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1|回复: 0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 2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a954e659cbaefd28.jpg

  “优化产业结构,聚焦提升投资公司核心能力。”近日,在北京金融街,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总部,面对《证券日报》记者关于公司转型的提问,新闻发言人刘洋河如此回答。

  记者在国投总部展厅看到,一张张照片,一串串数字和简短的文字,记录着这家央企服务国家转型升级战略的一个个历史瞬间:雅砻江流域独自滚动开发22级水电站,发电能力相当于三峡工程的1.5倍;曹妃甸煤码头工程;获得除银行外全部金融牌照;实业金融比重6:4;管理基金44支,规模超1500亿元。

  2012年到2016年间,国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市场化机制退出不符合发展方向和落后、过剩产能的项目328个,共回收资金260亿元,全部投向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区域。

  2014年7月份,国投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后,明确要求退出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245个项目,占当时全部投资项目的45%,并着力推动13家“僵尸企业”及特困企业三年内扭亏脱困。同年,国投将旗下的国投远东、国投海运共15艘船舶、101万载重吨,整体划转至中海集团;将国投沿海电厂90%以上电煤运输交由中海散运承运,涉及资产约45亿元。此外,国投于2016年主动将500亿元煤炭资产整体移交中煤集团,成为首家完成煤炭业务整合的中央企业,为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写下精彩注脚。

  操着一口带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刘洋河说,“这并不是国投的全部。”在落后过剩产能退出的同时,国投还积极寻找前进的方向——积极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这被董事长王会生称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命门”,是公司“十三五”期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两年间,国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投健康产业投资公司、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相继面世,进军检验检测行业,积极参与行业改革,加快中国制造与国际标准接轨。

  国投破旧图新的实践是国企转型攻坚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五年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了22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形成了顶层设计和四梁八柱的大的框架。在政策引导下,中央企业分类改革全面推开,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十项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经验。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0%以上,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92%。

  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推进股权多元化,通过重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资监管职能进一步转变,国有资产监督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国有经济层面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选择跨界二次创业的泛生子基因CEO王思振来说,今年6月22日作为基因领域唯一参展企业代表,参加国务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讲座,向国家领导人展示了TERT基因启动子突变检测试剂盒和人IDH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两款代表性创新产品,是他此生最珍贵的记忆。

  回忆这几年的创业发展,他也感慨颇多。四年前决定回国创业,除了机缘巧合结识世界级的癌症基因组学专家闫海,还有另一个原因:“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国家层面的积极经济政策不断出台、宏观调控精准发力,对创业公司出台的各项政策。” 王思振强调说,“像泛生子这样的生物医疗高科技公司深受其益。”

  对于涉猎广泛的王思振来说,高中毕业后未能如愿进入生物医学专业学习一直是他的遗憾,而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却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视野:国家从“十一五”开始就在“863”计划等项目中布局了基因组学相关课题;2016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涉及100个项目,“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位列其中,意味着“基因组学”被正式列入国家战略部署;“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也正式公布,实施周期为2016年至2020年。

  “我们赶上了政策红利释放期。”王思振对记者介绍说。王思振指的政策红利,除了对基因科技的政策支持,还有对民间投资、对“双创”群体的政策倾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文件达十余个,非公经济老36条、新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2016年国家发改委的26条,今年9月1日,国办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有效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双创”,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予以推进。用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的话说,“双创”搭建了科技革命转化为产业革命的平台。

  这四年来泛生子的壮大发展一步步验证了这一切:目前,公司已建成国际先进的多元化检测技术平台及生物信息分析平台,成立了美国北卡、中国北京双研发中心,并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建成了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的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在公司内部,泛生子已经打造了一支专业性强、多学科互补、经验丰富的团队,并不断完善服务和产品,从科研到临床,从检测服务到IVD试剂盒,覆盖癌症全周期和多个癌种,并已建成4家医学检验中心,同时,已与200多家医院建立了从临床到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加速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早年的成功创业经历使王思振深谙资本之道,所以,登陆资本市场已经在泛生子的规划中。“今年已经有两家主营NIPT(无创基因检测)测序公司上市,这是对泛生子的鼓舞。”王思振说,“这是基因测序行业繁荣的开始,真正的蓝海是癌症精准医疗。我们也希望通过上市、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伟大愿景。”

  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整顿之后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步回归本源。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受市场的考验的同时,重新找回了发展路径,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众之金服CEO李宁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宜贷网到众之金服一路走来,经历创业与转型的艰难,体验了从P2P——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完整蜕变。

  “最早在2009年,当时我们发现借贷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的信息瓶颈非常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李宁说,“我们在当年建立了贷款信息网站”,只是做信息交互。2014年,宜贷网正式上线,用网络借贷撮合的模式,为资金供需对接实现便利、为资金获得提速。 “我们低着头不断地在不同环节完善整个撮合服务中的重要节点,直到2016年互金行业的监管促使我们做新的思考。”李宁语调平静地对记者讲述。

  经历了近乎疯狂的繁荣,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措施在2016年相继落地,促使这一行业在法规制度方面不断趋于完善, “拥抱监管,合规发展”成为行业前行的理性选择。经过沉淀,众之金服理清前行发展路径,致力于通过数据、技术系统输出,为工农业企业应用,也为投资者,为未来的机构和小微银行输送更新型和安全的资产。如今,公司已经逐步形成六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网络借贷服务平台宜贷网、智宝大数据板块、服务不动产金融和小微金融的纷融资产板块、智能投顾、聚合支付体系、以及银氪——针对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的系统化方案。同时,公司搭建了三大平台,即面向银行和传统产业的数据服务平台,合作对象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特色农产品企业;聚合支付智能金融支付结算平台,比如不动产金融、消费金融等,数据风控智能迭代模型,结合不同场景提供不同的风控管理。

  “可以说,众之金服的发展路径,是持续服务小微个体、机构,以及小微领域创新的道路。”李宁说。

  有专家指出,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深度融合,才能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金融与科技不应该仅仅只是两种简单相加的关系,更多地是一种相向而行,互相协作的关系,两者融合才能促进人们生活的变革。

  谈及前景,李宁说,“众之金服是一个小公司,我们的愿景一直没有变,那就是拉近资金供需距离,让原来金融服务很难到达、有资金需求的那些地方,能够更快捷更简便地获得金融服务,并联合更多机构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服务业发展进入全面跃升关键期。

  一、经济发展由中高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国际经验表明,服务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高收入阶段时,服务业比重随人均收入提高大幅上升,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期,逐步成为主导性经济形态。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按两个翻一番目标、“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5%计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1.1万美元,接近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这个时期正是服务经济大发展时期。特别是2015年,我国已有10个省(区、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这些省份常住人口数量总和超过5亿人,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从生活性服务业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住”“行”主导的服务消费结构加快向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升级,特别是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低端基本性消费品比重将逐渐下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等高端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比重逐步上升,网络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不断兴起,新型消费业态不断涌现。从生产性服务业看,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需求迅速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调整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服务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1年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2年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6%,比第二产业高11.8个百分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量子通信等新技术广泛渗透,促进服务领域的新业态、新服务迅速发展,2016年网上零售额突破4万亿元,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网约车等迅猛成长。服务业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和经济服务化趋势加快形成,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预期目标,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0%,“十三五”时期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将明显加快。随着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对生活性、生产性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将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在大中城市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带动全国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

  五、人力资本水平明显改善。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届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0.8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劳动年龄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将显著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明显改善,将有效支持要素投入和价值创造服务化,促进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而大大加快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步伐。

  六、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到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我国将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体制和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将为服务业大发展和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创造更加有利的体制环境。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供给难以适应需求变化,服务业整体上处于中低端价值链环节,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仍面临体制机制束缚。

  经过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正在发展成为服务业大国。要推进由服务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迈进,必须把握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释放服务业巨大发展潜能,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力。

  一是深化改革,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活力。服务业对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具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建立健全更加公正开放的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和透明的信用体系。要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开电力、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竞争性业务,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互联网、商贸物流等领域开放,清除各类隐性障碍,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继续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逐步取消各地方违反规定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禁止设置限制服务企业跨地区发展、服务跨地区供给的规定。推广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二是扩大开放,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具有更广的辐射范围和更大尺度的市场边界,具有更强的网络性和渗透性。要鼓励服务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空间,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参与多边双边、区域服务贸易谈判和全球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服务投资贸易规则制定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三是创新驱动,增强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现代服务业得益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是伴随技术、业态、商业模式创新而发展的。要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服务业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培育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兴业态。支持发展研发设计、物流配送、采购和营销服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拓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研发、设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服务外包。通过创新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四是融合发展,增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力。发展服务业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规模扩展和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支撑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培育“服务+农业”新业态,支持发展农业共营制、农业创客空间、农业平台型企业等融合模式。发挥平台型、枢纽型服务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平台+模块”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产业融合、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

  五是优化环境,助推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业发展对综合配套环境和基础设施有更高的标准,要求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畅通安全的信息传输、充足的人力资本供给、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要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快完善网络安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法律法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设规模宏大的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系统功能优化,提升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合作和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信用激励与联合惩戒机制。

  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新结构下形成新动能、新增长。

  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创新变革,核心是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从国内看,它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升级带来深远影响,并将明显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国际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全球影响显著增强,它形成的巨大内需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增长的突出亮点;它推动的自由贸易新格局将加快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个历史性转化,需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走上高质量、可持续的新路子。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国内、国际的双重意义。它在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促进全球的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转型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注入新活力。

  中国是一个转型发展的大国。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离不开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的判断。新阶段的经济转型,主要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向高质量的升级。

  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历史关节点。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历史性特点。例如,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在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占比达到52.9%,预计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或达到60%左右。更重要的是,在服务型经济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动能。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估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消费时代”。城镇化结构正由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预计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可能由2016年的57.35%提高到60%以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并进的趋势明显增强。

  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新结构下形成新动能、新增长。例如,产业结构升级将倒逼供给体系不断提高质量。初步估算,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规模有可能从2016年的38.4万亿元增加到50万亿元左右,由此将显著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拓宽新的增长空间。消费结构升级将不断创造增长新动能。13亿人消费潜力的释放,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增市场。初步估算,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可能由2016年的33万亿元扩大到50万亿元左右。更重要的是,13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对中国和全球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城乡结构变革将释放农村大市场的潜能。未来5年至10年,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形成近百万亿元的投资与消费需求,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最大红利”。

  产业变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全球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交汇融合,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例如,中国数字经济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变革的突出亮点。首先,数字经济加快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当前,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数字技术开始深度融入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之中,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其次,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创新驱动进程,创新、创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估计到2025年,中国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1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67万亿元左右。以新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变革,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和科技驱动为主的转变,形成增长的新格局。

  经济转型升级不仅决定增长速度,而且决定增长质量。过去几年,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有明显进展。未来5年至10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城镇化结构的变革和升级,仍将带来巨大的叠加效应,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30%左右。

  更重要的是,经济转型升级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例如,新增长的就业弹性明显提升。在2012年至2016年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吸纳的非农就业人数达到170万人,比在2009年至2011年间多吸纳30万人。随着服务业占比的提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吸纳更多的就业。新增长促进社会结构的优化,未来5年至10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有可能达到50%以上。新增长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初步估算,到2020年,如果服务业占比不低于55%,能源消耗量有望下降14%左右,二氧化硫(SO2)有望减排18%左右。由此,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与环境治理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创新变革,核心是发展实体经济,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以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是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例如,要推动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以形成稳定扩大民间投资的良好制度预期;要按照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按照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要尽快形成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收益的制度安排,以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身创新创业。

  以打破垄断为重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现实需求,是激发国内市场活力、振兴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例如,要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创新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取得新突破;要破除服务业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释放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要完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机制,形成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实质性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以监管方式创新为重点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总的看,经济运行中经济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积聚,与政府的监管体制相对滞后、监管不到位有关。防止各类经济风险的发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加快推进监管方式创新。例如,尽快实现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过渡,建立综合性金融监管体制;尽快形成统一的国家反垄断体制,强化反垄断的权威性、统一性,建立既适用于内资又适用于外资,法治化、规范化的反垄断体制;尽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形成与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扩大开放直接融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双向影响显著增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从主要依赖于资源要素投入走向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需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球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又需要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推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动力、新平台。中国进入发展新时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扩大开放,重在加快形成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互济开放的新格局。例如,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沿线国家带来大量基础设施投资,而且能够明显降低各区域之间的贸易成本。未来5年到10年,打通“一带一路”在陆上、海上、空中的贸易流、物流、资本流、人流、信息流通道,形成放射性、网络化的互联互通布局,将加快建设连接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经济大走廊,提升贸易物流便利化水平。实践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基础设施给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已超出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本身,它将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加快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预计到2020年,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将由2016年的18%提高到20%以上,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开放转型的突出特点和重大任务。要推进服务项下自由贸易进程,需要从不同区域的特定优势出发,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行旅游、健康、医疗、文化、职业教育等服务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要推进服务贸易的双向开放进程。一方面,中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提高国内自贸试验区水平,在某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需要扩大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包括环保等高技术市场的开放。加快服务贸易的双向开放,有助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的大市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有效对接。这将裂变出巨大的能量,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和全球经济增长的新活力。

  以务实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为重点,坚定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务实推进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又是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的重大战略。例如,面对全球深刻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主动推进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重点突破,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努力实现自由贸易的新突破,不断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新动力。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关口。赢在转折点,以转型赢得未来,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务实选择,也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贡献。从国内看,它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升级带来深远影响,并将明显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国际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全球影响显著增强,它形成的巨大内需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增长的突出亮点;它推动的自由贸易新格局将加快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北京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4 1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