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7|回复: 0

未来中国市场可能迎来较快的外资增长势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8 03: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4581ef553e48272c.jpg

  众所周知,当下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广大的投资者才能在金融市场获得额外的丰厚收益。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不断兴起,传统金融平台在产品设计、风控能力、服务线下客户等方面的劣势日益明显,如果不能与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流量、运营能力进行互补,将无法满足广大投资者日益完善的需求。

  就拿当下的A股来说,实行的是T+1交易,只能做多,如果遇到流动性衰歇,广大的投资者很容易亏损,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股民是赔钱的。相比较而言,金融衍生品市场具备极高的人气,T+0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同时配备的杠杠可以让收益在短时间内扩大,只要风险把控适度,伴随着投资者交易技术的娴熟,长期来看是有盈利前景的。

  不久前,中国宣布了逐步取消外资在华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的政策,引发海外投资者关注。多家机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高度欢迎和肯定中国开放金融市场,期待相关政策能够尽快落地,这将为中外金融产业带来规模空前的双赢机遇。

  瑞银财富管理英国投资办公室负责人余修远表示,海外投资者认为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更为积极,进一步开放市场有利于推进中外互动。同时,这项开放政策也彰显了中国对自身经济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信心。显然,只有一个有信心的国家才会开放市场,接受海外投资机构。

  他表示,这一政策同时也是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发展所必需的。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机构虽然在香港取得了较大成功,但仍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这一开放政策有助于通过引进外资,提升中资机构的管理能力,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

  英国最大的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协会——伦敦金融城协会亚太区负责人布莱恩.克里斯接受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对于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而言,任何开放政策都需要深思熟虑。这一政策本身的巨大意义和政策方向都表明,中国市场开放的姿态是非常积极的。

  对于市场开放的进程,布莱恩表示,从当前的规划来看,现在将外资在多数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1%,并在3年至5年之后提升到完全控股。理论上讲,这一进程是非常快的。

  谈及对于国际投资者的影响,各方表示,虽然短期内各方大规模入市可能性不大,但是中长期内外资在华扩大经营规模是必然趋势。

  布莱恩表示,预计未来国际机构在政策实施初期不会很快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国际金融机构面临当前母国市场监管趋严影响,资本金压力较大。他们还要观察和评估已经进入中国的企业盈利状况。同时,国际投资者还将考虑中国市场政策实施的透明度等一系列问题。中国金融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潜力,更为开放的中国能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

  余修远表示,在2017年瑞银欧洲年会上,各方认为从商业法律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商业环境的改善非常大。如果未来中国在开放的同时,能够持续改善外资在华经营法律环境,将有助于提升外资机构投资中国的信心。

  对于未来外资在华规模发展,他表示,由于基数效应,未来中国市场可能迎来较快的外资增长势头,但是预计整体外资比例的大规模提升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标准人寿安本集团向记者表示,这是非常积极的政策进展,将极大地鼓励海外投资者进一步拓展其中国市场发展战略。该集团将致力于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但强调相关发展和转变需要时间,未来将与中国合作伙伴长期合作以更好应对开放政策。

  对于本轮开放如何实施,布莱恩表示,英国各大机构非常期待能够尽快了解到具体实施政策的情况。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管理有关增持股份的申请、如何确保相关进程的透明度和审批效率都是国际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在这一领域,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金融市场大爆炸的伦敦具有丰富的经验。英国作为中国的天然伙伴,愿意与中国分享自身市场开放中如何控制负面影响的经验。

  就本轮开放对于中国市场机构的影响,布莱恩表示,开放无疑将带来更多的竞争,但这也意味着中资机构和外资机构合作的机遇。同时,从英国此前的历史经验来看,外资的进入将为中国本土机构带来更高效率、更为丰富的服务产品和经验,也将提升中国企业成为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可能性。

  余修远表示,预计外资机构在未来持股比例提升之后将更为重视本土化发展,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既定方向不会因为外资的进入而改变。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带来丰富的金融产品,也可以向监管机构提出新金融产品监管立法的相关专业建议,从而完善相关监管环境。

  “中国市场投资机会丰富,但即便经济发展到今天,仍有不少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市场机会和政策了解有限,或者还持有已经过时的认知。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脚步。”德意志银行机构客户业务全球联席主管Stefan Hoops说。

  恰逢农历岁末,各大外资投行在中国召开国际投资者峰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高管、投资者齐聚中国,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找寻新一年的投资机会。2018年中国股市、债市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国际投资者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Stefan Hoops和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机构客户业务联席主管David Beale。

  证券时报记者:国际机构投资者如何看待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Stefan Hoops:中国经济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即便未来几年保持6%~6.5%的GDP增速,其经济增长规模也非常可观。如果说中国政府还需要做什么,我认为就是应该进一步提高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如对外多阐述对经济政策选择的考量。

  实际上,为提高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便利度,中国政府已建立“债券通”、“沪港通”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除了建立好便利的投资制度,还应对外介绍中国最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所了解的信息很多都已经过时了。

  证券时报记者:国际投资者普遍对中国经济哪些问题比较担心和关注?

  Stefan Hoops:大多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过热、地方政府债务和国企高负债等问题都有所耳闻,但在中国政府如何调整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方面还缺乏了解。

  证券时报记者:从你们所接触的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情况看,他们最希望了解中国哪方面的信息?

  Stefan Hoops:目前主要有三方面是国际投资者最希望了解的,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如何,二是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前景,三是金融科技(Fintech)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投资机会?国际投资者更看好中国股市哪些板块的发展前景?

  Stefan Hoops:总的来看,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投资中国股市更重要的是先要了解13亿中国消费者都在使用什么产品,对哪类产品的潜在需求量更大。按照这种思路,消费行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可能更具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五年,人民币债券市场有望吸引多少境外资金流入投资?

  David Beale:展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德意志银行认为中国债市已经准备就绪。境外资金流入方面,预计未来五年,外资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8000亿美元,其中约40%来自民间资本,约60%来自官方投资。预计2018年境内债券市场的新增外资总额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外资流入的步伐将在2018~2020年加快。

  证券时报记者:在债券品种的选择上,境外投资者是否仍更青睐利率债而非信用债?

  Stefan Hoops:收益水平仍是大部分国际投资者选择标地的主要考虑因素。过去几年在全球量化宽松周期中,机构投资者传统上比较关注的各国主权及类主权债券主要由政府购买,因此大量机构投资转向高收益类公司债券。由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在新经济等领域走在国际前列,中资高收益类的企业债更容易得到国际投资者的欢迎。

  David Beale:目前看,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政府债券需求仍然很大,同时对公司类信用债的兴趣与过去几年相比也在增加。2017年,中资公司类信用债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表现都较为活跃,尤其是Fintech类的中资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非常受境外投资者青睐。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内地与香港股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相继推出,QFII、RQFII规模逐步扩大,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大便利。国际投资者的深度参与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体制机制的完善发挥着独特作用。就此,《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高峰。

  《证券日报》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

  高峰:目前中国股市市值超过10万亿美元,债市市值也超过10万亿美元。中国证券监管层提出了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目标,我认为这个目标不应仅注重“量”的积累,更应该重视如何有效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

  资本市场发展的内涵有很多,经常提到的有:较高的可投资性,良好的定价机制,充沛的流动性和健全的价格传导机制。此外,健全的资本市场还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结构和生态体系,以及透明、公平的制度保证。

  资本市场发展的外延主要是指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市场参与者,并使其遵守规则进行交易活动。监管机构制定政策和法规,也应遵循市场规律,并且严格执行。同时,强大的资本市场还应具有产品创新能力,以支持新经济的发展,并扩大中国金融活动在国际市场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提升国际参与度与竞争力。

  另外一点就是随着实体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本市场是否能有效支持新经济、新兴产业。这也是对市场能力的一个检验。

  《证券日报》记者:您认为资本市场如何才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高峰: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顺应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配合有效的市场指引。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市场机制本来的作用,避免出现违反市场规律的刚性兑付等现象。因为刚性兑付将使资金流向不该去的地方,削弱资源配置作用。

  实体经济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就缺失了其发展的血液。市场的运营基于规则,有它自己内在的逻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定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充分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

  由于市场具备对风险和收益进行衡量的机制,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一定是顺应经济结构变化的。可以看到,20年前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值最大的公司是通用电气(GE)、美国电话电报(AT&T)。但现在通过市场的淘汰机制,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这类可以引领未来的公司,这跟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相契合的。

  根据友财网、经济日报、同花顺财经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4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