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保持紧缩立场,自2015年12月以来第六次上调基准利率。投资者更为重要的是聚焦美国经济(稳健度)基本面而非今年精确的加息次数。
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到1.50%至1.75%范围。这是市场一直预期的结果。
这是鲍威尔接掌美联储主席后的首次会议,因此很多观察者迫切想知道他的方法或发布风格是否会有所不同。虽然他的讲话比他的前任耶伦更为简洁,但其通讯或方法并没有与上一届彻底背道而驰。该会议释放出一个连续性信号,而且市场似乎从中感到很欣慰。
市场观察者将剖析鲍威尔的讲话和美联储的经济预测之间的细微差别,来判断接下来的发展,但美联储的政策决定似乎将继续循序渐进并根据数据来调整。在每次会议上,美联储的官方声明很少有大变动,但近几个月确实有陈述经济前景已增强,这一点值得关注。
美联储每个季度都会更新其经济预测,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基本面在持续改善。
• 美联储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5%上调至2.7%。
• 美联储2018年通胀预测(基于个人消费开支)维持1.9%不变,但预期2019年将缓慢上升至2.0%。
• 美联储2018年失业率预测从之前的3.9%小幅下调至3.8%。
• 美联储坚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预测,将目标联邦基金利率定为2.1%,但预测到2019年结束时该利率将升至2.9%,高于之前的预测2.7%。
最近市场一直猜测今年美联储会加息三次还是四次。美联储最新更新的货币政策“点阵图”仍反映今年总共加息三次,也包括最近的一次加息。
虽然,2019年和2020年的预测比12月发布的预测稍显激进,但紧缩步伐依然保持适度。
我们认为,今年加息三次还是四次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美联储决策者已反复声明,他们的行动将以最新数据为基础,因此这些预测只是指引。
更重要的是经济基本面,我们认为美国经济看起来相当稳健。借着税改和短期财政刺激这些东风,2018年及进入2019年经济增长看起来依然极为乐观。
就业市场维持强劲—美联储主席表示,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增加240,000个岗位。消费者情绪也非常稳定。企业环境可能会受益于税改。另外,环球增长环境也有支撑。
在此健康经济背景下,风险在于通胀开始升温的速度是否会快于美联储的预测。今年较早时候,股市在通胀及利率将升得过高过快的恐慌声中波动加剧。
虽然我们预期利率及通胀可能会继续上升,但两者的升势有可能会循序渐进,而且这种渐进的变动应该不会让市场脱轨。美联储认为通胀并没有任何加速的迹象,在强劲的经济背景预测下,这对于投资者而言将是好消息。
美联储从之前的2.8%上调至2.9%的“较长期”利率一直存在争论。从历史上看,这依然是低利率,投资者不应对此忧虑过重。
夸尔斯在东京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表示,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显示出更强势头,而失业率处于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最低水平——除了从1999年到2000年的一段短暂时期以外。
“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强劲,而通胀很可能只是暂时疲软,我认为货币政策继续逐步正常化是适当的,”夸尔斯表示。
美联储近来发出的信号表明,其越来越有决心提高短期利率,官员们在1月会议上强调需要“进一步”收紧政策。虽然美联储新主席杰伊·鲍威尔上任之际适逢金融市场陷入一轮波动,但央行官员们表示,市场波动并未影响他们的加息计划。
进一步加息的理由之一是新增的财政刺激正在注入本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美国经济。在1月底举行的上一次利率制定会议上,美联储多名政策制定者表示,国会的1.5万亿美元减税计划的影响尽管仍不确定,但“在近期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之前想象的要大一些”。
额外的公共支出将加大刺激力度,可能使年度预算赤字最早在明年就超过1万亿美元。在美联储1月会议后,美国国会同意在未来2年将可自由支配支出的上限提高3000亿美元。
夸尔斯表示,企业支出正在增加,而去年12月国会推动通过的减税措施有望增强经济势头。“也许现在说这话有点早,但过去5年来困扰美国经济的投资‘旱季’可能终于即将结束,”夸尔斯在发言中表示。
“最近几个月通过的税收和财政措施可能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增加需求,还可能通过鼓励投资和促进劳动力参与来提振经济的潜在生产力。”
美联储官员们发表更为乐观的评估将引发外界猜测:他们对于所谓的中性利率水平(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阻碍经济的利率)的评估会有什么变化?
近年来,美联储不断降低其对较长期利率的估测,因为它对美国经济的潜力越来越悲观。在美联储去年12月的预测中,对较长期利率作出的中位数估测是2.8%,而2年之前的估测是3.5%。
但纽约联储主席比尔·达德利1月份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出,如果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缓解了,那应该导致更高的中性利率。在被问及这个数字是否已经高于人们假设的水平时,他表示,考虑到刺激性的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状况,“肯定有这个可能”。
虽然夸尔斯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前景相对乐观,但他在谈到生产率时态度更为谨慎,生产率增长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增长率。“为什么生产率增长如此疲弱,这个问题不容易解释。商业投资疲弱很可能是故事的一部分,”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中,对央行的职能也进行了扩充和强化,过去隶属于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宏观审慎制度拟订职能,已经划转给了央行,由央行来负责这方面制度的拟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让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宏观审慎问题,在拟订宏观审慎制度时,也能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需要。其中,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央行在下一步政策制定和制度拟订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而形成了对央行权力和责任的“双考核”、“双约束”、“双支柱”机制。
可以肯定,央行对此次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早就密切关注了,且已经有了对策和思路。如果不加息,央行会维持现有政策不变;如果加息,则会按照宏观审慎的要求,既不会被动挨打,也不会盲目跟进,而是利用温和的调整策略,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应对美联储加息。这种方式,也符合市场预期。
虽然从22日股市的表现情况来看,美联储加息也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并不太大。毕竟,美联储已经多次加息,最近的一次也就间隔3个月,因此,影响也在逐步减弱。所以,央行在跟进问题上,已经突出了以“我”为主,而不是看美联储的脸色。
当然,从经济的全局考虑,面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后续影响,还是要密切关注。特别在如何调整与优化信贷结构方面,需要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突出重点,更加向实体经济倾斜,提高实体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在此基础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这也是摆在新任央行行长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一道考题。只有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了,对实体经济形成实质性支持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协调。
根据北京青年报、经济日报、财新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