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茶、一对烛、一盘果、一封信,收费100元,重庆有陵园日前推出这种代客祭祀的“基础套餐”。重庆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谊认为,“一封信”代客祭祀值得提倡,其跨时空的特点,弥补了清明节短时间、高密度祭扫集中带来的不便性,既满足了群众追忆亲人、表达哀思的需求,又体现了生态文明环保的特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大流动社会背景下,对于很多人来说,“欲断魂”早在清明前就开始了。虽然现在清明普遍放假了,可是很多离家的人,依然有回不去的原因。可望而不可及,心向往之却身不能至,社会焦虑是客观存在的。有着这样的背景,“一封信祭祀”出现了。
早在几年前,一些地方就出现了类似的“代客祭祀”,甚至还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在一些人看来,“一封信祭祀”收费不过100元,相对于回家祭祀具有极大的经济理性。清明也是踏青好时节,把这个时间省下来用于安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难怪在传统文化全面回归的今天,“一封信祭祀”依然得到善意理解。
只是祭祀并非其他,有着仪式性。清明有着慎终追远的意义,还有着生命教育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类似代客祭祀,一些民俗专家不以为然。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表示,代客祭祀确实可以满足一些无法亲自前往祭祀的人的需求,但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更不应该形成产业,否则会使祭祀行为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历史和现实似乎发生了矛盾。其实,这个矛盾在古代也存在,古人也有变通办法,比如选择亲人或朋友代为祭祀等。现代人是不是也要如此,这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启示我们,民俗并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我们现在所认可和采取的一些传统做法,其实可能和传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未必就是最初的样子。
不同地方的方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地方甚至“十里不同音”,一些民俗也有着类似的现象。处在传统意义上的同一个地域文化区,有的人清明祭祀需要到坟前跪拜,有的只需鞠个躬,有的需要供饭菜,有的只要烧纸钱,差异性很大。孰是孰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对于民俗,大家有着自己的了解和理解。
今天留下来的任何一个民俗,都是有历史因由的,只是在传承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不排除有些变化是无心的结果,有的甚至可能存在以讹传讹的成分,只是大家把看到的当成了应有的。正如现在,如果我们普遍认可了“一封信祭祀”,我们的孩子看到的只是“一封信祭祀”,那么几十年过后,后人可能会认为“一封信祭祀”就是对的,甚至才是对的。
笔者并不想对“一封信祭祀”本身作出民俗意义上的裁判,只是想提醒,能不能系统地对一些民俗进行研究,去伪存真。面对发展的时代现实,能不能在保持灵魂纯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有意义地改造一些传统民俗,建构符合现代社会的新民俗?相对于商业主导下的民俗创新,文化框架下的民俗创新,显然更有意义。
作为一种形式,“一封信祭祀”未必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甚至还有着很大的文化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一封信祭祀”背后的民俗延伸话题,却是值得重视的。退一步讲,即便不支持“一封信祭祀”,也应该通过文化研究,探索民俗延伸的现代化表达。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