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8|回复: 0

澳门内港将建米半矮墙挡洪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4 22: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jpg
  “天鸽”风灾期间,内港顿成泽国。(资料图片)

  建矮墙“到喉唔到肺”难阻洪水

  整治内港水患宜建堤坝

  澳门内港水患依然是“无解题”,无论是短期的“一米半矮墙”抑或是长期的“内港挡潮闸”,特区政府提供的资讯匮乏,民众知之甚少。

  传新澳门协会理事长林宇滔认为,矮墙“到喉唔到肺”,挡潮闸又有阻碍珠江上游排涝的先天缺陷,呼吁政府清晰交代。身兼澳区全国人大代表的立法议员崔世平表示,方案各有利弊难取舍,政府要科学施政,要给机会居民科学理解和消化,妥善处理问题。

  建挡潮闸横跨妈阁和湾仔,珠海方面日前表示,对澳门提出建挡潮闸“积极配合”,共同加快论证等前期工作。

  澳门工务局则称,今年将编制有关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阶段基本方案及最终方案报告,争取一九年第一季完成编制报告,较原计划最快2019年动工已有拖延。

  零公布漠视民意

  “唔单只是时间表,造价、珠澳的出资比例、合作模式、保养维修的责任,甚至有冇同其他方案比较过优劣,通通零交代”,林宇滔直言,“万一内地洪水或者大暴雨,大闸挡住水走唔到,澳门一样会水浸”。虽然发生的机率很低,但政府应有科学数据告知大家,以及一旦发生问题将如何解决,“澳门同上游对大闸的调度系咪真的有效、有沟通?”

  至于当局透露,要在内港兴建一点五米高的“矮墙”,林宇滔批评“连在海平面一米半,抑或现有高度一米半都未讲清楚”,但无论哪种,矮墙挡水“到喉唔到肺”,而且阻碍景观是事实。“曾几何时讨论轻轨二期时,讲过内港路上行环形路,沿海有单车径、跑步径等滨海计划,如果要申请相信中央都会批,但依家系咪起了矮墙就唔考虑?”当局对矮墙的作用、实际方案谈之甚少,令人质疑是搪塞悠悠众口的藉口。

  坝顶可作休憩区

  他认为,与其起一堵墙,不如仿效上海外滩,起一段较宽、高六七米的堤坝;并利用坝顶作休憩区、成为新景点,“我原来都以为拦咗景观,但上到去原来景观更靓,中间算系一种补偿吧。”

  建挡潮闸的建议,是2016年时任的12名澳区全国人大联署提案,人大代表崔世平表示,无论是挡潮闸抑或堤坝,都是希望妥善处理水患问题,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包括珠澳两地如何协商挡潮闸运作,“如果上面开闸、下面闩闸,后果不堪设想,冇好过有啦;又如内港建“矮墙”,“系连续抑或间歇墙,如果只是间歇,作用唔大啦!”希望定案之前给大家都有机会知悉清楚。

  他认为,治水方案要从防洪、排涝、倒灌三个问题一并思考,才周详合理,“如果一个闸、一幅墙,只能抵挡大洪潮,难以处理一年相当多次的海水倒灌,市民都觉得唔可以百分百解决问题”。

  市民亦要从“抵挡几多年一遇的洪水、风暴潮”等目标数字,与实际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之间作出取舍。“唔单单是造价,仲有其他施工过程不便、视觉效果损失、长远土地发展的牺牲”,市民根据科学数据进行科学理解、消化,真正从城市规划的长远角度作出抉择,旧区重整才能行前一大步。

  【来源:澳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8 0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