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侨新闻报》创刊于1994年,可以说是南非华文媒体的先行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南非《华侨新闻报》社长龙吾的话语间流露着骄傲。
他确有骄傲的理由。作为南非第一家受总统接见、第一家进入机场发行,以及第一家来华参与“两会”报道的华文媒体,《华侨新闻报》在南非华人社会举足轻重。
此外,《华侨新闻报》“毫不藏私”、常年坚持为同行培训的做法,也为它赢得了诸多赞誉。
然而,面对媒体传播模式变革、读者阅读需求升级,以及自媒体带来的冲击,《华侨新闻报》也正在经历转型“阵痛”:广告业务下降明显、人才储备捉襟见肘,生存空间遭到挤压。
支撑着龙吾走下去的,是作为华媒人的责任感。
尽管有两大洋阻隔,南非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情怀历久弥新。2017年初,南非一小部分种族主义者利用驴皮事件恶意侮辱中国,一些已历数代、不再会说中文的老侨仍然能拍案而起,为祖(籍)国振臂呼喊。
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南非华人的“中国情结”注入了全新的含义;不仅是对故乡的眷恋,更有对未来兴旺发展的美好憧憬。
“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联系,华文媒体是重要纽带。”龙吾表示,让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了解真实的中国,需要绵延不断的长效工作,媒体决不能当“临时工”。
多年来,《华侨新闻报》为讲好中国故事不遗余力。来华参加“两会”等重要采访活动,把中国新面貌传达给在南华人及当地主流媒体;协助中国各级政府在南非举办论坛会议,介绍各地特色、最新商机;多角度报道中国参与国际治理进程,展现中国大国形象……在龙吾看来,最值得讲的中国故事,就是中国的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华侨新闻报》还格外重视对中华文化的推介。除了在日常报道中有所侧重,《华侨新闻报》还穿针引线,将中国各地“舌尖上的文化”陆续引进南非,以京剧为代表的国粹也于今年精彩亮相。
“年轻一代华人不断成长,他们所接触的中华文化,很可能就是从媒体中得来。”龙吾认为,失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海外华人就是“四不像”,因此,华文媒体有责任坚守文化传承阵营,并尽其所能拓宽读者接触中华文化的渠道。
既然选择了媒体,便只顾风雨兼程。纵使《华侨新闻报》近年来遭遇挑战,龙吾的“媒体心”始终坚定。
媒体转型压力大,龙吾撸起袖子、带头加班加点;开拓创新需要资本,他以商养报,边做生意、边办报纸。
“尽其在我,简单是美”是龙吾的座右铭,意为“凡事尽心尽力,然后以最简单的心态去面对结果。”已经开办了24年的《华侨新闻报》,未来会走向何方,龙吾坦言“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但他同时表示,“只要还工作一天,就会努力尽责”。
新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合作迅速,中国和非洲经济都保持着较大的发展。非洲,更被认为是新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大陆。
但不容置疑的是,非洲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整个大洲54个国家,只有一个小岛国——赛舌尔人均收入过一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紧接的是漂亮美丽的海边度假圣地——毛里求斯,人均收入也跟中国不相仲伯,大概九千美元左右。其他国家就差了一大截。目前刚好有一半国家的年人均收入不足一千美元,属于最不发达国家,换言之,一天的收入不足三美元,或20块人民币。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收入不足3.1美元,就属于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如果人均收入不足1.9美元,则属于绝对贫困。掐指一算,非洲目前有约四亿老百姓在绝对贫困线之下,占了全球赤贫的“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不足4千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而且,由于中央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各省立下军令状,不搞大水满灌,而是强调精准扶贫,要求在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看来,风景这边独好。
但是,非洲的减贫出路在哪里?事实上,多年的经验教训已说明,单纯的单边援助解决不了问题。理由很简单,如果单靠援助的话,非洲贫困人民并没有自生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减贫的关键还得靠通过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理是这个理,但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帮助非洲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常经济学家会想到提高人力投资,因为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创造更高的劳力生产率。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再细想一下,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理由有二。首先,通过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本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时不我待,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人力投资提高之时,非洲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也会有更多的贫困人口。其次,就算有了较高的人力投资,但社会上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有可能这些所谓的“精英”只会走上街头,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根据新华社、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