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发布消息称,经过两年多的系统推进,PPP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成为各地强化项目管理、推进项目对接、推动项目落地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PPP项目信息和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不断提升PPP管理透明度。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达6806个,计划投资额10.2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涉及市政、交通、环保、教育、文化、养老等19个行业领域。其中已落地项目2438个,计划投资额4.1万亿元。
“PPP是一个市场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需要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和服务能力。”财政部金融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PPP项目管理,服务PPP统一市场建设需要,2015年,财政部搭建了PPP综合信息平台,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各地区、涉及公共服务各领域、贯穿项目实施各环节、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PPP信息网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进PPP项目信息和政务服务信息公开,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项目规范运作,提升PPP管理透明度。比如,在推进PPP项目信息公开方面,制发了《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PPP项目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细化公开内容、时点和方式,确保及时充分披露入库PPP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施方案、评价论证报告、采购文件、项目合同等关键信息,并要求示范项目率先公开,实现项目在阳光下运作,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在示范项目评选信息公开方面,2016年第三批示范项目申报前,全面公开了示范项目申报和评审的程序与标准,并启用了示范项目在线申报评审系统,实现项目线上申报、信息资料线上浏览、专家随机抽选和评审全程留痕,有效提升了示范项目评审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评审结束后,及时公布示范项目名单、评审专家名单及落地项目的申报材料,定期公开示范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在中介服务信息公开方面,先后制发了《财政部PPP专家库管理办法》和《PPP咨询机构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专家库和咨询机构库的入库条件、申报程序,向全社会开放入库专家和咨询机构信息查询功能,并建立了“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和黑名单制度,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监督,促进PPP项目咨询服务质量提升,推动咨询服务市场秩序建立。
“数据信息就是生产力。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这一‘数据金矿’,财政部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PPP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信息服务升级。”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比如充分发挥PPP综合信息平台覆盖广、信息全、更新及时的优势,定期汇总全国数据,编制PPP项目库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从入库情况、落地情况、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回报机制、民企参与等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和市场参与提供重要参考。
“项目库季报被视为PPP市场的‘沪深指数’。”这位负责人表示,项目库增信作用明显,金融机构普遍将项目入库作为提供信贷支持的前提,并为信息公开程度更高的示范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有效缓解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PPP专家库也成为服务全国PPP发展的“专业智库”,入库专家453人,涵盖政策、法律、财务、咨询、行业、学术等各领域的高级人才。PPP咨询机构库首批入库机构405家,全面公开了机构信息和业绩情况。项目库、专家库、机构库建设成果为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PPP项目各参与方共享。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PPP综合信息平台优势,不断加大PPP信息公开力度。
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底以来,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取得明显进展,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泛化滥用PPP、甚至借PPP变相融资举债,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这名负责人说,针对当前部分PPP项目融资不到位、开工落地难等问题,财政部近期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在加强项目融资管理方面采取多项举措。
第一,要求社会资本按合同约定落实项目债权融资义务,防止项目因融资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而搁置甚至失败。
第二,要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均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时足额缴纳项目资本金,不得以债务性资金充当资本金,防止因资本金“空心化”,导致社会资本长期运营责任的“虚化”,加剧重建设、轻运营现象。
第三,要求社会资本的股份不得由第三方代持,遏制当前部分社会资本中选后自行指定其关联企业、子公司、基金等第三方代为履行出资义务,以及部分联合体参与方只承揽项目施工或设计任务、不实际出资入股等不规范操作现象,确保社会资本选择程序的严肃性、公正性,夯实社会资本的投资建设运营责任。
通知明确新项目3种情形不得入库、已入库项目5种情形予以清退,强调各省级财政部门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确保整改到位。
“一些本不适宜采用PPP模式实施的项目退库,有利于正本清源,促进PPP项目的有序推进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些项目按照要求完善后,将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有助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名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亚洲开发银行获悉,亚行撰写并发布了第一份成员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监测报告,其中,报告认为中国在该领域拥有广阔前景。
这份年度报告名为《PPP监测》,涉及中国、哈萨克斯坦、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9个亚行成员国。在后续报告中,亚行将囊括更多国家。
报告重点关注四项指标:监管框架、机构执行能力、PPP市场成熟度、金融机构。通过跟踪这些国家的PPP运营环境,亚行旨在为私营部门更高水平地参与PPP项目牵线搭桥。
本年度的报告认为,能源领域是PPP发展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在所调查的9个国家中,热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均占主导地位,水资源领域也是PPP项目投资的一大重点。相较之下,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PPP项目在该地区发展普遍缓慢。
报告指出,中国拥有最多融资已到位的PPP项目,通过吸引更多私营部门企业参与,中国在PPP领域将大有作为。
报告认为,亚太地区PPP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如何加强融资机制发展、推动投资者的进一步多元化、开发一批可靠的PPP项目以及将PPP扩展至能源以外的领域。
“PPP项目是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这需要一个有利的环境才能取得成功。”亚行行长中尾武彦表示,“这份报告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做出明智决策,更好地管理风险,并确保为PPP项目创建一个更稳定的环境。”
根据人民网、中新网、中国政府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