进行一次试验,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的时间里,哈佛大学一直在对这群学生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最后发现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在所有的抱怨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世界“不肯给他们机会”。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前进,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目标清晰,长期坚持,最终获得成功—马云就是这样的创业者。
马云是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马云是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最敬佩的创业大师,白手起家,一次成功,几乎很少走弯路,10年间成为屹立世界的企业巨人。其崛起速度,可以相比的也就是盖茨等寥寥几人。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在30岁的时候后悔20岁的时候没有努力,而是在20岁的时候没人告诉你30岁的时候会有多难。所以,趁着年轻,趁着体内的“洪荒之力”还未消失,去创业吧!
创业让可以你实现财富积累
虽然很多人都说不能为了赚钱而去创业,但是创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伟大到创业只是为了造福人类的人还是少之又少,作为像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先让自己、让家人、让身边的亲朋好友过好之后才会去考虑那么伟大的命题。
“我认为如果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那没有什么梦想和财富可言。所以对我来说,创业的财富最重要的应该是挣钱。”这是一个年轻创业者的肺腑之言,你觉得他说得没有道理吗?
通过创业可以创造巨额财富,这是不可否认的,马云就是最好的例子,东拼西凑50万开始创业,十多年后阿里巴巴上市,马云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这就是创业的魅力所在,但是在这里我也不给你灌鸡汤,创业是可以让你实现财富积累,但也可能让你亏钱,所以创业之前要保证自己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业可以让你增长见识和扩展人脉
一句很文艺的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一个人的气质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见识,见识越广,气质就会越独特。
在风险投资界有句这样的话:“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因素是人,第二因素是人,第三因素还是人。”而他们判断这个创始人值不值得投的标准是:学习力、工作力和影响力。学习力排在首位,这也就意味着创业者要不停的去学习,这样才能拉开自己与同起点创业者之间的差距。
创业者都会下意识的去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扩宽自己的眼界和见识,有了见识就会形成格局观,形成对行业的认知、对市场的思考、对大局的预判,在关键时刻可以扭转败局。创业者说白了就只干三件事:找钱找人定战略。但是如果没有见识,拿什么来定战略,怎么让合伙人和投资人相信你是对的?
换个角度来说,见识也可以说是你能交多少朋友。创业不是闭门造车,创业者需要去结交不同领域,比自己优秀的人。创业不是像当年张小龙凭一己之力写出foxmail来就能震惊四海,现在已经过了那个年代了,要想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需要有人给你指点,给你帮助。
就好比你只知道马云很厉害,但是你去看看他那神一般的朋友圈,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今天的他能成为万人敬仰的“创业教父”了。
创业可以让你拥有从失败中复活的机会
创业过程中你肯定会面临无数的失败,但是当你回过头来看,正是这些失败让你每每能从濒死的经历中复活,继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纵观现在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不是如此。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初他的办公软件因为没有一个好的操作系统而吃了IBM的闭门羹,这迫使他做出了一套MS-DOS,从此走上了操作系统的霸主之路。
马云创立海博翻译社要靠卖鲜花、卖袜子维持开支;创办中国黄页一年之后就以10万的价格贱卖给杭州电信;北上北京创业,两年后又带着团队狼狈地“逃”回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零售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与“创业者”马云有着绕不开的关系,正是之前的失败经历将马云锻造成了一个有大局观、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带领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这块土地上“开疆扩土”。
创始人经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对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想的全错了。万一把公司带到坑里怎么办?什么时候该民主?什么时候该独断?坚持还是放弃?
中间肯定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这本身就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最难过的坎就是这个坎:极端的孤独、极度的自我怀疑,但是只能相信自己。
如何克服?如何提高心力?如何保持适度自我怀疑下的自信?
这两年互联网发展和传统结合越来越紧密,有的人行业经验比较强,有的人互联网经验比较强,有的人懂平台思维但不懂商业,有的人懂商业但不懂平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间,自己的优势怎么坚持,什么时候去聆听,怎么把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成为团队的智慧,这是非常考验大家的努力的,但是也要适当保持游戏的心态走过这个过程。
2012 年,董事会跟马云谈过一个话,就是多年找 CEO ,但是都没有找到,马云做着做着就成为一个好的 CEO。
很多时候想找到好的 CEO ,但还是从相信的人中间走出来。
四个核心决策
第一,核心客户价值足够强大、鲜明、容易感知。这是一个平台能否起步非常重要的一点;
一个平台你可能有很好的理念,但落足点是你的客户价值是否足够清楚鲜明。你的理想再好,不会因为你是平台,就来用你的服务。
平台为什么起步难?
因为你要用平台的原则和打法整合出一个服务,客户还能因此满意,你才能找到第一批用户。平台往往一开始寻找很小的切入点,你找到的客户是原来社会边缘的客户,因为社会上原来给他们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很差,虽然你提供的也不怎么样,但是已经有5、6倍价值的提升,他们就会来用你,只要有人用你,你就有演化的机会。
Facebook最早的用户就是一批哈佛的无聊看女生照片的男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清楚的用户训练过程,模型和网络才能开始迭代和优化。你想不清你创造的价值,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准入门槛有多高?
服务的领域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准入门槛不一样。淘宝选择了零门槛、谁都可以进来的领域,但是平台治理难度很大,因为只能事后治理。方向决策难点是选什么都可以,每个方向都有优点和缺点。
第三,信用问题如何解决?
一个平台的价值就在于信息的对称和流转效率,再者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平台。淘宝早期发展出的另外一个里程碑发展就是支付宝,基于支付宝形成信用体系,在一个缺少信用的社会建立一个信用体系,这才带来生态发展最基本的东西。
只要你建设平台,就要回答谁来提供信用。是卖家自己说,还是你来对大家的信用打标?如果是后者,你怎么解决规模、众口难调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卖家自己提供的信息是否可信,买家如何认证卖家的信用?这样的方式交易最初成本是否过高?如果让买家评价,如何避免买家的恶意行为或者个人偏好?怎么筛选出买家的共同行为给卖家?这都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平台治理的问题。
第四,基本功能如何满足?初步的角色分工。
平台早期最忌讳的就是做得太广太薄,什么点是最关键的功能,从而让平台跑起来?这个功能的定义很重要。
平台型的企业没有 Vision(愿景)是没有办法走出来的。
Vision(愿景)式的动作比静态的 Vision更重要。当你要做足够大的企业或生态的时候,你要有足够大的 Vision支撑。
某种意义上,阿里巴巴的特点,在于马云一开始就定了一个特别广的 Vision:“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套到哪里都可以。
互联网不断在变,商业不断在变,每 3、5 年阿里就密集思考未来,从 Vision 的角度去思考事业够不够大。而我们内部几个人是在不断做的过程中,明确这个 Vision 要不要去做。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 众创思维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