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6|回复: 0

“中国市场更值得全世界期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0 2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74a4c5dc0ed49709797af21e1000e65.jpg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22日发布报告说,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4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继续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贸发会议当天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较上一年下降16%,至1.52万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下降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增长等其他宏观经济指标显著改善形成鲜明对比。

  报告显示,发达国家2017年外国直接投资较上一年下降27%,是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减少的主因。其中,欧洲地区下降27%,北美地区下降33%。

  据初步统计,2017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保持稳定,为6530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其中,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长2%至4590亿美元,使得亚洲超过欧盟和北美,重新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地区。

  报告预计,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加速,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18年有望反弹,增长至近1.8万亿美元。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强可能会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复苏。此外,美国税改可能会影响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全球投资格局。

  近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失速”“硬着陆”等悲观预测层出不穷。然而,此次公布的数据清晰证明: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决胜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

  全年GDP总量首超80万亿元,增速在经过近7年调整后首次回升……中国经济2017年的优异表现可谓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一抹亮色,海外舆论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增速回升对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意义。

  俄罗斯塔斯通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等俄罗斯主流媒体对中国2017年经济数据作了广泛报道,指出2017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8%,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升至6.9%,实现自2010年以来首度回升且为2015年以来最高。

  俄罗斯《生意人》报以“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为标题详细报道2017年中国相关经济数据。报道指出,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82.72万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6.9%,超出了中国政府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去年年初,中国政府曾将经济增长预期设为不低于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10月份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提升至6.8%。报道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追求更高质、更高效的经济发展,并将其定义为新常态。中国去年能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为保障建成小康社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报道还提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3%,结束了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

  塞内加尔国际问题专家苏莱曼·法勒表示,中国经济回升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对非洲而言也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近年来,中非各领域合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参与到中非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GDP”、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之前较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都有很大提高,中国经济的巨大潜能也将继续得到充分释放。

  苏莱曼·法勒表示,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现在是加强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工业园发展产能合作,在贸易、现代农业、卫生制药、电子商务与物流、通讯技术、现代服务业、旅游等领域全方位扩大合作的良好机会。目前,在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取得显著成果之际,拥有充沛劳动力资源的非洲,不仅在地理上与欧美市场距离较近,也有着出口优惠待遇。这对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天赐良机。非洲要实现发展,不仅需要追求一定的增长速度,也要注重追求增长的质量与产业平衡,一味靠出口资源追求眼前的增长不是非洲应该提倡的发展模式。苏莱曼·法勒认为,要想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实现三大领域的均衡发展,扩大投资和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同时要尽快补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实现国内和区域乃至全非洲的互联互通,发掘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找出适合非洲实际的经济持续增长之路。

  苏莱曼·法勒表示,几年前中国开始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结束粗放型高增长时,曾有很多西方媒体鼓吹“中国经济崩溃了”。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中国的雄心与眼光,也不了解中国的智慧。中国是在主动降速的同时,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梳理和调整,卸掉制约经济发展的负担,解决多年困扰经济发展的老问题。就像一个人要跑马拉松,身上的负担太重,总是影响速度,白白消耗体力。休整一下,卸下负担,轻装上阵,才能跑得更快,跑得更远。中国经济复苏也给非洲带来了信心。一方面,中非之间的贸易将继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会到非洲来寻找投资和合作的商机,中非经贸合作的领域会更宽更深。中国经济“自我调整”为非洲树立了榜样,值得非洲各国政府和相关学者研究。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大卫·蒙亚耶教授对2017年中国经济取得6.9%的增长惊叹不已。大卫认为,这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能够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大卫还表示,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西方国家唱衰、看空中国经济前景的论调并不成立。许多西方机构、媒体和专家学者看待中国的眼光并不客观,他们的论断往往缺乏科学分析,掺入了许多主观色彩。今年,南非将主办金砖峰会,中国则将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大卫相信,一个经济上更有活力的中国将为金砖机制和中非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民营银行——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卫·萨姆阿尔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表明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强劲,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复苏和亚太地区保持增长的主引擎。他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在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情况与决策设计目标越来越契合。他表示,在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积极效应带动下,印尼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更趋稳定;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稳居印尼第三大投资国地位,这些对印尼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技术创新均有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资本有力支持了印尼旅游业、创意产业、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印尼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潜力无限。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管甘思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去产能、防范金融风险之际,中国经济这个增长速度出人意料的高。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表示,2017年中国政府着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主动优化经济结构,一系列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

  罗格·蒂斯认为,在政府推动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2017年取得6.9%增长率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与出口。“这说明,中国正在实现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与投资共同拉动,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已经形成。”

  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露口洋介同样认为个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露口洋介分析,从2010年开始,中国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而投资所占的比重在减少。2017年,个人消费与投资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个人消费之所以出现大幅增长,是因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群众脱贫摘帽之后,会去采购耐用消费品,拉动个人消费增长。

  1月19日出版的日本各大报纸在多个版面大篇幅报道中国经济成就。《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日本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伊藤信悟和SMBC日兴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肖敏捷的分析。伊藤信悟表示,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肖敏捷认为,像中国这样大体量的经济体实现这样的增长“实属罕见”。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表示,中国经济增速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为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积极变化都是推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

  阿根廷《贸易纪事报》报道称,推动中国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部门出现明显复苏,进出口强劲上升。

  巴西亚太研究所所长卡布拉尔表示,中国经济2017年的增速超出各方预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稳定措施逐步取得成效的显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进一步发挥积极成果,“一带一路”创造的外部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有力地带动了中国进出口增长。

  “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乌克兰戈尔舍宁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维克多·索科洛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表示,未来中国要支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仍应继续以稳中求进的方式来推进改革,同时应控制债务风险。

  6.9%的增速,在全球大经济体中仍是一枝独秀。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向好预期和健康动力。

  “最新经济数据打消了外界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的担忧。”罗格·蒂斯认为,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呼吁国际社会摒弃以邻为壑的做法,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露口洋介对本报记者说,尽管中国依然持续贸易顺差,但是2017年进口增幅超过出口增幅。更重要的是,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出口而进口的原材料和产业机械,而是面向国内个人消费的进口在不断增加。今后,随着中国个人消费不断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俄罗斯亚太地区发展预测研究中心主任萨纳科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最近20年里,俄中之间的经贸关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俄中之间油气管道设施的更新和扩建为俄罗斯出口能源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给了俄罗斯很大信心,让俄罗斯的非能源类产品找到了广大市场,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现在,俄罗斯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认为同中国合作是未来方向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维克多·索科洛夫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伊塔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波折,中国坚持开放,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坚持打造开放型经济体。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更多动力和机遇,也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方都在推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以及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这为扩大全球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新引擎。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这与中国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已成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和重要的需求来源地。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发布报告表示,在历经6年多的持续增速放缓之后,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再加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三分之二来自消费,消费也已经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动力。鉴于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速不断提升和消费信心空前高涨,2018年居民消费仍将强势增长,保持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地位。

  渣打认为,中国政府的经济再平衡政策框架已经开始深度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模式。2017年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方面曙光显现,投资加速明显。鉴于近期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强势反弹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预计2018年制造业企业投资还将进一步加速。渣打强调,受到政府社会开支和居民消费的刺激,中国企业在医疗、教育、文化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际经济分析机构福克斯经济研究公司表示,此前投资者担忧在2017年四季度环保和产能压缩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大规模下滑。然而,四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在上述挑战下仍然保持了与三季度一致的增速,再次展示了韧性。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走强,预计中国政府将加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设定的相关经济改革计划,投资者未来可以密切关注今年两会公布的政策细节。

  荷兰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阿尔扬·戴克胡伊岑在研究报告中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超预期,得到了国内需求和海外市场的支撑,但各方不应忽视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的发展。

  英国施罗德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经济学家克莱格·伯塔姆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构成时表示,2017年零售业销售额增速高达10.2%,这意味着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2017年中国出口也迎来了快速增长,一改2016年的缩水态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又一动力。鉴于2018年外部经济环境回暖,出口部门仍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支持。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控政策的积极效果也成为各方热议焦点。克莱格·伯塔姆表示,虽然2017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并没有下降,但是增速显著下降,信贷增速相比2016年也得到了明显控制。

  基于2017年全年中国经济表现,各大机构在最新展望中纷纷表示了对2018年中国经济的乐观信心。

  福克斯经济在综合分析全球48家知名金融机构有关中国经济的预测后认为,相比一个月、两个月和三个月前,当前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2018年增速的基准预测普遍上调,各方的共识为6.5%,比此前的6.4%有所上升。福克斯经济在报告中强调,虽然2018年经济预测增速相比2017年有所放缓,但这主要是政府经济再平衡战略的政策规划,并非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斯特拉顿街首席投资官安迪·希曼表示,在当前决策层追求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经济的重点将是去杠杆和金融风险管控。但是,考虑到当前促进经济新动力的发展,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稳定在6.7%左右。

  阿尔扬·戴克胡伊岑强调了对中国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信心。他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再平衡进程,政府还需要维持经济适当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的微妙平衡。虽然这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是有信心认为中国政府将在2018年再次展示出维持上述平衡的能力。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重点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部署,日前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发布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国有企业杠杆问题将有所改善。

  在报告中,穆迪预测53家受评中国国有企业中大部分杠杆率将在2018年继续逐步下降。杠杆水平的改善源自国企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持续增长以及债务增速放缓。与2016年相比,约三分之二的国企2018年的债务/EBITDA比率将有所下降。

  穆迪强调,中国政府改革措施为杠杆水平的持续下降奠定了基础。中国政府不断推进旨在提高经营效率并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国企改革,同时加速推进旨在削减企业杠杆水平和成本、去除某些行业过剩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两项改革有望令EBITDA实现增长,同时抑制债务增长。在中国政府推动下,国企在成本节约、资本支出削减等措施以及执行更为稳健的财务政策方面进展显著。因此,即使部分以大宗商品为主营业务的国企面临价格波动的挑战,但内部优化让他们在2018年有底气持续推进去杠杆。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外国分析人士曾多次预测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这甚至引发了国际媒体关于中国“大减速”的耸人听闻的报道。不过,近来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的出炉成为对这种“崩溃论”的最好回应。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文章报道,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9%,高于前一年的6.7%。这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年度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与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其他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相比较而言。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自2012年以来实际上创造了7.3%的平均增速。因此,“经济减速”的概念是用词不当。任何超过7%的增速在地区和全球都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中国的增速只有放到它自己的历史增长背景下才能说是“放缓”。

  报道称,在目前中国庞大的GDP基数已接近12万亿美元的情况下,7%的增速意味着它在一年之内所增加的GDP相当于印度GDP总量的1/3或印尼GDP总量的近90%。毫不奇怪,即便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的庞大规模也继续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地区和全球影响。

  另一项数据也展示了中国经济的优异表现。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商务部11日指出,2018年中国的实体零售回暖趋势将增强。去年零售业回稳向好态势基本形成,27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增4.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是近五年来首次全面回暖。日本瑞穗银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零售额可能达到5.8万亿美元,有望与美国持平甚至赶超。《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这是中国成为另外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标志,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彭博社的数据指出,以美元计价,中国已经连续半年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彭博社文章感叹道,“中国的出口依然坚挺,而进口的快速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经济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秘密何在?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文章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国家,它的国内发展能够支撑需求,为增长提供大得多的空间

  彭博社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中国消费者如今已经统治了世界》。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现在中国人是以自己的购买力,继续撑起全球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顶梁柱。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者终端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3.4%。家庭消费出现迅猛增长,增至4.5万亿美元。零售销售以年均10%的增长率稳步上升。2017年“双11”购物节的销售额达到25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黑色星期五”网络购物狂欢节销售额的两倍,令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报道也指出,美国一直抱怨着对华贸易中存在的庞大赤字,这很容易令人觉得中国对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卖得多,买得少。殊不知情况远非如此。中国其实与40多个国家的贸易其实是处于逆差状态。报道称,中国更像一台恨不得将全球商品纳入囊中的庞大吸尘器。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以往那个劳动力最廉价的国家,中国正处于朝发达国家转型的进程当中,直逼美国。从某些角度来说,中国的市场更值得全世界期许,这大概才算是最重要的新闻。

  此外,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第22位,较前一年又上升了3位,再次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领头羊。

  美国彭博社1月10日报道称,在过去不到10年间,中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数量翻了10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在努力转型,希望从硅谷的工厂变成研究基地。

  中国创新能力的增强,一方面给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分工机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驱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升级,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稳中向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供给质量有效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拉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服务业行业准入门槛,加快培育各类新兴服务业,为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服务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发展动能快速集聚。

  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7%,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2017年,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8%,比第二产业高22.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协同主导,这一趋势性变化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深远影响。服务业不仅成为减缓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也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更是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服务业新动能不断增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分享经济渗透到交通、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和细分市场,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仅以旅游为例,2017年,我国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5.83%,人均出游3.7次。旅游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运行指标来看,2017年前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表现抢眼,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

  与此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也正在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重大装备亮点频现,关键技术多点突破,新兴领域异军突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智慧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各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比上年回升3.7个百分点,创5年来新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一方面减少了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加速出清,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效益回升。另一方面,扩大了中高端供给和有效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数据显示,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个和4.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在加快进行,提质增效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会越来越明显。顺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向增长更缓慢但更可持续的模式过渡,其仍将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现在对2018年和以后的中国经济更加乐观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引用奥本海默基金首席投资官的话说。

  对2018年的中国经济充满信心,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西班牙《ABC》报日前发表了《全球经济已经摆脱悲观情绪》一文,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回到2007至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而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可以带动亚洲和全球新兴国家经济的增长,是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心针。

  世行也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17年至2020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望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源,其中中国经济贡献率将高达30%。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一语中的,即便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如果没有中国强劲的增长动力支撑,世界经济将陷入严重困境。

  更重要的是,中国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美国学者哈伊里·图尔克说,世界正见证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失败,现在很多国家看向东方,中国已有一整套方案,致力于促进各方的发展与进步。

  秘鲁《商报》1月14日刊登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的文章称,中国已经巩固了足以重新定义外部环境的实力。2018年起,全球企业环境必须进一步适应中国带动下的新规则和新标准,这不仅是指在中国境内,还指在其他那些中国企业存在不断增加、中国政府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文章表示,无论如何,2018年的世界仍将悬而未决,继续对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进行比较。对很多国家来说,中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5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