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些时候,复星医药完成了以11亿美元收购印度制药公司Gland Pharma Ltd. 74%股权的交易。复星医药2称,拟从Tridem Pharma现有股东手中收购。该公司的交易将进一步加强复星医药的药品国际营销平台。
复星医药称,Tridem Pharma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法国,是西非法语区第三大药品分销公司,其销售网络覆盖法语区21个非洲国家和地区。
记者从复星医药了解到,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青蒿琥酯系列产品在非洲已形成强大的影响力。早在20年前,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片(ASUMAX)就已享誉非洲。为了帮助更多的非洲疟疾患者,桂林南药加入复星医药后,2004年,复星医药启动青蒿琥酯系列产品的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青蒿琥酯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在疟疾治疗领域,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药——注射用青蒿琥酯Artesun®,是首个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重症疟疾一线治疗药物,现在已经是国际上治疗重症疟疾的金标准。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复星医药自2009年起就开始在非洲自建营销队伍和网络。目前,复星医药已在非洲加纳、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设立了4个子公司,并在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和赞比亚设立了4个办事处,拥有近150人的专业销售队伍。借助Tridem Pharma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及地区成熟的销售网络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复星医药将进一步完善其药品国际营销平台,提高复星医药在国际市场尤其是非洲地区的药品销售规模,夯实行业地位。
“非洲将成为复星医药一个重要的海外战略市场,也是复星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复星医药长期关注非洲市场急需药品的供应,连续多年协助中国援非项目举办疟疾防治和药品质量管理研修班,帮助非洲国家不断提高药品监管和供应水平。”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
中非贸易研究中心分析,目前,非洲医药业正经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400亿-650亿美元。城市化进程加快、卫生保健能力增强和商业环境的改善是促使其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药企可通过优势互补,以产业链上某一环的形式“走出去”,合力开拓该市场。
非洲是一个严重缺医少药的地区,大部分药品仍然依赖进口。非洲人口约9亿,占世界人口总数13%左右,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人均药品消费水平除了南非、利比亚少数富裕国家相对较高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均用药水平较低。如尼日尔、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居民人均消费药品还不足1美元,许多患者得不到药物的治疗。WHO的资料表明非洲大陆患艾滋病总人数已超过两千多万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艾滋病的重灾区,疟疾在非洲国家普遍流行,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到处蔓延,肺结核、霍乱等传染病居高不下,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因此,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近年来随着非洲市场的开发带动着经济发展,一些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将会逐步得到改善。全世界每年大约5,000多亿美元的药品消费,其中非洲约50多亿美元。绝大部分的进口药品来自西方国家,如:美、英、德、法、意和比利时、荷兰等国家,日本和印度的药品在早些年也相继进入非洲市场,还有近年来少部分来自中东约旦等国家的药品。由于非洲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非洲大陆还是倾向于选择西方发达国家的药品。一些世界着名的制药公司如 雅培、拜尔、宝灵曼、诺华、罗氏、葛兰素史克和百时施贵宝公司等在非洲都有自己的代理商。西方国家的药品价格均大大高于来自印度、中国的药品价格。因此,中国和印度等国药品价格更适合于非洲大多数低收入的人群。
药品制造业在许多非洲国家仍是空白。有关资料分析,非洲医药工业产值在世界医药工业中所占的比例几乎很小,大部分药品仍需依靠进口来解决,因此也是一个有开发潜力的市场。除了南非和埃及等少数国家医药工业基础相对好一些,其他非洲国家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主要也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等普药,剂型比较单一,当地工业无配套条件,制造药品的原料和包装材料等需依赖进口,生产的药品基本在本国消费。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也在部分非洲国家帮助援建和合资建造药厂,先后在桑给巴尔、马里、科特迪瓦、肯尼亚、埃及、苏丹等国建成一定规模的药厂,产品主要也是供所在国消费使用。
中国医药还没走入非洲市场的主流。尽管中国政府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向非洲派遣了一批批的医疗队,他们在为当地人民治病送药的同时,也使非洲人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医药。但是至今中国医药仍没能走入非洲医药市场的主流。一方面是由于非洲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影响,以致形成不同的医疗体系,药品市场长期以来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另一方面中国医药出口企业也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如有的出口企业对销往非洲的产品档次要求不高,在质量上以及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方面往往控制不严。对产品的剂型、颜色等方面也未作深入的调研,以致产品不符合非洲民众的使用习惯,从而得不到认可和接受。又由于中国企业经营分散,内部相互竞争,没有形成一股整体的力量进入非洲市场。还有一些个体经营者的经营手段不规范,相互合作不协调,甚至相互拆台,出现假冒伪劣药品状况,直接严重影响中国药品在非洲市场上的声誉。
中国医药企业适合在非洲经营哪类药品,应视不同地区的疾病状况和用药需求而定。比如在南部非洲艾滋病相当严重,对治疗艾滋病的药品需求量就大。而疟疾在非洲普遍流行,治疗疟疾病的药品成为常用药物,通常使用量比较大的药品还有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虫、糖尿病,心血管、各种维生素及疫苗等等。但是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方疾病,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或经营药品,事先要作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并从企业自身的优势出发,有的放矢的开拓非洲医药市场。中国医药出口企业在非洲市场大多采用价格竞争的策略,从长远看并非是长期有效和稳定的经营策略,随着国内众多企业的加入,无序价格竞争的结果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受的。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可以在新品开发、品牌建设和产品差异性方面下点功夫,将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我国经过20多年研制生产的青蒿素抗疟疾新药,将成为非洲市场上首选用药,市场前景广阔。还有中成药市场也在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但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医药行业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投资非洲可以享受所在国的优惠政策。医药作为一项健康产业,对投资非洲医药行业,非洲各国政府也是比较重视的。这些年来,非洲各国也相继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比如有的国家对项目采取免税措施;自产业性投产或开业之日起5~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免征企业所得税;在规定的免税期限内对项目投资的设备等物品以及生产的原料、初中级生产资料等免征全部关税和其他进口税;免征全部项目产品出口税以及工业生产税等类似的税费;同时给项目提供土地和折旧的优惠等等。除了所在国家政府给予优惠政策,下辖的各个州或省市也有一些地方性的优惠政策。因此投资非洲的企业必须事先充分了解政策,才能更好的利用和享有投资优惠政策。
(2)选好投资项目,是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前期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十分重要,仅仅靠几次考察是不够的,最好派员在当地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对该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建厂条件、劳动力成本以及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调研和分析。要选择投资回报率高,风险较小,市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进行投资。事前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可避免在项目投资过程中产生更多意料不到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投资苏丹项目之前,也经过了多次的考察调研,投资后还是发现许多问题没有了解清楚,项目设计方案中有多处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事后重新作了调整,但投入的成本就会更大。
(3)选好合作伙伴,是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的实施。对合作伙伴的资金实力、市场渠道、政府关系、诚信度以及在当地的优势等要作深入的了解。可以在贸易的基础上选择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合资过程中可以完全利用合作方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进行广泛的沟通,充分享有优惠政策。利用合作方的市场渠道,扩大市场销售能力。双方优势互补,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反之,选择的合作伙伴不合适,在以后的合作过程中将会产生许多矛盾,甚至导致合资项目流产。
(4)选好项目人员,是关系到项目经营的好坏。走向国际化,关键是人才,投资非洲必须十分重视派出人员的选择和培训。尤其是当地的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工业化程度低,投资建厂随时会遇到许多诸如水、电、设备和材料等条件不配套的问题,需要有耐心和勇气一件件地落实解决。而且当地文化习俗不同,工作的思路和效率也有很大差异,需要去适应、去沟通,并积极主动推进项目的实施。因此不仅要求派往海外工作的人员熟悉业务,精通管理,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具有开创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可以说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投资项目经营的好坏。
此外,非洲虽然是一个有投资潜力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投资高风险的地区,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政策多变、法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投资成败的因素。因此投资非洲要作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循序渐进。我们在非洲投资项目也是分成几步走,成熟一步推进一步,可减少风险和失误。投资项目建设的标准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不要片面地认为非洲经济落后,标准低点没关系,把国内淘汰的设备拿过去用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即使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而且近些年一些非洲国家随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如果低标准建设项目,很快也会被更新和淘汰。
总之,非洲医药行业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潜力市场,中国企业要从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出发去考虑如何投资非洲。
根据中新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