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很多药房的配药部(箭嘴示)本应监督售药,但被刻意安排在角落位置,店员在其他柜枱滥售药物,药剂师无从阻挠
香港药房违法滥售处方药,驻场药剂师监督销售制度漏洞百出。香港法例规定,药房必须有注册药剂师当值,监管处方药物销售,但有药剂师大爆黑幕,指不法药房老板只视药剂师为“花瓶”,要求长时间留守店内“配药室”,毋须监督售药,并授权店员违例销售处方药。大公报记者乔装顾客测试,证实药房职员屡屡“当药剂师透明”,随意销售须医生处方的事後避孕丸等药物。
当局一直有对药房非法售卖处方药物展开打击行动,其中警方联同卫生署於去年4月,在旺角登打士街药房拘捕两名买卖处方药的男子,包括一名职员和一名顾客,又在药房检获约500支怀疑“第一部毒药”。可是,销售“毒”药现象至今屡禁不止,背後疑涉及药剂师“被当透明”的问题。
一名不愿公开身份的资深药剂师指出,药房违法滥售“毒”药可谓司空见惯。他指出,法例虽要求注册药房需聘请注册药剂师,驻店时间至少为营业时间的三分之二,以监督“第一部毒药”销售,但部分药房老板只视药剂师为“花瓶”,聘用目的只为应付法例。
该药剂师直言,不法药房东主认为违法出售处方药没问题,“赚得多就博得过”,若当时有药剂师在场,东主会藉词要求药剂师暂时离开药房,并示意店员自行拿取处方药违法出售,“老板大晒,唯有当睇唔到!”他补充,卫生署人员普遍拣选药剂师不在药房之际“放蛇”,药剂师为免惹麻烦,往往不透露老板平日违例售药情况。
延伸阅读:个人游带挈 药房十年增逾3000间
2003年沙士期间,香港陷入百业萧条困局,旅游业更是首当其冲。同年七月,内地开放个人游(自由行)来港并陆续扩大范围,内地旅客带动本港经济快速“复活”,同时亦带旺药房生意,药房数目由当年不足一千间增至现时四千多间,当中个人游旅客众多的上水,药房可谓数步一间。
药妆去年销货逾433亿元
根据卫生署资料,现时香港有4527间药店,其中600多间属注册药房。政府统计处零售数据显示,本地“药物及化妆品”类别商品,去年销货价值433.36亿元,占全港零售业销货约0.97%,相比2005年的149.98亿元,十多年间升近两倍,而今年首四个月累计销货价值也高达181.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
上水药房老板变10亿富豪
大埔一间药房负责人透露,一支香港脚药膏标价100元,熟客可减至50元,但仍有不少利润,部分药房与代购、水货客相熟,会以折扣价将大批货品转售给他们,利润可观,至於有“Rx”标志的注册药房,因可出售第一部毒药,利润更大。
上水一药房陈姓负责人指,个人游旅客带旺北区生意,现时药房已有上百间,十多年前上水某药房的小老板,更因此成为坐拥十多间店舖的药房大王,估计资产已逾十亿元。
药厂出招 先核处方再派药
不法药房职员违例滥售处方药引起关注,消息称部分药厂为防范问题,取消预先批发处方药予药房的惯例,药房须核对客人提供的医生处方後,再致电供应商送货,当中包括抗流感药特敏福。罗氏大药厂证实改设送货制度,但称原因是确保患者能最快速获得最佳的药物。
药房无法囤货
药业人士透露,部分药厂为防范药房滥售处方药,近期更改惯例,不再预先批发药物,若有客人持医生处方前往药房要求购药,先由药房核实医生处方数量,再致电予药厂旗下供应商,派员驾电单车速递药物送交药房销售,令蛊惑药房没法囤货和“出蛊惑”违例销售。
特敏福生产商、罗氏大药厂的香港公司发言人表示,一般会因应药房提供的订单数量供应特敏福,但由於去年出现流感高峰期,特敏福悬浮液(俗称水剂)需求急增,为确保患者最快速获得最佳的药物,故作出特别安排,即药房店员须致电旗下供应商,核对病人提供的医生处方数量後,由供应商派员送货。
【来源:大公报】
|
|