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这已经是5G的时代,随着去年12月首个5G NSA(非独立组网)标准的出炉,以及今年6月SA(独立组网)标准冻结时间点的临近,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移动运营商都开始考虑向5G演进的问题。在面向5G演进的道路上,以下三点已然成为运营商不可忽视的三大挑战:如何快速并最有性价比地高效建设5G网络?如何敏捷灵活地分配5G网络资源实现最大网络收益?如何高效管理日趋复杂的网络降低运维成本?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运营商面临的复杂现实情况的确不容忽视。一方面5G代表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方向,谁能捷足先登,就能在网络性能上领先并且在业务涉及以及品牌营销方面甩开竞争对手几条街,但直到现在,全世界范围内2G移动网络的退网工作刚刚开始,不少运营商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2G、3G、4G、5G四代网络同堂的局面,就如同家里人多了固然吃饭热闹,但也面临着资源分配和磕磕碰碰的各种琐事,必然带来运维复杂度激增和成本激增,其实当下OPEX已经超过CAPEX 成为运营商最大难题之一。如何才能用更高效、更灵活、更节省的方式帮助运营商更好地迎接5G同时还能降低网络管理工作量呢?
4月16日,2018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前夕,华为发布面向5G时代的SingleRAN Pro解决方案。该方案具备三大亮点,包括一张网支持5G并兼容2G、3G、4G的网络平台、一张网支撑运营商多业务发展的敏捷网络架构,以及一张网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智能无线网络,助力运营商应对5G时代三大挑战,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数字化世界。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表示,在迈向5G时代的风口上,移动宽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用户移动流量消费的激增,让移动宽带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拓展,牵引着产业走向MBB商业模式正循环;物联网的兴起,即将带来百亿新连接,MBB网络使能的车联网、VR/AR等产业结构性变化正在显现,其中孕育的新业务、新增长不容小觑。为此,华为此次发布的SingleRAN Pro解决方案,集三大亮点于一身,将有效应对以上挑战。
一张网支持5G兼容2G、3G、4G的网络平台:5G All-in-One
统一的硬件平台,支持快速高效构建5G目标网,并向下兼容2G、3G和4G,最大限度地保护运营商的现网投资。相比SingleRAN的基带、射频硬件资源多制式共享,5G All-in-One将一体化的理念再次延伸,最大化资源效率并保护运营商投资。以天面为例,从支持多制式到多频段多天线。针对大容量场景,亦有面向多场景的系列Massive MIMO;此外,一体化BBU等硬件平台的高度集成,不仅有益于5G快速引入,同时也极大简化站点空间,从而降低站点能耗、降低站点维护成本。
一张网支撑运营商多业务发展的敏捷网络架构:Mobile Cloud
移动全云化的架构包括三大内涵:网络架构云化部署,一套软件架构灵活支持运营商不同场景按需部署:DRAN(基站分布式场景)、CRAN(基站集中式场景)、CU-DU分离(基站分离部署场景);频谱资源云化,通过CloudAIR实现频谱资源按需动态分配,快速引入新技术,提升频谱利用率;空口能力云化,通过网络切片实现按需定义空口、按业务定义网络。由此实现的高效资源利用、网元按需部署、业务敏捷发放三大特性,将帮助运营商网络使能垂直行业新业务,从而实现最大化资产价值。
一张网实现自动化管理的智能无线网络:Automation
5G时代,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运维挑战:多制式共存、多业务并行、网络资源管理更加复杂、垂直行业新业务的差异化QoS保障也难以实现。
面对一张网络复杂度将100倍于当前的移动网络,如何有效应对随之而来的网络运维复杂性、无线资源管理以及业务体验保障等方面的挑战?传统的方法和工具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业务发展需求,唯有引入无线智能加速网络自动化才是终极之道。
通过基于AI的网络优化、基于AI的自动化运维、基于AI的网络新能力使能,将为运营商无线网络安上智慧的大脑,带来三大价值:驱动网络运维化繁为简,构筑智能运维的能力;进一步释放网络潜能,超越性能极限;使能更多新业务新能力,将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很多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找到自动化方案。
应该说,SingleRAN Pro解决方案的三大亮点,就是直面运营商面临的三大挑战,迎难而上专挑硬骨头啃,把运营商面临的每一个困难都用自己的创新技术和方案来解决,这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看似很难搞的问题,当搞定后就是自己的独门利器和优势”。
亿欧观察发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官网均将创新业务作为单独板块突出显示。中国电信创新板块中,除了围绕主营业务衍生的增值业务外,翼支付作为其互联网金融板块的创新,值得关注。
中国联通的创新业务则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展开,其财报显示,推动更加多样化的信息化应用服务,打造2I2C(全称B2I2C,其中B指企业,I指互联网,C消费者)互联网化运营的新模式。
中国移动未将创新业务单独划分,智能硬件、咪咕专区等可算作多元创新业务,但整体占比很低。中国移动业绩公告显示,2017年营收7405亿元,占据全行业营收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物联网智能连接规模为2亿元,和包支付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而新业务市场收入471亿元,占比仅7%,发展速度实则偏向保守。
借助场景和数据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样是通信运营商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路径,其中又以支付和保险业务最为常见:
以国外几家头部运营商为例,英国两大运营商沃达丰和O2均在车险方面有所动作。沃达丰与宝马以及雅马哈达成合作,为他们提供摩托车车联网的系统和设备;O2则于年初推出了自己的机动车保险产品。另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英国的沃达丰(Vodafone),美国三大运营商Verizon、AT&T和T-Mobile均有布局NFC支付。
电信布局全,移动最保守
运营商的服务场景中,对于用户而言在线缴纳话费最为高频,而且拥有自身的支付通道也能为更多金融衍生业务铺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布局了支付业务,但发展特征各不相同。
中国移动和包支付:坐拥最大用户客群,金融渗透率极低
中移电子商务是中国移动旗下2011年6月成立的支付清算服务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拥有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支付牌照。这家公司在2013年推出品牌产品“和包支付”,专为中国移动客户提供线上话费流量充值、线下手机刷公交地铁等支付服务。
随后,中移电子商务在2014年分别获得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许可、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以及受理(线上)牌照,并推出货币基金产品“和聚宝”。和包支付以手机号码为纽带,聚合了包括通讯、支付、金融、会员、信用、证件等多重账户,能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支付场景。
截至2017年,和包支付用户注册量达到2.5亿人次,交易规模超过2万亿。基于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包支付的运营数据的确亮眼,但与其他两家运用商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布局相比,业务类型相对较少,整体发展偏保守。
中国联通沃支付:理财
相对和包支付,中国联通“沃支付”的市场普及度更高。沃支付是联通支付的企业品牌,2011年成立并获得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牌照;2014年获批互联网支付牌照。
“沃支付”用户可以通过沃钱包的客户端用于各类民生支付及消费信贷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同时沃支付也为政企用户提供一体化资金解决方案。
整体市场效果来看,联通走到了移动的前面。联通支付也持有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许可证,但与中国移动不同的是,联通推出了理财平台“沃百富”,提供活期、定期和基金定投等。目前已有28家金融机构与联通支付达成合作,用户可通过沃账户登录支付或互金服务平台。
截止2018年1月,沃百惠用户规模超过950万人,交易规模超过370亿。
中国电信:互联网金融布局最为完整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布局最为完整,也占据了一定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份额。
与移动、联通两家依托支付发展互金业务不同,中国电信的互联网金融布局较为完整,旗下“翼支付”只是电信金融生态圈中的一个环节。其互金业务集中在“甜橙金融”,旗下产品有翼支付、交费易、甜橙理财、甜橙云贷、橙分期、甜橙信用、甜橙技术等。
甜橙金融成立于2011年3月,拥有完整支付业务牌照。日前,甜橙保险还宣布通过重组收购获得全国保险代理牌照,进军保险业。通过工商信息查询,甜橙金融全资控股了3家公司,分别是天翼金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天翼征信有限公司,陕西中和恒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运营商金融还能走多远?
通信公司开展金融业务有着天然优势。首先,运营商拥有海量的客户基础数据和消费行为数据,若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得出相应模型,能够给金融各项业务助力。如今三大运营商都推出的个人征信分数便是最好的案例。
其次,运营商拥有多元的推广渠道,同时线下营业网点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相较于纯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产品营销上成本更低,线下获客成本同样大幅降低。
此外,通过缴费支付向金融衍生品拓展方面,以及庞大现金流为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提供支撑方面,也都比互联网公司更具独特优势。
根据新华社、亿欧、人民邮电、经济日报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