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結束對越南國事訪問後,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下午抵達萬象開展對老撾的國事訪問,並於萬象國家主席府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舉行會談。中老雙方同意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老撾革新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推動長期穩定的中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雙方並簽署了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科技、農業等領域合作檔。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強調,中老是社會主義友好鄰邦,傳統睦鄰友好歷久彌堅。建交56年來,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務實合作持續擴大,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兩國關係全面深入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中老理想信念相通,兩國關係戰略定位高遠,發展空間廣闊。中方始終珍視中老傳統友誼,高度重視同老撾關係,願同老方攜手努力,不斷豐富和發展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中老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使兩國永遠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同誌、好夥伴。
兩國永做好鄰居好夥伴
本揚表示,感謝習近平同誌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首次出訪就來到老撾,相信此訪將深化兩國傳統友誼,推進兩國各領域合作,爲構建老中命運共同體規劃藍圖、指明方向,推動老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老撾欽佩中國發展成就,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的幫助,將堅持按照「四好」精神不斷推進老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支持中國爲促進國際和地區穩定和繁榮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和本揚就兩黨兩國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雙方一緻認爲,中老同爲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雙方在彼此信賴的基礎上,共同打造中老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符合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有利於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互訪的優良傳統,引領和指導新時期中老關係發展。加強兩黨友好交流合作,深化治黨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加強外交、國防和執法安全領域合作。雙方重申堅定支持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一帶一路」對接「陸聯國」
雙方同意加快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同老撾「變陸鎖國爲陸聯國」戰略對接,共建中老經濟走廊,推進中老鐵路等標誌性項目,提升經貿合作規模和水準,促進兩國經濟優勢互補,深化産能、金融、農業、能源、資源、水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推動雙方務實合作更多惠及兩國基層民衆。密切在聯合國、亞歐會議、東亞合作、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多邊框架內協調和配合。
會談後,習近平和本揚共同見證了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科技、農業、電力、人力資源、金融、水利等領域合作檔的簽署。
爲緊跟國家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産能合作,12日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越南前江省簽訂總投資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近26.6億元)的合作協議,計畫在前江省龍江工業園區投資建廠。
從貴州省商務廳瞭解到,專案分三期進行,2018年完成一期廠房建設,2019年投産。一期實現年産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120萬條,年銷售收入1.16億美元。二期、三期實現工程輪胎、重卡輪胎、大型農業輪胎及載重輪胎擴産發展,並適時延伸産業鏈,建設天然橡膠生産、加工、倉儲、貿易基地。
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馬雷表示,此次合作是貴州建設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一項新舉措,標誌著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迎來新機遇、邁向新征程。不僅從根本上解決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遠離原材料供應市場和産品出口市場“兩頭在外”弊端,還從源頭上有效規避“雙反”(反傾銷、反補貼)影響。
貴州省商務廳廳長季泓說,作爲中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州搶抓“走出去”有利條件,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家開放戰略,加快推進傳統經濟向開放型經濟轉型,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加快走出去步伐,做大走出去總量、優化走出去結構。
近年來,貴州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點帶線帶面、抓大促小、做大總量,促進“走出去”總量大幅提升。今年1-7月,全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累計完成額爲6.4億美元,2017年有望突破11億美元;促進“走出去”主體不斷壯大。截至今年6月,我省擁有“走出去”經營資質的企業共有142家;促進“走出去”領域逐步拓寬。貴州“走出去”企業在境外承攬的對外承包工程行業從單一的房屋建築、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向水利、石油化工、電力、工業建設等領域擴展;在境外開展投資業務從批發零售業、製造、採礦業、商務服務業逐步向金融業、餐飲業、農業、科研等領域延伸。據統計,2016年,貴州方累計備案協議投資額爲4.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8.39%,直接投資淨額爲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37%。貴州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約專案合同額爲4.46億美元,同比增長668.93%,累計完成營業額爲2.85億美元,同比增長38.24%。
下一步,貴州省將對國家鼓勵或允許“走出去”的行業提高境外投資便利化水準,加強對企業“走出去”聯合指導,並進一步推進國際産能與合作,搭建外經貿窗口平臺,爲企業融入“一帶一路”撐好保護傘。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根據新華網、大公網等綜合采編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