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在各地有何新实践?企业、高校、政府怎样协同配合,建立成果转化新机制?人才活力如何激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3月3日,徐工集团矿山装备批量出口发车仪式隆重举行,总价值近2亿元的70台XDA40铰接式自卸车即将奔赴中亚和南非。这一产品打破了外资品牌对该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使徐工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批量生产40吨级铰接式自卸车并出口海外的企业。“大型成套矿山装备是徐工集团和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综合实力的标志性体现。这次矿山装备出口海外,创造了中国铰接式自卸车最大批量出口的历史。”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说。
徐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建立了包含技术研究、产品研发、试验检测的三层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在欧洲、北美、巴西建立研发中心。在工程机械的主要细分门类,徐工已经解决了90%的技术难题。
在创新引领下,2017年,徐工出口同比涨幅近90%,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行业出口冠军。“一带一路”沿线产品已覆盖57个国家,销售额占比达72%,30国出口占有率第一。
创新,正是徐工集团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同样,民营企业的创新尝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钙钛矿作为一种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尝试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后,因为性能优异,成本低廉而大放异彩。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姚冀众博士,在2017年带领创业团队研制出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提高至17.4%。“我们的成就源自于不断地创新。”姚冀众深有感触。
纤纳光电目前和全球顶尖的研究机构有多种层面的合作。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所德国的Julich国家实验室以及本土的浙江大学光电系和高分子系等。这些合作以钙钛矿技术产业化为主体,纤纳光电负责产业化技术的攻关并独立拥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科研院校和研究所在基础理论层面进行创新。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美的集团发布了“人机新世代”的发展战略。发布会上,串场的“主持人”是一段音波,开场表演是舞蹈演员与一只机器人手臂合作完成的一段舞蹈。如今,美的集团有了由家电企业向“科技集团”转变的具体部署,美的中央研究院将承担起转变的重任。
美的中央研究院与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机构似乎都不一样,固体力学实验室、电机技术研究院、微波技术研究院……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是一家家电企业的研发机构,倒像是国家或地方综合研究机构。
美的中央研究院的技术研发分为四个层级: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共性技术和材料创新应用、全球性的前沿技术探索。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究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部门,有些领域的研究要投入几年才有成果出来,有些研究大量经费投入甚至只是证明“此路不通”。“美的集团核心管理层对中央研究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每年的投入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基础性研究需要时间,需要坚持不懈的投入。”美的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胡志强说。
“今年初,由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粉床电子束金属3D打印机正式实现产业化,设备刚刚推出就获得了首批4个总共1200多万元的订单。”清研智束总经理郭超向记者介绍。
郭超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制造研究院增材制造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在高校,很多手握科技成果的教授,都有和郭超一样创业的梦想,但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清华大学在全国建立了包括高端院在内的13个外派研究院,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嫁接搭建平台。“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最终仅形成论文发表,或换来各种奖项,然后就放进‘保险箱’里锁起来,很少有人再问。”高端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颇有感触,“成立高端院,就是希望优秀的技术成果不再止步于实验室,而是能够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清科环保、清研华宇、清研智束……一连串以“清”字打头的公司次第呈现,源于清华师生的研发成果,高端院已孵化了10家公司,2017年签订的科研合同总额达亿元。一个高校科研成果产学研转化的新模式日渐成熟:导师带领十几人的学术团队在学校研究基础理论,其中适用于产业化的部分就放到高端院的研究所进行产业化研发和市场开发,公司则致力于生产销售和对接市场,公司在服务市场时遇到的技术难题,又可求助于研究所和学校的研发团队。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了较大变化。”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彤介绍,最初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对接主要是通过政府、中介、熟人等介绍,科技成果转化量少、覆盖面窄。如今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不同地区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针对性地引入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及其研发团队,又结合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及特点,成为高等院校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基地,服务了更多的企业。
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也不断探索。“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
为加大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力度,江苏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面向国内,着眼于集聚高端科教资源,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的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落户江苏。面向国际,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国际化行动计划,拓展、深化与创新型国家、地区及海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与竞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性要素,打造人才高地是浙江杭州余杭区近年来实施“十百千”工程的目标之一。为吸引更多的人来余杭创业、就业,2017年,余杭区出台了“人才新政十条”,比如《余杭区新引进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生活安家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就是为新引进的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进行生活安家费补贴的政策。
2017年11月,浙江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对引进人才各方面的内容做了细致的规定。人才所关心的医疗、教育、居住等各方面内容都提出了保障措施。
2017年以来,浙江省大力创建千人计划产业园,6个省级千人计划产业园已经集聚“国千”人才177名、“省千”人才106名,落户海归项目414个。
吸引人才是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也是一项大课题。围绕科研人员激励,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股权激励试点。
随着“京科九条”“京校十条”等文件出台,北京市劳保所以其持有的“博物馆安全监测与应急指挥专有技术”知识产权,入股成立北京北劳科安全科技公司。“其中,无形资产评估作价有500万元,70%奖励给我们这个10人核心团队,算一算,这可是350万元的股权。”项目带头人姚晓晖介绍,其余的30%归劳保所所有。待公司发展壮大后,科研人员每年可以享受分红,积极性空前高涨。公司成立一年来,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万元。
之前,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的30%归核心研发人员所有,近年来,北京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后,分配比例提高到70%以上,且单位可以对科技成果自主处置,不需要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截至2016年底,105项股权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5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约2.25亿元。实施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2014年以来共安排1亿元财政科研经费,支持了1528家小微企业和80家创业团队,购买高校院所的科研服务,“撬开”实验室大门,唤醒“沉睡”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长城战略咨询23日在京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总估值达6284亿美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经济为特征的独角兽企业蓬勃发展,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较上一年增长25%,总估值达到6284亿美元。其中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等10家企业估值超过10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独角兽企业在国家双创战略实施后集中爆发,技术创新型企业持续增加、人才驱动特征显著、国家高新区成为独角兽企业摇篮等特点,呈现出2017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群像。独角兽企业代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新经济的特征。
报告显示,我国独角兽企业广泛分布于18个领域,其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和物流成为独角兽集中爆发领域,数量占比达到56%。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广泛分布于19座城市,“北上杭深”聚集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84%,其中北京70家,上海36家,杭州17家,深圳14家。
2017年共有125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内。其中,中关村拥有70家独角兽企业,占据全国近半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啟文说,中关村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把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为抓手,让一批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技术驱动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的重要构成: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许多备受市场关注的独角兽企业,既有旷视科技、商汤科技、阿里云等资深独角兽企业,也有寒武纪科技、出门问问等新晋独角兽企业。
以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领域也出现独具特色的独角兽企业,包括三胞国际医疗、碳云智能等资深独角兽企业,也有影联医疗等新晋企业。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制造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独角兽企业,既有宁德时代、蔚来汽车、奇点汽车等资深独角兽企业,也有北汽新能源、时空电动等新晋企业。
张志宏说,技术创新成为独角兽企业最核心的驱动力。注重基础研究,发展更多前沿科技,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新经济的应有之意。
业内则认为,独角兽企业虽然进入榜单,但这是长跑而非短跑。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说,当前企业成为独角兽的周期越来越短,融资轮数越来越少,独角兽发展中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对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以独角兽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数据显示,2017年已有众安保险、阅文集团、融360等9家独角兽实现上市。拥抱新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迅速成长的迫切需求,也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深交所副总经理彭明表示,独角兽是观察高新技术企业的窗口,而如何在包容创新创业与防范高失败率风险方面取得平衡,是资本市场制度设计的核心平衡点。
对于证券交易所在拥抱新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投融资和监管市场的作用,上交所副理事长张冬科说,下一步上交所要打造多层次、包容性的新蓝筹市场,即具有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和持续分红能力的“新经济+蓝筹”企业,主要包括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经济企业和高技术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审议时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瑞军代表认为,广东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支撑走在前列,形成打造科技创新强省的“雁群”效应、“雁阵”格局。“我们要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头雁’,发挥导航引领作用;以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力军,支撑起‘雁群’的主干;以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为生力军,形成庞大的后备接续力量;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为‘双翅’,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王瑞军说。
谈及回去后的打算,刘庆峰表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要继续加强源头技术的研发创新:“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下一步我们要推动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建模与脑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类脑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也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研究机构的成果在企业进行产业化落地,将企业云平台上的大数据资源面向学术界和创新创业企业进行开放共享。”
铁路的大发展,货运的大增量,急需科技创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郅慧说,铁路系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以数字调度、数字车务、数字工务、数字电务等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极大地释放了创新积极性。目前,郑州北车站数字化分析室、数字化安全监控室、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等已经投入运行,科技化创新成果成为提高铁路货运效率的重要载体。
农工党中央常委寿子琪代表认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小创新企业发展中,我们在体制机制、管理效率、人才激励、环境、氛围等方面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急需更多的普惠政策,比如在财政税收政策上,这么多企业采用不同政策不仅不够公平,政府也忙不过来。上海尝试用科技创新券的方式,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可以探索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丁腈橡胶二车间副主任郑彩琴代表认为,国家要制定出台支持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落户、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精准政策措施,解决其生活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健全晋职、晋级和奖励制度。对西部落后地区,资金、科研等给予更多扶持,增强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主导产业企业加强研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金量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要强大起来,一定要靠创新。要将科技创新应用到各领域,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战略支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代表说。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委员表示,科技创新需要加强法制保障,尤其是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在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关键核心技术及优势产业等领域,加大对假冒专利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办和加强预防科技创新领域职务犯罪,营造良好环境。
只有抓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才能抢占源头创新制高点。“我们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建设在粤大科学装置集群、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支持广东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和优势创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还要着眼于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领域加快布局重大任务,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掌握竞争主动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王瑞军说,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的干劲很足。
近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通过运用金融搜索引擎作出的分析显示,包括霍尼韦尔、汇丰银行、西门子、力拓、施奈德电气等多家跨国公司高管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其提供了难得商机,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带来了大量新机遇,显著提升了他们在有关地区的存在,表示要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华春莹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CNBC通过运用金融搜索引擎了解到美国及一些全球知名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和看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给各国、全球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及“一带一路”受到的普遍欢迎。
“5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对‘一带一路’倡议投出了‘信任票’和‘支持票’,并从‘一带一路’合作的平等、开放和普惠中获益。”华春莹说。
她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好“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机遇。
“我想,有长远和战略眼光的公司都会从中看到并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华春莹说。
根据新华社、中新网、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