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发表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者托马斯·巴克的文章《中国软实力的真正根源》称,中国的形象日益高大,看来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典范。
随着中国崛起并成为与美国一样重要(即便不是更重要)的全球玩家,许多人认为,中国也需要发展自己的软实力形式。“中国梦”的提出将会是未来几年加速展开“魅力攻势”的一部分。
中国对东南亚的领导人和政治家,毫无疑问也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领导人和政治家来说,其实都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榜样。在中国身上,各国领导人看到了一个能够反抗美国和西方命令的强大国家,同时也确保了本国的经济稳定和繁荣。中国作为一种解决之道脱颖而出,可供东南亚地区陷入经济困境的国家借鉴。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观察家陷入了一个陷阱,即人们更想要的是自由和民主,而不是经济稳定和繁荣。弗朗西斯·福山关于“历史的终结”的论证越来越不合时宜。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的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中国,视之为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典范。
纵观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如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到的,中国在普通民众眼里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正如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证据所显示的,民主日益被认为会造成无所作为的局面。中国有明确的目标,能把事情做好。对于居住在雅加达或马尼拉等拥堵的城市或欠发达地区的许多人来说,中国有所作为的发展模式看起来是天赐之物。
在经济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流动性每况愈下、经济不平等、失业率不断上升以及临时工制度盛行的时代,美国模式似乎越来越不吸引人。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国的形象日益高大,看来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典范。在经济局势捉摸不定的世界上,中国模式看来要比美利坚统治下的和平更具吸引力。
目前中国的教育正在经历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转变之一。中国的大学数量从2001年的1022所增加到2014年的2824所,现在拥有近3700万名学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生群体,占世界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
经济学人智库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毕业生。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2016年中国有470万应届毕业生;2013年,近40%的中国毕业生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学位。根据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国政府希望进一步增加这些数字,在2020年之前这将是中国转变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一环。到本世纪中叶,政府还计划创建至少40所世界级大学。
中国不断增加的教育机构提升了其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根据中国外交部的数据,2016年有超过44万外国人在中国留学,而在2006年这个数字只有55000人,目前人数还在持续增长。近半数学生来自“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国软实力。
同样,投资教育也已成为中国商界精英的一种趋势。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创立了一项旨在促进国际教育的奖项——一丹奖,该奖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奖,奖金高达约390万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有超过801000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长。
中国的教育以其课程安排严谨和成绩标准化而闻名。选拔考试的重要性通过“高考”这种形式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高考”的准备,学生们有效地增加了必备的硬技能。同时,中国政府依然会稳步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对教育的需求仍然高涨,中国民众对知识的渴求亦不会停止。
《外交政策》杂志的George Gao说:“现在如果欧亚人民是中国流行音乐或电视剧的粉丝,或者对中国更有好感的话,各国政府会更愿意与中国在一带一路等双赢的倡议上进行合作。”印度的文化软实力在南亚地区占据主要地位,但中国的经济软实力正迎头赶上。专家表示,由于印度的霸权思维和对邻国采取英国殖民时期的外交政策,南亚各国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合作,大量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学习汉语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期待与中国人民在多个领域保持紧密关系。
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丹的市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商品,不丹最高的如来佛像是由一位中国商人建造的。2015年5月尼泊尔地震后,印度媒体大量传播虚假信息,印度政府宣布对尼泊尔实施经济封锁,这让尼泊尔修改了与印度的贸易协议,进而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在贸易和交通上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总而言之,软实力让“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各国备受好评,双方关系日益紧密的原因有亮点:一是中国奉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二是印度的霸权政策让邻国愿意与中方寻求互惠互利的合作。毫无疑问,中国对南亚的主要政策是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相结合,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大的挑战是向各方传递中方的观点和设想,在社会、文化等多个层次建立友好关系。
根据新华社、参考消息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