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什么比“双11”更能展示中国经济的活力。从2009年的5200万元到2017的1682亿元,“双11”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购物本身。
“双11”已步入第9个年头,24小时的交易额也第8次被刷新。全民参与的“双11”购物节,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社会的综合大考。过去的一年中,新时代新需求催生出新消费模式,新零售、无界零售、零售革命等新概念层出不穷。面对新时代的新消费需求,以“双11”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为中国经济注入能量。
星星之火启蒙新消费
没有网络购物,就不会有海量的远程支付需求,也就不会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快速发展;没有移动支付的普及,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些新消费形式也就无从谈起。阿里巴巴CTO张建锋认为,“双11”的价值,在于推动中国消费进入“全面的扩容”。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消费模式的转变,还有互联网手段更新,消费纵深和宽度的大幅增加。
伴随着“双11”影响的深入,移动支付在2012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团购、打车、外卖、共享单车等服务性消费应运而生。而随后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周边行业开始加入“双11”。旅游、出行、家居、理财……“双11”不再是电商卖产品的节日,而是中国消费者和各行各业展示活力的舞台。
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3%;而到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飙升至64.6%。伴随着“双11”的成长,中国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强力支撑。
2011年,“双11”总成交额达到了52亿元。“双11”的迅速崛起,让另一个行业——快递行业猝不及防。那一年,直到12月下旬,“双11”的包裹才彻底发完。一时间,“爆仓”“暴力分拣”等负面信息让快递企业疲于应付。
而在2017年,天猫“双11”刚刚启动12分钟,就完成了当天第一个订单的签收。上海市嘉定区刘先生11日0点后在天猫超市购买了零食,菜鸟智慧物流从离他最近的仓库发货,实现了分钟级配送。
6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物流的市场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快递量已达到1天1亿件的规模。伴随着网络零售规模的快速扩大,一批市值数百亿、上千亿的物流公司成长起来。
与和电商处于同一链条上的快递企业相比,电商和实体零售曾经势如水火。2013年,各大电商平台“双11”线下拓展正如火如荼,中国家具协会却传来抵制电商的消息——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19家实体家居卖场出台规定,严格禁止商户在卖场内传播或推广电商线上的“双11”促销活动。
电商崛起之下,实体行业压力重重,两大阵营似乎势不两立。但在“互联网+”摧枯拉朽的变革力量之下,两大联盟随后出现了奇妙的反转。2015年,阿里283亿元人民币入股苏宁,京东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线上线下之争,悄然达成了和解。
如今,在新消费和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实体零售同样从“双11”中汲取源源动力。在家电领域,美的、西门子、奥克斯等品牌纷纷启动智慧门店改造,上千家门店与天猫打通全渠道,实现全国同价一盘货,用户在天猫下单就可在最近的门店享受全程优质线下服务,打造全新的购物体验。
国美互联网CMO林杰表示,通过共享大数据、供应链、平台流量、金融、物流、服务,用户、商家、平台实现了利益共享。
同时,新零售也在快速推动制造业向C2B升级。目前,美的、海尔、格力、西门子等国内外家电公司都与天猫在供应链上进行日常计划管理,借助天猫大数据指导家电厂商的产品设计、选品、定价等流程,从而孵化出大量满足垂直细分需求的“新物种”。
2017年,通过天猫大数据分析新需求,美的推出新一代热风干燥洗碗机,海尔推出“洗衣机+干衣机”组合套装,在“双11”期间受到消费者热捧。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各方人士“唱衰中国经济”或“唱空中国经济”,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经济硬着陆、人民币崩溃、房地产崩溃,债务崩溃,等等。不管“唱衰中国经济”或“唱空中国经济”的人士或机构来自欧美还是日本,他们对中国经济并无真正的了解,所谓的论据往往是主观臆测或刻意歪曲。当然,不排除一些人士或机构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而投机获利,但最终都被证伪,自取其辱。
数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表现
第一轮发生在1989年。当时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再之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一时间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甚嚣尘上。随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这轮中国经济崩溃论趋于沉寂。
第二轮发生在1997年。背景是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些外国经济学家再次抛出有关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他们没想到中国不仅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还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起到亚洲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
第三轮发生在2001年。当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西方人士预言,“脆弱”的中国经济难以顶住外国资本和产业的侵袭,多数中国企业会因此倒闭破产。美国的《中国经济》季刊主编斯塔德维尔在《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更是做出了耸人听闻的预言。他在《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中写道:“中国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这些人没料到,2003-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5%,年均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的低水平。
第四轮发生在2010年前后。背景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受到这一危机的强烈冲击。有关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再次盛行,甚至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都发表了一篇“唱空中国经济”的文章《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中国政府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民生的社会政策,有效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复苏作出重大的贡献。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波“中国经济崩溃论”随之不攻自破。
第五轮发生在2015年。由头是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日本《金融财政商贸》(周双刊)提出了“中国经济还行吗?”的疑问。法国《回声报》通过“经济增长‘停滞’”、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引发恐慌”等“现象总结”,断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甚至拉低全球经济增长。美国的“预言家”章家敦再次声称中国经济最多只能撑一年,甚至熬不过“这个冬天”。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在2015年冬天平静度过,并保持增长的态势。
如果说上述五轮“中国经济崩溃论”的“患者”主要来自欧美的话,那么我国的近邻日本近年来也加入了“患者”行列。据悉,日本一些学者和经济界人士长期看衰中国,不断在媒体和书籍中断言“中国经济有太多问题,早晚露出破绽”。他们常常用“实际GDP比公开数据要少得多”、“暴动和罢工每年超过十万次”、“房地产泡沫已经达到极限”等等所谓的“扎实”证据,来给中国经济形势下“诊断书”。
事实是导致“中国经济崩溃论”幻灭的特效药
我们不应否认,中国经济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就像观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样,要看大局、看大势。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从1978年的不到200美元,到2016年超过8000美元,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而且即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的经济实力现在“举足轻重”,而且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火车头”。中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解决一些长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目前,这一改革正在取得切实的成效。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将有利于欧美和日本的在华投资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和收益。另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日益成为外国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消费者,近年来迅猛增长的中国海外游客和“海淘”商品就是明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外经济交流合作必将有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都将从中受益。
有一些机构和人士已经改变了看法。比如,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就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中国赢了”(China won)。这期周刊的封面文章作者、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唯一最具实力的国家。而就在五年前,西方认为,中国总有一天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政治改革来维护政体的合法性。但是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甚至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国际秩序的美国更加完备、更可持续。日本的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刊文指出,那些预言“中国崩坏”的书,已走进“死胡同”。因为在喊了十几年“狼来了”之后,中国经济丝毫没有崩坏的迹象。更重要的是,许多书中所述之事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截然相反。该文最后郑重指出,日本民众正确地认识中国,才会真正对日本有利。
“中国经济崩溃论”很像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有些人在研究中国问题时,大脑中总会不自觉地用西方经济学的模式去套用、解释和预测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稍微接近其大脑中的“西方镜像”时,他们就欢欣鼓舞、弹冠相庆;否则,就焦虑不安、气急败坏。他们虽然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有区别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不想承认其他模式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他们总以为其他模式只是过渡性的存在,就中长期而言必须而且肯定要过渡到西方经济模式。当他们发现中国越来越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时,他们的认知就越来越“失调”了。
跳出增速看经济
月度增速波动较小且好于上年同期,就业、物价、企业效益等指标稳步向好
“与上月相比,这个月很多指标的增速出现了波动。但当前的月度波动区间比较小,且大部分指标的增长水平都好于上年同期。”刘爱华说。
就增速,看增速,增速波动仍在合理区间。
看生产,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
看需求,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月持平;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7.3%,比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的作用在持续发挥。
看出口,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跳出增速看经济,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含金量提高,也称得上稳中向好。
首先,就业持续向好。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平稳健康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0月均降到5%以下。从就业总量来看,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了1191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
“今年以来就业充分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亮点,这既归功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也归功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持续增强。”刘爱华说。
其次,物价总体稳定。10月CPI上涨1.9%,在经济增速保持较快的水平下,CPI保持在2%以下的涨幅是非常理想的水平。10月份PPI上涨6.9%,涨幅与上月持平,表明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最后,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我们判断经济是否向好,不能仅盯着速度,更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介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4%;前三季度累计,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创下近5年来最高水平,这些指标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生产需求保持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总体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为更好地完成全年预定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爱华说。
透过数据看后劲
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
透过数据看后劲,目前支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积增多,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
首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今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持续改善。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
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前10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增速持续回落。煤炭和钢铁的年度去产能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尤其是“地条钢”的产能出清。
优质供给在加快孕育。前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8%,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加速,制造业中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4%。
“先进产能加快发展,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关系到下一步发展的优质供给也在较快增长,可以说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不断地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去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今年进一步深入推进的重要成果。这种供给体系的改善为我们下一步激发需求的潜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刘爱华说。
其次,在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需求潜力逐渐释放,形成了内外需求联动的良好格局。
从消费看,今年3月份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10%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总体上消费完全有条件延续目前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加快发展态势。
从投资看,今年以来,企业利润持续改善,意味着企业投资能力逐渐增强。新开工计划总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等投资先行指标的增速在逐月加快,投资增速回升的条件在慢慢增多。
从出口看,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10月末回升到1500点以上,创出了近两年的新高。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加上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逐步提高,对扩大出口总体有利。
着眼长远看预期
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比创2011年来的最高值
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不仅是当下的核心指标表现抢眼,市场预期也在持续向好。
看先行指标。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6%,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3%,连续很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景气区间。
看企业反馈。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是对市场冷暖最敏感的群体。11月13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第二十五次全国性企业家年度跟踪调查显示,2017年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企业家首次超过一半,为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认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业家占53.4%,为近5年来的最高值;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比重为17.8%,为近5年来最低。
基于企业景气状态的回升,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也趋于乐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占41.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比2016年上升了21.2个百分点;预计明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家占41.9%,预计“不变”的占47.5%,预计“恶化”的占10.6%;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1.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上升了5个百分点,也要高于2016年的调查结果。
“不管从供给还是从需求,从发展动力还是从发展信心,从宏观到微观等各个方面来看,支持经济下一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越来越稳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刘爱华说,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不能就增速谈增速,从经济发展的更大逻辑来讲,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前景和潜力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
预计2017年GDP实际增速为6.8%
根据上述的一些定性判断,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不考虑2017年国家国内经济核算方法调整的因素,设定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假设:(1)2017年与2018年名义财政预算赤字率分别为3.8%与3.5%;(2)2017年与2018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兑换率分别为6.72:1与6.81:1。分年度预测2017年与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在世界经济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在2016年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呈现弱复苏的态势。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为6.8%,较2016年反弹0.1个百分点,实现政府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由于GDP平减指数大幅增长4.2%,名义GDP增速达到11.0%,较2016年大幅提升3.1个百分点,经济改善超越市场预期。
从供给角度来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工业增速进入相对平稳期,带动第二产业增速小幅回升,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好增长。预计2017年第二产业实际增速为6.2%,较2016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为7.8%,与2016年基本持平;第一产业在各类农业政策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增速为3.6%。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2017年第二产业名义增速(现价增加值增速)改善幅度较大。同时,相比2015年和2016年,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增长的质量更高。
从总需求角度来看,消费保持相对景气,外需出现恢复性改善,但投资需求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在消费促进政策的作用下,2017年消费增速保持平稳,预计全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0.3%,与2016年基本持平,结束过去几年“阶梯式下滑”的趋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回落幅度也显著缩小。在外需恢复性增长的影响下,2017年贸易总额出现大幅改善,进口和出口双双恢复增长,但净出口规模继续缩小,国际收支更趋平衡。预计2017年出口增速为7.5%,进口增速为17.4%,较过去两年有明显改善;净出口为3907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23.3%,连续两年规模缩小。但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作用下增速持续回落,预计全年增速仅为7.5%,较2016年继续下滑0.6个百分点。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7年PPI由负转正且大幅上涨,但市场景气传导机制不畅,CPI价格水平低位回落。预计全年PPI上涨6.3%;CPI增速为1.5%,较2016年下滑0.5个百分点,反映了市场需求依旧较弱。综合来看,GDP平减指数上涨4.2%,较2016年大幅提高3.0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总体上升。
在防风险和去杠杆的政策导向下,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预计M2增速为10.0%左右,比2016年进一步下降1.3个百分点。然而,受到资金“脱实向虚”和还债压力被动融资的影响,全社会融资总额增速与M2增速之间的缺口扩大,预计全社会融资总额存量增速达到13.0%,较2016年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工业复苏以及进出口改善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17年财政收入达到17.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6.1万亿元,合计达到23.6万亿元,比2016年大幅增长14.5%,政府收入状况显著改善。
2018年宏观经济或转向“稳中趋缓”
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迈入新常态的新阶段,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的核心力量开始由短期的周期性力量与中长期趋势性力量的叠加转向中期的趋势性力量,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没有结束,将从“快速回落”转向“稳中趋缓”。
在稳增长政策部分回调,各类改革措施陆续出台的作用下,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预计2018年GDP实际增速为6.7%,比2017年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GDP平减指数或下降为3.7%,2018年GDP名义增速为10.4%,较2017年下滑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速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6.1%和7.7%,均较2017年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民间投资趋缓的作用下,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滑的趋势将有所缓和,但疲软的态势难以根本扭转,预计全年增速仅为7.3%。不过考虑到价格效应,实际投资增速较2017年可能持平。
在消费政策、房地产政策和民生政策陆续出台的作用下,2018年消费保持了持续景气的局面,预计增速为10.5%,较2017年略有提升。但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较2017年略有下降。
2018年外需改善难以达到新的高度,中国进出口增长进入相对平稳期。当前外部环境的复苏在本质上是全球刺激增长作用下的产物,具有恢复性和政策性的特征,缺乏可持续的新动力,同时还面临全球刺激政策退出的冲击,因而2018年外部环境的改善难以达到另一个高度。预计2018年中国出口增速为8.5%,进口增速为12.0%,贸易顺差为3587亿美元,较2017年下降8.2%。
外需和内需的边际改善使得2018年价格水平总体保持较为温和的状态。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工业生产成本的传导以及高基数效应,PPI涨幅略有缩小,而CPI涨幅扩大,CPI与PPI缺口缩小。预计全年CPI上涨2.3%,PPI上涨4.6%,GDP平减指数为3.7%。
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使2018年财政收入增速较为可观,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下滑。综合来看,预计2018年政府收入同比增长10.1%,较2017年有所回落,但为财政赤字率的调整提供了空间。
适应新常态新阶段的发展需要,2018年货币政策将在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础上深化结构调整,预计M2增速小幅回升至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小幅回落12.5%,两者的缺口明显缩小。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要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党中央举旗定向,中国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不能胜利到达的彼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极其伟大的事业,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不屈不挠、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国际在线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