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0|回复: 0

中国外交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22: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74b402ab89d1df5d.jpg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焦点集中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意味着什么。不少舆论认为,十九大之后的中国外交将放弃“韬光养晦”,变得更加“强势”,对一些国家构成“挑战”甚至“威胁”。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走向的误读和误解。

  的确,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展现新作为。中国外交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周密务实的布局、更加淡定自信的心态、更加自觉的国际担当、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践行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是中国的“家底儿”厚了,底气足了。中国不仅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而且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自立才能自强。中国十九大制订的发展新蓝图意味着中国有更大能力和动力牵引全球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让各国都来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顺风车,并能够为此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支持。这对世界的发展难道不是好事儿吗?

  二是中国的“朋友圈”大了,信心足了。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外交实践将为国际政治注入新的更强大的正能量。特别是中国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总目标,会为中国赢得更多朋友。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是不树敌、多交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路子走对了,也会越走越宽。

  应该说,国际上有些人,特别是部分西方舆论人士,对新时代中国外交走向之所以会产生误读、疑虑,甚至曲解、敌意,主要是他们仍倾向于用西方主导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向于从西方意识形态角度看待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倾向于从几百年来积累的西方种族、发展、文化优越感看待东方发展中大国中国,所以难免落入“国强必霸”的窠臼,对中国的道路选择不认同,对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不适。他们经常在下面三个问题上犯糊涂,没有看透彻、想明白,或者固执己见。

  一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不存在二选一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重申,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报告也强调,中国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可以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一以贯之,坚定不移,但和平发展不等于放弃中国的正当权益、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

  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利益。近些年来,有的国家看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产生了片面理解,以为中国为了能够获得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会拿自己的核心领域进行交换,于是不断在各个方面挑起事端,挑战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必须看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无条件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当中国的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时,中国人民会义无反顾地运用各种力量同各种敌对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为了维护核心利益甚至不惜使用武力,不仅与走和平发展道路没有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如果说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都不怕鬼、不信邪,敢于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敢于向世界强权“亮剑”,那么,今天的中国发展了、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仅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会清楚和明确地划出中国和平发展的“底线”和“红线”,这就是决不允许侵犯和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决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国家突破这一“底线”和“红线”。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处理。在南海问题上遭遇挑战、挑衅时,中国会以组合拳加以应对,同时不放弃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更不影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问题。

  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显示出中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发展既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并取得成功,这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示新的可选途径,对其他新兴国家产生极大的示范、鼓励作用,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参照。一句话,中国的文明进步将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中国发展不照搬他人模式,始终尊重和鼓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各自发展道路,同时也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具有东方智慧的贡献。中国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不像某些国家以选票为中心,让党派利益、短期利益压倒人民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真正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脉动和主要社会矛盾演变,不像个别国家被教条主义蒙住双眼、捆住手脚,忽视本国国情和时代变化。中国妥善处理锐意改革、聚焦发展与维护稳定三者关系,不像一些国家把握不好三者关系,出现偏差,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战乱频仍。

  中国的成功实践引起很多国家和国际人士的深思和反思。有理由相信,国际社会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共治国理政理念、看好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发展前景的有识之士会越来越多。在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上,中国是在用事实说话,不会强加于人。国际舆论也应根据事实,而不是固有的意识形态思维定式,来判断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看看中国的选择是否改善了人民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本质的问题。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外交确立的总目标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与中国的治国理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符合中国的发展利益,也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愿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将会呈现更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中国发展,对世界局势和国际格局的影响是正面、积极、建设性的,不是对其他国家影响力的刻意竞争甚或排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摒弃了那种“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我赢你输的零和游戏、政治制度的“强买强卖”、意识形态挂帅的国家阵营分野,其本质上是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共享安全。

  两个典型例子是全球治理和“一带一路”,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两大抓手,两大着力点。中国倡导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努力让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际合作为载体,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成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进程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最为建设性的力量。在此过程中,中国强调一个“共”字,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一个“通”字,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过去的朝贡体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是要搞“新殖民主义”。如果抱持冷战思维、“零和”心态看待中国的影响力,难免得到偏离事实的印象和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于“韬光养晦”的意涵,国内外还存在一些误解。邓小平同志当年提出这一思维,是在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历史背景下,要求中国从自己最根本的利益出发,不当头、不扛旗、不树敌,处理国际事务时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不干涉他国内部事务,集中精力发展自己。“韬光养晦”其实就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另一种说法,这才是“韬光养晦”战略的真实内涵。然而,外界有时按照“韬光养晦”的词源来理解邓小平用语的意思,就会出现偏差。特别是一些人把“韬光养晦”翻译成外语后变成了“隐藏锋芒”、“卧薪尝胆”,似乎是中国发展起来了,有朝一日要一雪“百年耻辱”,报“一箭之仇”。

  事实上,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及新修改的党章仍然贯穿着“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精神,只是对“发展”的内涵做了与时俱进的更新,不仅仅指经济发展,而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方位发展。从这个角度讲,“韬光养晦”战略思想仍有其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突出“有所作为”,但不会背离“韬光养晦”战略思想。中国一再宣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时代中国外交对世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反过来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双方互动的复杂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的进程中,中国与外部世界都需要相互调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同样,中国实现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为自身发展营造和平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也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2017年在纷纷扰扰中即将落下帷幕,这一年中国历经了朝核问题、洞朗对峙、萨德危机等一系列外交摩擦。回首既往,如何评价2017年中国的对外关系变化,进而预测其走势呢?笔者将就此展开论述。

  中美关系历来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但是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阻力就开始增大。尽管今年我国领导人访美、美国总统访华,但本质上没有立即扭转双边关系下行的走势。在萨德问题、南海纠纷、台湾问题、贸易摩擦等问题上,中美关系受到了不良影响。在台湾问题上,今年6月,美方批准总值约14亿美元的售台武器计划。7月,美国国会审议通过“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要求国防部长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10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外委会审议通过“与台湾交往法案”。在美韩萨德问题上,韩国于9月对“萨德”反导系统进行了“临时”部署。在贸易摩擦问题上,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今年9月声称,中国以及中国的产业政策给世界贸易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可见,中美外交关系在诸多领域均出现了摩擦。

  除了上述诸多事件,美国在南海不断显示军事存在的举动最为引人注目。今年5月,美国“劳伦斯”号驱逐舰以“航行自由”为名进入中国美济礁12海里。7月,美国“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8月,美国海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10月,美国海军“查菲”号驱逐舰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美国海军在中国周边频繁现身,其动机主要有二:首先,美国不清楚中国核心利益究竟是什么,因此通过军舰试探中国的底线,判断何处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进而断定哪些领域可能是危机升级或者冲突爆发的高发区。其次,美国也借此行为展示其维护霸权的决心,因为美国是海权国家,此番美国多次以“航行自由”为名进入我国领海,表现了美国对南海争端的关切和对其亚太盟友的支持。在美国的强势举动下,我国在南海问题的回旋空间减小。

  中美关系的下行是中国崛起对美国霸权挑战所引起的权力转移大势所致。尽管双边关系仍有合作余地,例如美国在朝鲜问题上也需要中国协助,今年4月“习特会”后,特朗普高度评价了我国领导人的负责任态度,但从总体上看,中美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外交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关系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

  在美国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伊始,部分亚太国家可谓待价而沽,静观其变。而随着形势逐渐明朗,部分中立的国家开始选定立场,趁乱牟利。例如,印度虽然继续宣称不结盟政策,但是今年6—8月中印洞朗对峙意味着印度更亲近美国。在中美权力转移的背景下,印度作用凸显,受到美国拉拢。例如2008年,印美签署民用核协议;2010年的美印战略对话中,美国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15年1月,美印签署《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愿景》。可见美印军事合作日益深化,这显然是洞朗危机中印度选择强硬立场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的立场也进一步明确。自2009—2015年,尽管美国宣布了重返亚太,但是日本与韩国在对华政策上存有明显分歧。日本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与中国纠争不断,而韩国方面相对对华友好。但是在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态势下,韩国作为美国盟友显然不能背离美国,因此中韩关系势必难以持续改善。自2016年以来,萨德问题导致中韩交恶,在中国的多次抗议下,今年9月韩国依然部署了“萨德”。这一举动表明,在安全问题上韩国难以摆脱美国的巨大影响。

  中日关系今年并没有实质进展。当前中日争端进入危机管控阶段,双方借宣示军事存在来表达本方立场,但是缺乏谈判解决的动机。日本对华强硬立场可能与国内政治气候有关,由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危机后,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因此安倍政府依靠对外强硬确保国内的支持度。显然,日本会继续强硬,并争取美国等盟国的支持。由于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重要地位,美国选择了公开表态支持日本。2014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时,美日发表联合声明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今年8月,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并对南海局势表示“严重关切”。这一承诺使美国被拖入冲突的风险上升。

  由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欧洲盟国担心利益受损,与美国外交分歧开始出现。对于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法国与德国均表达了不满。美国与法、德盟友出现分歧的趋势近期仍将继续,因为特朗普上台后执政的出发点主要是国内而非国际地位,在全球公共产品提供和国际责任承担上,美国会选择美国利益。在此情况下,法、德的利益可能受损,因此法、德的对华政策目前没有表现出追随美国的征兆。

  今年中俄关系继续改善,双方高层互动频繁。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9月,普京来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此外,两国军事交流深化,9月中俄“海上联合—2017”第二阶段军事演习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至鄂霍次克海南部海域举行。显然,俄罗斯作为我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是诸大国中对华关系最为密切的。中俄关系的改善也与美国的遏制有关,自2007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共投8次否决票,均是与俄罗斯联手,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2月两国共同否决向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实施制裁的议案。可见,中俄未来会增强合作,联手平衡美国的战略影响。

  在中国外交关系中,围绕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国诸多外交关系均出现了显著变化。由于美国的遏制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数年,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首先,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朝核问题等领域,中美之间的分歧仍难以快速弥合。但从逻辑上看,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遏制中国的手段只是希望减缓中国崛起速度,而非愿意卷入地区冲突,因此中美两国将会对危机加以管控,避免安全困境。但是美国不会在海权上让步,因此美国的南海“自由航行”可能会常态化。

  其次,未来一两年亚太地区的安全隐患将从南海转移到东北亚。南海问题的焦点是关于海域划分的问题,随着菲律宾立场变化,南海问题在短期内没有激化的风险。然而,东北亚随着朝核危机的升级而风险上升。朝鲜试图拥核自重,借助核武器直接获得美国承认,保障本国安全。但是,朝鲜不断试射导弹的行为挑衅了国际核秩序,周边国家安全威胁上升。例如今年8月韩美进行防御性联合军演,10月美韩海军在朝鲜半岛东、西部海域举行联合演习。显然,朝鲜不会减缓拥核步伐,东北亚安全困境正在形成。

  最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依然是从“美国优先”的角度出发的,因此,美国会继续减少国际责任,与中国的矛盾也会限制在“美国优先”的框架内。例如,在经贸领域上,中美摩擦可能上升,因为美国要提高本国就业率。而在军事领域,美国态度可能会比较谨慎。此外,由于美国不再愿意继续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欧洲等传统盟友可能会存在不满,因此欧盟各国可能依然保持与中国较为友善的外交。

  新时期中国民间外交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民间外交正处于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瓶颈期。我国民间外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已经暴露出方向不明、理论欠缺和后继乏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十分必要。

  首先,要从三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一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民间外交的理论和实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墨子民间外交思想,尤其是对于“天民”价值理念的实践;三是从全球化、全球治理、跨国公民社会等时代命题探讨中国民间外交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天民”是孟子首先提出的概念,但在墨子的“民间外交”活动中已得到了充分贯彻和大量实践。“天民”按照孟子的解释是“知天”。一个人如果能知天,他就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公民,而且是宇宙(世界)的公民,能够自觉地为“天下”利益做各种事,即孟子所说的“天民”(《孟子·尽心上》)。墨子的民间外交思想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现代价值和中国特色。生活在春秋向战国时代过渡,“天下”大乱时代的墨子以“喻以义利”的方式,在各诸侯国之间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的“民间外交”活动。他在两千多年前的民间外交实践中超越了国界、超越了国家利益,而且把追求“天民”的理想付诸行动,并取得极大成就。传承、嫁接和创造性地转化墨子民间外交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丰富“人民”的内涵,以“三民”即天民、国民和公民为核心构建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其中,“天民”思想主要来自儒家理论和墨子的民间外交实践,“天民”所对应的是强调天下公理和共利的“人民”或跨国非政府组织;“国民”则是强调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身份的“人民”;“公民”是强调社会权利和个人权利的“人民”。以“三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民间外交理论体系可以有效回应中国民间外交和民间组织走向世界的问题。具体而言,以“天民”思想为指导,中国民间力量和民间团体既可以明确自己参与国际社会各种慈善、福利、发展、环保等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又可以在实践上践履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道德价值和超道德价值,从而为“走出去”的中国民间组织打上传统文化的底色;以“国民”思想为指导,可以回归民间外交的固有理念,即服务于国家利益、维护、塑造国家形象;以“公民”思想为指导,中国民间外交可以与国际上的诸多跨国行为体实现价值对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服务社会。

  第三,中国民间外交理论要回应新时期中国民间外交实践的现实困境,从指导中国民间外交实践的理论需求出发,创造性地转化孟子“天民”思想和墨子民间外交思想的精华及其时代意义,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的理论和实践,立足现实并面向民间外交蓬勃发展的全球化空间,构建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当下和未来民间外交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

  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既要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接受,同时又要让世界读懂中国民间外交。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有机地联结人民与人民的关系,无疑是在新时期中国有机融入国际社会的关键。但也正因如此,现在提出的中国特色民间外交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民间外交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只有不断寻找超越意识形态与价值鸿沟的“共同价值”或“超越价值”,立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寻找动感时代的最强音和共鸣点,才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中国民间外交的光荣使命。

  根据新华社、海外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4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