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西奈半岛11月24日发生的恐怖袭击对国际社会带来的震惊仍未消除。这一暴力恐袭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关于全球合力反恐的深层思考。许多分析认为,虽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等正面战场已落入穷途末路,但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威胁远未消失,未来反恐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中东——
反恐之路任重道远,地区形势更趋复杂
“阿拉伯门户”网站日前撰文指出,埃及西奈半岛的恐怖袭击,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及其支持者试图开辟新战场的一个强烈信号,它可能标志着“伊斯兰国”在正面战场溃败之后,开始在中东一些国家的边远地区发动新的袭击。这也说明,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埃及《金字塔报》分析认为,中东地区的反恐之路任重道远,尤其是要防范极端分子化整为零发动袭击,以及避免地区局势动荡给极端组织带来卷土重来之机。因此,中东地区的形势将愈加复杂而脆弱。
另据阿拉伯媒体报道,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日前宣布,将成立一个逊尼派国家军事联盟,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他强调说,这一新的伊斯兰联盟“标志着伊斯兰国家在经过多年的糟糕协调后,将加强军事、政治和金融合作,向恐怖主义重拳出击”。有分析说,沙特此举意在抢占主动权,在未来的地区格局演变中处于有利的主动地位。
然而,沙特成立逊尼派国家军事联盟的做法,势必会遭到作为什叶派国家伊朗的警惕和反对。伊朗和沙特相互指责对方资助恐怖主义,沙特认为伊朗干涉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黎巴嫩等国的内政,正在地区坐大,寻求地区霸权。
欧洲——
逐渐改变态度,与受恐袭危害国“同仇敌忾”
发生在埃及的恐袭事件也牵动着欧洲的神经,欧盟领导人在第一时间表明了态度,对制造这起惨案的恐怖分子给以严厉谴责,并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袭击者的野蛮行径和懦夫行为,他们竟然对无辜平民施以毒手。他表示,“在这个时刻,欧洲会坚定地与埃及人民站在一起。”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没有人应该因为宗教信仰而被杀害,任何宗教场所都不容暴力和恐怖主义亵渎。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与恐怖主义作斗争。这起恐怖事件是让人无法忍受的,肇事者必须要承担责任。”法国和德国的外长也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此次埃及恐袭事件的肇事者,并称将一如既往地与埃及站在一起,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有评论指出,埃及恐袭之后,欧洲国家“同仇敌忾”的反应是之前少有的,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与埃及在反恐领域有着休戚与共的利益。欧盟认为,埃及在解决利比亚乃至叙利亚危机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欧盟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将埃及在外交上调整为自己的优先合作对象。
但也有人认为,欧洲与埃及在反恐合作上还做得不够。一位中东专家指出,欧洲国家除了口头声援之外,还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帮助埃及走出恐怖阴影。
有分析认为,欧洲一些国家过去对恐怖主义的危害看得还不是很清楚,对发生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恐怖事件采取双重标准,最近几年随着欧洲日益成为恐袭重灾区,欧洲国家逐渐改变了先前看法,选择同其他受到恐怖主义危害的国家站在一起,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只有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对恐怖主义“人人喊打”,恐怖分子才没有藏身之地。
美国——
媒体呼吁反恐政策转向,限制极端思想传播
埃及恐袭发生后,美国白宫和国务院随即分别发表声明,谴责这一事件,并表示将支持埃及反恐。白宫声明称,国际社会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打击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恐怖组织,同时也要铲除构成其存在基础的极端主义思想。声明称,袭击正在进行祈祷的民众是一种泯灭良知的行为。美国将继续与埃及一起,共同面对恐怖主义。
美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分析,“伊斯兰国”尽管在丧失占领的土地,但并不代表其会立刻消失,新的反恐阶段已经开始。而去年在德国的圣诞市场制造了恐怖袭击后,“伊斯兰国”宣称要在今年对英国和法国的圣诞市场进行恐怖袭击,这样的恐怖袭击事件很难看到尽头。报道还指出,“伊斯兰国”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可能还会形成新的“中心”。
《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指出,“伊斯兰国”之后,美国和其盟友的反恐政策亟待转向,应该限制那些之前的“伊斯兰国”成员传播极端思想,并让中东数量巨大的年轻人相信,他们的未来不能寄托于极端分子。
新华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